舒洋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動漫產業也取得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是在我國一些高職院校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導致該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圍繞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 動漫設計與制作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1
前言
作為當前新興的熱門專業,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受到了眾多學生的喜愛。而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社會培養出眾多的優秀的動漫設計與制作人才,推動了動漫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在實踐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人才培養。下文就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進行探究。
一、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實踐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理論教學的擴展。但是在當前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中,其實踐教學還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現象:
1.實踐教學課程與工作崗位的需求相背離。
2.綜合實踐課程較為缺乏。
3.在實踐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是為了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型應用型人才,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的實踐教學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就需要加強實踐教學改革。
二、實踐教學改革的途徑
1.模塊化課程體系改革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市場對動漫專業人才的需求為導向,通過對動漫產業的相關崗位的工作任務來進行分析,進而得到典型的工作崗位,然后再來構建課程體系框架,繼而形成最終的課程路線【1】。如下圖所示,每一個模塊都有著相對應的培養目標,有著專門的教學內容,以及需要采取專業的教學策略。此外,各模塊之間相互聯系但是又相互獨立,模塊的設置主要是根據學生的職業素質來進行設置。
2.課程內容改革
為了使學生受到更好的專業培養,就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改革,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知識新的原則;易接受的原則;重實用的原則;求創新的原則【2】。
3.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許多高職院校中,動漫專業的教學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陳舊落后,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專業教學,此外,教師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制約了動漫專業教學效率的提升。故此,就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革,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等,來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3.1項目教學法
高職院校在今后的教師招聘過程中,應該挑選那些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這樣他們才能夠將實際項目帶入到課堂之中,可以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有所提升。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專門的項目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實際項目的過程中掌握具體的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應對今后的工作崗位的需求。
3.2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
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而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也就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然后給每一個小組都安排相應的任務,讓各小組對任務進行分工,例如,項目經理、動漫制作以及后期處理等等,都可以安排專門的小組成員來進行負責,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可以提升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3工作室教學法
以教研室主任為主要負責人,然后建立動漫工作室,讓學生加入到工作室之中,這樣可以將教學活動由課上延伸至課外,也就是為學生創造一個工作實踐場所,學校可以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去聯系企業,去爭取業務,如,給企業做網站,或者是給公司做動漫作品等,這樣都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3】。
3.4建立廠中校或者是校中廠的教學模式
除了加強教師的教學實踐之外,學校還需要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創建校中廠或者是廠中校的實踐模式。也就是學校為企業提供動漫專業的人才,而企業則為學校提供實踐基地,使學生能夠投入到動漫制作之中,并且企業可以為學校提供專業的實踐指導教師,對學生日常實踐教學進行指導,從而實現共贏。
結語
綜上,為了提升動漫專業的實踐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就需要對其實踐教學進行不斷的改革,要實行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改革,要加強對課程內容的改革,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如此,就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應對今后的工作崗位,繼而為動漫產業培養更多的實用型專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焦陽,鐘建華.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10:125-127.
[2]劉芳圃,郭若愚.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東方企業文化,2013,07:194.
[3]閻雙,劉杰.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61-62+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