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通過對民辦高校學生學習特點的研究,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簡單、易搭建的特征,對微信公眾平臺在教學上的功能進行設置:包括信息推送、自動回復、素材管理、用戶管理、二維碼訂閱、統計分析等功能,并分析微信公眾平臺對傳統教學的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發揮輔助作用。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民辦高校;移動終端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10-0155-02
[作者簡介]齊春微(1979-),女,滿族,吉林洮南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
[基金項目]2016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科研課題“大數據背景下民辦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GJX2016D218);2017年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微信+微課學習平臺構建研究——以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課程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H170939)。
一、引言
當前信息技術、移動終端、各種軟件的發展大大豐富了現代人的生活。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他們有時間、精力和快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微信等公眾平臺在大學生中得到充分推廣。
民辦高校的學生由于錄取分數線低,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普遍低于普通高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在初高中階段沒有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針對民辦高校大學生普遍存在上課看手機的現象,學校采取各種辦法,包括上交手機等方式,效果均不佳。既然無法讓學生離開手機,那么不妨換個角度,主動讓學生拿起手機,讓手機這種移動終端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提高民辦高校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習熱情,加大學生課堂參與度,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使其成為學習的有效工具。
二、微信公眾平臺在教學上的功能設置
微信公眾平臺(以下簡稱公眾號)具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服務號,另一種是訂閱號,二者的區分是個人只能申請訂閱號,而組織(如企業、媒體、公益組織等)兩者都可以申請,訂閱號是免費的,而服務號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對于高校教學來說,可以以教師的名義個人申請訂閱號,待這種方式的教學取得一定教學效果和認可后,再以學校的名義申請服務號。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除了傳統的消息推送、自動回復和二維碼訂閱外,還可以簡單開發出用戶管理、素材管理、作業批改及成績統計功能。最近又新增加了強大的數據統計功能,大致分為用戶分析、圖文分析、消息分析三類,配合微信及時、強大的信息交流功能,使得微信成為了高校輔助教學的工具。
(一)信息推送功能在教學上的應用
信息推送功能是微信公眾平臺最基本的功能,利用信息推送功能可以為學生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教學素材推送。在開學初定期推送參考教材、資料,課前需要預習的知識、準備的物品等信息;隨著課程的進展不定期推送信息,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需引入下一節課前需要準備的知識及需完成的作業等。
(二)自動回復功能在教學上的應用
平臺中的關鍵詞檢索和自動回復功能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相同問題,如果讓教師一一去進行回復,無疑會大大增加教師的負擔,而且浪費時間,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提前設置好此門課程常見問題答案,學生利用關鍵詞搜索就可以得到答案,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效率;第二種情況是隨著教學進程的深入,平臺上的教學資源會越來越多,如果學生想瀏覽從前的知識點、資料,關鍵詞檢索會起到很大幫助。
(三)二維碼訂閱功能在教學上的應用
二維碼訂閱功能比較簡單,當教師申請完訂閱號以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該訂閱號二維碼,學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平臺,其他想進入這個平臺學習的人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訂閱號。
(四)用戶管理功能
用戶管理功能體現在教學上的應用主要是針對學生,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實現分層教學、個性化教學。教師可在開課前,針對學生就這門課程的認識、此門課程所需的基礎知識、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以便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個性化教學,這個過程在傳統教學中是沒有的。通過調查可將班級的學生大概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基礎知識扎實、學習熱情高、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第二類是基礎知識薄弱、對學習興致不高、學習能力差的學生,第三類就是處于中間狀態的學生,通常來說,班級中第一、二類的學生都只占少部分,第三類學生占比最大。對這三類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不同的管理,針對分層進行個性化教學,例如對第一類學生,可以提前推送知識點和加深知識點難度及課后作業的難度;對于第二類學生,降低難度,知識點的推送要更注重圖文并茂,尤其是作業推送板塊,應盡量安排簡單的作業,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向下一階段努力。
(五)素材管理功能
素材管理板塊主要存放教師預先制作好的微課視頻、課程PPT、電子講稿等內容。微課視頻對于民辦高校的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微課是聲音、影像、文字的結合體,所以這種直觀、生動的形式更能抓住學生的內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素材管理板塊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要付出比傳統課堂教學更大的精力,首先要求授課教師本身要非常清楚這門課程的知識點、綱要;其次教師要將知識點進行精準分解,利用微課軟件制作微課視頻。由于多數教師不了解微課制作技術,因此這個過程對于教師來說,是困難且費時的。
(六)作業批改及成績統計功能
作業批改功能中,由于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因此需要批改不同層次的作業,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置電子作業,尤其是對一些主觀題進行電子自動批改。同時可以利用微信實時傳遞信息的功能進行作業提交,并且可以設置學生作業互評選項,激發學生的思維和熱情。還可利用統計功能準確分析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讓教師對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給予準確的評估,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精準的依據。endprint
三、微信公眾平臺對傳統課堂的補充作用
目前,微信公眾平臺不能完全代替傳統課堂,可從以下三個階段發揮平臺的輔助作用。
(一)課前階段
對于教師來說,課前階段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微課制作、微信公眾平臺搭建、信息推送等方面,這也是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傳統課堂的補充作用能否發揮最大作用的關鍵一步和最耗時的一步。教師事先搭建好要教授課程的微信公眾平臺,制作好微課資料,讓學生掃描自動生成的二維碼進入,熟悉平臺功能,調查學生的基本信息,將學生分類,做分層管理,做好不同層次學生信息的推送工作。學生通過教師事先做好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起到主動預習的目的,并且利于高層次學生先進行學習。
(二)課中階段
現在的教學仍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但在課堂上加上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教學,可以有效緩解學生課堂看手機、不學習的現象,由原來的教師不允許課堂看手機向課堂上主動讓學生拿起手機參與課堂教學轉變。課堂上微信公眾平臺主要應用于課堂問題的提出,教師在公眾平臺上推送問題,學生馬上利用手機回答,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統計功能,統計出學生的答案并分析成因,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方便教師對教學內容做出及時調整。由于學生在課前已經做了預習,那么用于傳統課堂上課的時間可以被大大縮減,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來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變被動式填鴨教學為主動提問式教學。
(三)課后階段
微信公眾平臺在課后階段的應用體現在課后的分層作業和學生學習狀況的統計。教師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統計學生的作業、出勤等情況,調整學生的學習進度,原本學習狀況差的學生變得積極且作業準確性逐步提高到一定程度時,教師可以將此學生調整到中等學生的學習進程中去。微信還有著信息交流靈活通暢優點,溝通可以是點對點的,方便了一些私下想跟教師多加交流的學生,鼓勵了一些較為靦腆的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微信公眾平臺的輔助作用起到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進步的目的。
四、小結
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會讓傳統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和個性化,更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微信公眾平臺由于其受眾面廣、易于接受、費用低廉等特點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未來更多的信息技術將被應用在教育教學上,學生也會因此受益。
[參考文獻]
[1]陳雪蓉,陶永進.微信公眾平臺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2).
[2]柳玉婷.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10).
[3]胡龍.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傳媒文苑,2015(11).
[4]郭琳.微信公眾平臺在教學服務中的應用[J].職大學報,2014(6).
[5]楊柳松,劉崢鳴,劉淑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通信”課程改革探索[J].科教文匯,2017(2).
(責任編輯:張彤彤劉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