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寅霞
摘 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對鍛煉學生的思考與邏輯能力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對小學低中段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求對廣大教師有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60-01
我國對小學語文的教育一直是很重視的,因為語文代表中華民族的語言與精神文化。首先漢語言是從語文的教授開始的,它通過拼音、字形去使學生記住漢子,通過組詞與故事去促進學生對漢字的使用。那么初步認識漢字后接下來就是閱讀,閱讀是對于一篇文章的讀與解,要求學生閱讀完文章后還要能正確的回答問題。一般情況下閱讀是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文中的精神含義,為了引導其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這也是文化傳播的意義。但是目前我國的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漏洞。
1 小學低中段閱讀讀寫結合的教學現狀
我國小學的語文教學在新課改的引領下逐漸進入了一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往教師會過多注重板書與自己的語表達,忽視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要知道,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足夠的的了解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有效教學,但是一味地以自己為主,以自身思維為教學方向只會白做無用功。那么現在的教學在這方面有明顯的改善,教師重視設計課堂提問、課堂與學生的互動以及課后作業的布置,這大大提升了小學語文的整體學習情況。
那么,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漢字與詞語后就會進行閱讀的教學。閱讀教學的意義在于使學生明白文章的含義以及其中詞語、句子的巧妙運用,很多教師過多地傾向于對文章課后習題的解讀而忽略對文章的整體剖析,其實這對于低中段閱讀教學來說是有一定消極影響的。因為本身接觸閱讀的學生大致是三年級以上,他們比低年級的孩子要有邏輯一點,但是還是缺乏自主性的,如果教師不去帶領分析閱讀的目標,那么他們自己是無法發現的,不利于學生的進步。
縱觀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都是在中低段出現問題,這個時期的學生要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教師不能將閱讀與學生的讀寫結合到一起,他們普遍只是注意到“讀”忽略“寫”,不利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子,影響以后的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
2 小學中低段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有效方法
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分別從多媒體運用、教師教學方法、課堂的氛圍幾點入手。小學閱讀教學要結合讀寫兩個方面,不能舍棄其中一個,閱讀就是要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與詞語的使用能力,因此,要有一個正確的教學目標做支撐。
2.1 靈活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語文是最適合多媒體教學的課程之一,因為它豐富的故事與圖像經常使學生意猶未盡,因此教師一定要運用好多媒體課件。首先將閱讀的內容整理清晰,進行有趣且符合閱讀主旨要求的多媒體課件設計。中低段的讀寫教學不能太過于理論化,因為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還沒有成熟,必須要用具體化的教學內容去指引他們。教師還可以把文章中需要學生記錄的好詞好句子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直接了當地告訴他們需要記住的內容,需要靈活掌握的重點詞匯。
多媒體課件一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認真聽教師對文章的講解,其二就是可以直接看見需要記住的知識,因此這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低段讀寫結合的有利途徑之一。
2.2 規范教師的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學生提升成績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師一定要理清教學思路,跟上學校的教學目標。首先要求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去設計問題與講解方法;其次就是用語一定要有趣與嚴肅相結合,不能一直刻板講話使學生感到無趣,適當搭配幽默的語言可以緩解學生的嚴厲,也能使其注意力回到課堂上。閱讀本身對于中低段的學生來說就存在一定的難度,更別說讓讀寫結合了,因此這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充足的課前準備就是為了能準確地找到文章值得學習的重點,讓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方向,加強讀寫結合。
2.3 開放式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語文閱讀的開方式教學是指讓學生在充足的互動與發揮主觀意識的情況下進行學習。這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學生在玩樂中積累字詞,做到活學活用,有利于其發展語言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教師可以設置情景劇(根據閱讀內容),然后要求學生運用指定詞語和句子,其他皆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也可以在課后要求其寫一篇感受,這種寓教于樂是教學的最有效方了。
3 結語
本文著重探究了小學語文閱讀中低段讀寫結合的有效方法。要知道目前大多數的教師都側重于閱讀的材料分析而忽略學生的讀寫結合,導致現在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時用詞不當、通篇白話等問題,因此教師一定在注意讀寫結合,多教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
參考文獻:
[1] 陳壽宗.讀中學寫以寫促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2015,12(25).
[2] 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2014,0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