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偉
摘要:教學活動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開的。教學活動的具體過程、組織方式以及質量效益等都和教學活動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關。可以說,把人類在社會生產與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新技術、新設備不斷的加以改進并運用于教學活動中,這是人類教學進步的重要動力,是教學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斷提高的重要物質保證。現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現代信息技術革命的出現,為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的變革提供了新的物質基礎。因此,大力提高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促進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結合,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應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動。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課堂;優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給學生印象中比較枯燥的數學課增添無窮魅力,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快樂”學習,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確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 。
一、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對他們而言,實物、圖像比抽象的語言概括更有說服力和真實感。因此教師要善于創設生動、逼真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多媒體計算機的圖、文、聲、像、動畫等特技效果完全可以將抽象死板的數學學習內容變得生動活潑,一目了然。
例如,在應用計算機課件教學“圓的認識”這一課時,就可以用鮮艷的色彩,優美的圖案,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再現動物旅游公司派來了三輛公共汽車來接動物們去旅游的畫面,伴隨教師的提問:同學們猜一猜看,小動物們最喜歡坐哪一輛車?為什么?接著讓學生觀看三輛車行進的效果圖:第一輛車,車輪是方的,車子在行駛時顛簸不已; 第二輛車,車輪雖是圓的,但它的軸心沒有裝在中間,車子在行駛時也會顛簸;只有第三輛車,車輪是圓的,車軸裝在中間,車子行駛起來,又快又穩;為什么第三輛車開起來又快又穩呢?認識了圓以后,就能圓滿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被生動的畫面完全調動起來了,他們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活動中去了。
二、感知知識形成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利用多媒體信息創設協作和自主學習的環境,讓學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自主探索,親自體驗,從而明白:任何知識都是通過人們的艱苦努力發現和探索得到的。
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需要通過“等積變形”,將圓形轉化成長方形來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很難的。以前無論是運用教具教師演示,還是制作學具學生操作,都難以較好地完成“曲變直”,而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就可以由原來的教具或學具對圓的等分提高很多倍,直至無限,而且分的過程具體、形象、清晰。這樣既解決了“曲變直”的認知過程,還順利地滲透了極限思想。突破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三、發揮動靜結合優勢,增進理解記憶。
由于身心發展的特點,小學生對處于動態物體的感知反應快、印象深。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正可以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動像和靜像有機結合的優勢。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在具體操作上,可運用定格、慢放、加速、重復等手段,增、刪、變、調。顯示動像和靜像時,還應因材施教。低年級學生的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占優勢,主要顯示動像;高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有意記憶的能力較強,已不滿足于僅提供形象直觀的動態材料,而要適當增多一些起誘導作用且有抽象色彩的圖像,這樣才能促使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有些同學說線是由點的移動形成的,線的平移可以形成面,面的移動可以形成體,這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數學思想,如果這時教師通過動畫演示這些過程,學生就會明白這一問題,同時又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空間能力。
四、利用計算機進行即時反饋,鞏固學習成果 。
遺忘規律要求人們對所學知識要及時復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教師難以全面顧及跟蹤每一個學生的課內復習鞏固情況。學生的課外復習有時又因為家長不恰當的“壓迫”而流于形式。計算機學習軟件特有的雙向交流的“反饋”功能則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所謂“反饋”,是指控制系統把輸出信息的結果“返回傳入”以影響信息再輸出所起的調節控制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尤其是在復習過程中 ,雙向信息交流活動所反饋的信息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學習難點的解決。反饋越及時越有利于學習。在教學中,計算機可隨時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給學生。例如,計算機能及時提供正確答案,及時判定 學生的答案正確與否。如果答對了,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真棒!”、“你很聰明!”等激勵性的言語,使學生興趣盎然,激發了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即使學生答錯了,計算機也會很友善地建議他“多想想”、“你能行”,有的還伴以美妙的樂聲。學生在這友好的激勵和鞭策情境中,不斷以愉悅的心緒及時地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帶來教育觀念、教學形式的又一次革命,現代多媒體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整合,同樣帶來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學習方式的轉變,當然,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只有合理、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才會讓數學課堂“亮”起來,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