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堅
【摘要】初中時期的基礎教育非常重要,初中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繼續在教學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已根本不符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因此,教學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合理分層進行教學,更能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也更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150-02
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報告的出臺,標志著課程改革已經進入了“3.0”時代,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每一位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數學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現象,讓每一位學生在數學上都得到相應的發展,是每一位數學老師心中的最大期待。在我校數學教學的探索和實踐中,我們嘗試對學生進行分層走班教學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兩極分化的局面,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從而達到整體優化數學學習效果。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難度和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將知識掌握程度相近的學生分為一組,對每一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更加適合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和實際情況。初中數學知識的難度逐漸加大,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參差不齊,實行分層教學尤為顯得重要,教學中根據學生發展水平的差異,設置不同層次的目標,使學生能由被動變主動,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分層教學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而不是同其他同學橫向比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習興趣,漸漸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實現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一、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因材施教最先是孔子對學生實施的教學方法,要先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了若指掌,并能因材施教,讓學生們各盡其材,對自身有所提高,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國古代教學經驗的結晶,還是現代教學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它具有非常豐富的現代價值。“因材施教”它的終極目標和我們現在要說的“分層教學” 是一樣的,老師積極運用此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全面了解學生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他們的新思維,發揮學生個人的創造能力,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去學習,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學有所得,才能更有效率地得到收獲,獲得進步,最終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分層教學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使每個人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實行分層教學, 對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科學分層,確保公平
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方法、接受能力以及建構能力等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便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教學,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在教師的培養下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初中數學教學要達到的目的,為了讓每個學生能在各自軌道自由奔跑,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要本著公平科學的原則。
1.學業水平層次化
初中數學教學主要在課堂上完成,但我們的課堂只有45分鐘,要在這有限的教學時間里真正做到分層教學不是簡單的事情。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特點、智力水平、能力稟賦、知識基礎、對數學的認識和把握不可能完全相同,既有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對學生進行客觀的分組前教師首先必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現狀、學習基礎等各方面狀況了然于胸,采取自愿和老師家長意見相結合的原則,尊重每個學生,然后把班上學生分成兩到三個層次,打破原有的行政班束縛,探索走班制數學教學。年級組實行學期動態學生分層原則,依據學生學習能力和主觀意愿進行適時調整,不實行永久分層制,在分層過程中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每一位同學在適合自己的環境里健康成長,人人在數學上得到相應的發展。
2.教學目標層次化
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精心地設計教案,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傳授知識,要根據層次及接受能力等,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業,這樣才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各取所需,實現不同的目標,從而實行分層教學。關注各類學生,布置作業設置A、B、C三類,因班而異,因人而異,打牢基礎知識,提升每一個學生的能力。
(1)對于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強的同學,教師會適當設計一些靈活性和難度較大的問題,要求學生能深刻理解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深挖潛力。我們利用課后閱讀材料和課外資料豐富他們的頭腦,增加他們的知識面,通過專題訓練,提高他們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對于能全面掌握數學知識,貫通常見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能自覺學習和有一定讀書能力的同學,我們設計的問題應有點難度,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靈活運用基本方法,發展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課外資料或上網學習等方式拓寬他們知識面和視野,不懂就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以提高他們的各方面的能力。
(3)對于能堅持努力學習,上課用心聽講,能進行一些基本運算,能掌握一些與生產實踐緊密相關的教學知識的同學,我們應多給予指導,設計的問題可簡單些,梯度緩一點,能掌握主要的知識,學習基本的方法,培養基本的能力。在課堂上多提問他們一些簡單的問題,多鼓勵他們,以增強他們的信心,利用午休或其他時間為他們進行輔導,幫助他們夯實基礎。
三、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統籌兼顧層次差異
1.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讓學生動手操作,多貼近生活,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做到手勤、眼勤、腦勤,多設問、多啟發、多觀察等,增加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既要讓低層次的學生能夠接受、理解與運用,又要考慮高層次學生的知識需求,指導他們舉一反三,適當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讓同學預先預習一下課程,從而達到知識傳授的最佳契合度,課堂提問和作業布置要讓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華,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充分調動各層同學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踴躍參與到課堂授課的氛圍中,有的同學上課不積極發言,課后有強烈的惰性,不是干不好,而是不肯干,課堂上知識的傳播把握效率至關重要,要為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增強后勁。
3.耐心輔導,縮小差距。分層教學的目的是讓好的更好,弱的變強,盡量縮小層次差異,所以尤其要注重加強對學習有困難同學的輔導,對于有所進步的同學要進行表彰鼓勵,耐心地指導他們,促使其逐步提高。有些學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老師在解答問題時,也要注重啟發式教學方式,注意方式方法,要授之以漁,讓他們自己動腦,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答問題,讓他們有成就感,培養自信心和自尊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從而縮小層次差異。
總之,在初中數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既是時代的召喚,也符合當前我們教育的現狀,但要全面實施分層教學會面臨一些困難和不足,我們不能否認分層教學能充分利用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內在的需求,調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能夠全面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作為一名教師任務是光榮的,職責是神圣的,我們愿意為了同學們的明天而上下求索,對于如何使這種教學方法更好發揮它的作用,需要我們不斷根據學生實際發展情況適時調整,不斷汲取分層授課的優點與成功經驗,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陳敏,吳寶瑩.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數學),2015.04.
[2]王冰,教材分析——從宏觀到微觀[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1(5):29—31.
[3]楊軍.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究 G630 1003-2851(2012)-12-002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