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新慶
摘 要:新課程實施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實施者、引導者,教師是否擁有有效教學的理念,是否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并將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文本就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策略做了探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新課標要求我們教師探究適合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方面的課堂有效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堂的學習,能夠掌握大綱所要求掌握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學會用數學方面的思維角度去看實際問題,達到新課標要求下的教學目標。所以我們要認真思考小學數學有效教學這一問題,探索出一個最適合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一、給學生主動學習,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標準》明確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是學生對知識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自主學習、獨立學習。為實現學生自主建構性學習,教師不能把現成的方法和結論告訴學生,或親自講解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法則的推導過程和方法與規律的尋找過程。而要通過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活動中,去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反思與交流,才能促進學生完成知識的建構過程。
現在的每所學校,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這應該說是教學設施的一個很大改進,但是,多數教師利用多媒體并沒有把多媒體的應用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培養學生數學技能相結合。多媒體只不過為學生多提供一些試題,觀看那么多的試題,學生是無法運用和理解的,因為學習游泳的人必須下水,不下水永遠都學不會游泳,學習開車的人必須親自掌握方向盤才能學會開車,那么學習小學數學教學的人必須親自動手去做、去嘗試,親自動手才能夠學會小學數學技能的表達及語用方式。而在無條件配備多媒體的學校里,我們發現教師太辛苦,經常會聽到教師的喉嚨都講的嘶啞,一黑板一黑板的寫,寫了擦,擦了寫,這是很多學校存在的現象。所以這便構成當今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學生動手操作體驗,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現代教學強調增強學生參與,合作,探索精神,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學習興趣。在教學“不規則物體體積”時,教師拿了兩個盛有一定量水的長方體容器和一個土豆,讓一名學生分別量出長方體容器的長,寬和水的高度,再讓另一個學生把土豆放入容器中(土豆被淹沒),學生聚精會神的觀察著變化,看到水面上升了,“為什么水會上升呢?”學生自然回答,“土豆占了一定的空間,”“水面現在的高度是多少?”“水面上升了多高?”“上升水的體積怎么求?”學生通過動手測量,分析,思考,用已學得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很快算出上升水的體積。教師繼續追問:“上升水的體積和土豆有什么關系?”學生細心觀察,相互討論,分析,最后得出土豆占的空間和上升水的體積相等,即上升水的體積等于這個土豆的體積。整個過程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深刻。
三、讓數學課堂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要想達到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目標,讓數學課堂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時必經之路,把數學課堂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又能把較難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我們簡單的生活知識,讓學生易理解,容易掌握,不容易忘記。所以說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是一種很好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四、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這一方法。
例如在教學《旅游中的數學》這一課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開展活動,學生馬上進行了合理的分工,有的學生當導游,告訴大家離目的地還要多長時間,有的學生負責租房子,有的學生負責景點的門票,有的學生負責中午的午餐搭配。
五、注重課后反思,提高有效教學
課堂教學中包括“教”與“學”兩方面。反思“教”:它包括總結本課“亮點”、積累成功經驗。一節課下來,教師回味課中的成功之處,并且對成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這樣會使自身的教法越來越活、越來越新、越來越有效,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能大大的提高。另外,還要查找不足之處,探索對應策略。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每一節課都一帆風順,盡如人意的,教師面對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課,更應該及時查找失敗原因,找準不足之處,并進行分析,找到應對的策略,記錄下這些策略,對以后的教學會有更大幫助,也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少走彎路。通過這樣的反思與總結,相信,以后再碰到類似的問題時,我一定能更為靈活、巧妙的進行處理。反思“學”:我們的教學始終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在反思時,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困惑與問題,或在某一個教學環節中的奇思妙想、創新見解,記錄下這樣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通過對學生“學”的反思,能使我進一步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學得更輕松、更高效。
總之,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對于學生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適應時代數學教學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呂含貞.談“交往互動”在課堂中的構建[J].課改縱橫,2013,09.
[2]何振中,洪濤.新課程理念下的“交往互動”摭談[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03.
[3]李素芹.交往互動創建高效課堂[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