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杰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化教學手段已應用到特殊 教育學校的課堂中,信息化教學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尤其是在特殊教育教學的應用中有著很大的優勢,但隨之而來也從中體現出了應用信息化教學時出現的問題和弊端,如何讓信息化技術手段更好的應用到特殊教育的教學當中,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有效策略都有哪些,這是我們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特殊教育 信息化 優勢 問題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175-01
一、信息化教學的概念
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1]。
二、特殊教育學校信息化教學發展現狀
隨著全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關注,如今,特殊教育學校也已全面實施信息化教育教學手段。以我所在的公主嶺特殊教育學校為例,我?,F已每班都配備了多功能電腦白板,多功能電教教室一間,語言訓練康復儀器兩臺,教師人均電腦一臺,全校網絡覆蓋。吉林省其他城市的特教學校更是超越我們現有的硬件設施。所以如何最大程度的發揮信息化設備的教學和科研功能是目前我們特教學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信息化教學在特殊教育學校中體現出來的優勢
1.引發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
聾生聽力受損,主要依靠視覺獲得外界信息,傳統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容易注意力分散,而電子課件、視頻及圖片資料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很好的將學生引入課堂。
2.虛擬現實,形象生動,突破重點、難點
拿我剛剛講過的二年級語文中的句子為例,我講的內容是“麻雀從樹上飛走了。”在傳統的教學中,借助的教學手段只有一幅麻雀在大樹附近的圖片,我為了講解這個句子的意思,要反復的用手在樹上比劃著,自己恨不得變成麻雀演示一下這個“從樹上飛走”的過程。而借助電子白板播放一個“麻雀從樹上飛走了”的視頻,讓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句子的意思。殘疾學生知識面狹窄,限于時間、空間等多種條件,不可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借助課件虛擬現實,突破重點、難點,事半功倍。
3.互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電子課件做一些互動學習,讓學生在有樂趣的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學會了知識,延長了信息在大腦中的停留時間。同時也不用再手抄課文,課后題,借助電子課件和網絡資料,省時省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4.陶冶學生的情感
以智障學生為例,他們的學習特點是直觀性強,感知速度慢,思維有缺陷,所以他們對一些枯燥的數字、符號索然無趣,也就會產生厭學心理,教師很難讓學生配合著跟著學習。運用電子課件提供形聲同步的教材,智障學生就會一下子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愉悅的審美情感。例如教“大、小”的內容時,可以出示大小不同的動物圖片或動畫,配以恰當的音樂,以喚起智障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大和小”的知識。
四、信息化教學中體現出來的問題
1.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
主要是一些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缺乏科學的認識,存在信息化技術可有可無的落后思想。尤其一些年紀大的教師,認為以往的教學方式更得心應手,覺得自己也學不會電子課件的制作和應用。所以拒絕使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行教學。
2.個人操作能力不強。
雖然我們各班都已配備多功能電腦白板,但還有很多老師不會做課件,有的也只能簡單上網查一下資料、圖片。設備的使用始終處于初級階段,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水平始終無法提升。
3.信息化教學運用的不恰當。
有的老師整節課都在運用課件,板書也全搬到電腦屏幕上,全部依賴它。造成課堂上學生主體性不強。尤其我們面對的是有聽說障礙和智力障礙的學生,課堂中看口型、口語、朗讀方面的訓練必須實實在在、扎扎實實地領著學生訓練到位,這些訓練可以借助電腦,但不能完全依賴電腦。
4.忽視師生情感交流。
教師上課時忙于操作電腦,被課件的固定程序所限制,師生思維受電腦所左右,師生之間的情感無法得到交流,學生之間缺乏熱烈的討論合作氣氛。
五、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1.更新教師觀念,開闊教師視野。
有的老師不愿意接受新鮮事物,所以首先要更新教師觀念,讓教師確立現代教育理念,進行優質課件的講評,讓教師認識到信息化技術手段應用到教學中的魅力,使教師從主體上愿意接受和主動學習。
2.提高教師對信息化設備的使用能力。
這就需要學校聘請專門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師,對學校的老師開展信息技術培訓。還可以進行網絡學習,讓學校信息技術能力強的教師對其他教師進行講解輔導,經常組織教師去發達城市進行培訓,提高全校老師的信息化素養。使學校大部分教師掌握一定的電腦白板操作技術,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育水平。并在教育教學中鼓勵老師多使用電子課件或電腦進行教學,強化實踐,多加練習。不斷的提升信息化建設的水平。
3.我們要做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教學手段要多樣化。
電子課件或網上資料只是輔助我們教學,不能全部依賴它。要根據課堂內容把傳統板書、電子課件、現場演示、創設情境相結合起來。使聽障學生和輕度智障學生能化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化復雜思維為簡單思維,化立體思維為平面思維[2]。創設情境,借助課件來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就是我們最有效的課堂教學。
4.重視情感交流。
聽障學生由于聽力的損失,較難從豐富的語言中體會情感,這就需要教師使用豐富多變的體態語、手勢語、表情語去感染學生。教師的情感不要被課件的流水程序所淹沒,要重視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對于這些殘疾孩子,是離不開我們愛的教育和情感關注的。
參考文獻:
[1]張一春.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構—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李衛東.特殊教育信息化之我見[J].考試周刊,2007(34):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