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95后”大學生已成為高校的主體人群,藝術類大學生的專業特殊性使得“95后”藝術類大學生在思想行為方面表現出不一樣的新特點。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主要了解“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征,為新形勢下更好地開展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95后” 藝術類大學生 思想行為特征 思想政治工作
【中圖分類號】G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191-02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2013年9月,第一批“95后”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目前已成為當前高校的主體人群。雖然“95后”也屬于“90后”,但“95后”比1990-1994年出生的人更年輕,思想更開放。并且由于藝術類大學生專業基礎、教學方式的特殊性,使得“95后”藝術類大學生表現出不一樣的新特點。因此,客觀認識“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征,對于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研究以中國礦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抽取400名學生作為研究樣本,采用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式,對“95后”藝術類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價值觀、個人意識等思想方面和學習行為、戀愛行為、消費行為等行為方面進行了調查。
二、“95后”藝術類大學生思想行為現狀調查及問題分析
1.理想信念調查結果及問題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政治信念方面,在關于“實現中國夢偉大目標”的調查中,94.4%的受訪者持樂觀態度,認為“完全可能”或“很有可能”,持消極悲觀態度的只占5.6%。在“你打算申請入黨嗎?如果申請,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調查中,19%受訪者入黨意愿不強或入黨動力不足,42%受訪者入黨原因為“有共產主義信仰”,21%受訪者入黨原因為“從眾心理”和“為找工作增加分量”,18%受訪者入黨原因為“證明自己優秀的榮譽”。在“你是否經常關注國際和國家各類政治新聞?”的調查中,11%的受訪者經常關注,38%的受訪者偶爾關注,51%的受訪者幾乎不關注。個人理想方面,71.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明確的理想,25.1%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明確,3%的受訪者選擇了沒有明確的理想。在“目前對大學生思想發展走向影響因素”的調查中,50.5%的受訪者選擇了“社會風氣”,16.8%的受訪者選擇了“網絡影響”。在“關于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你最喜歡什么方式”的調查中,大部分受訪者選擇了社會實踐和演講、辯論等方式。
以上數據表明,“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政治信念整體堅定,對國家的前途命運和發展道路有很大信心,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他們更加喜愛社會實踐等生動活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社會風氣和網絡的影響對其思想發展走向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95后”藝術類大學生人文知識相對薄弱,部分學生時政關注度低,少數學生個人理想信念模糊,個別學生出現入黨意愿弱化、入黨動機異質化的問題。
2.價值觀調查結果及問題分析
在“你認為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發展最主要依靠什么”的調查中,71.3%的受訪者選擇了“個人能力和自我奮斗”,11.4%的受訪者選擇了“社會關系和家庭背景”,9.9%的受訪者選擇了“個人機遇”,7.4%的受訪者選擇了“受教育程度”。在“你覺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的調查中,受訪者選擇最多的三項為“健康”、“家人朋友”和“理想信念”。在“上大學的目的是什么”的調查中,51.5%的受訪者選擇了“實現理想抱負”,42.5%的受訪者選擇了找份好工作,5%的受訪者選擇了“滿足父母期望”,1%的受訪者選擇了“獲得一張文憑”。在“你的就業觀念是什么”的調查中,63.4%的受訪者選擇了“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使自己的才華得以發揮”,17.3%的受訪者選擇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10.9%的受訪者選擇了“自主創業”,8.4%的受訪者選擇了“找一份賺錢的工作”。
以上數據表明,“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整體積極向上,符合主流價值觀,重視親情友情,強烈認可個人能力和自我奮斗的重要性,也渴望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抱負。但從上大學的目的和就業觀念來看,實用主義和功利的傾向也較為明顯。
3.日常行為調查結果及問題分析
學習行為方面,在“你對于大學課程的做法”的調查中,45.7%的受訪者選擇了“上課認真聽、考前認真復習”,43.9%的受訪者選擇了“喜歡的課程才聽,但考前都會認真復習”,7.9%的受訪者選擇了“上課幾乎不聽,但考前會認真復習”,2.5%的受訪者選擇了“上課幾乎不聽,考前也不復習”。戀愛行為方面,在“你想在大學里談戀愛的最初動機”的調查中,68.3%的受訪者選擇了“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18.3%的受訪者選擇了“尋找學習伴侶,共同進步”,12.4%的受訪者選擇了“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托”,1%的受訪者選擇了“受大環境影響,自己單身沒面子”。在“你選擇戀愛對象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的調查中,受訪者選擇最多的三項為“人品”、“有無共同理想和語言”和“相互喜歡”。消費行為方面,對于名牌奢侈品,8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會權衡家庭情況、價格和質量決定是否購買,僅有1%的受訪者認為貴的就是好的。73.3%的受訪者從不使用校園貸,25.2%的受訪者使用過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電商貸款。對待校園網貸中的低息貸款甚至無息貸款的看法,78.2%的受訪者認為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需謹慎,21.8%的受訪者認為這比較符合大學生消費群體現狀。網絡行為方面,絕大多數受訪者平均每天上網時間高于2小時,其中上網時間2~5小時的占50.9%,5~8小時的占21.3%,8小時以上的占10%。大部分受訪者上網的主要目的為QQ或微信等即時通訊、了解資訊和學習等。endprint
以上數據表明,多數“95后”藝術類大學生在學習行為、戀愛行為、消費行為中的表現比較理性,絕大多數都會在考前認真復習,消費時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做出合理的選擇,一部分學生對于校園網貸的態度比較寬容,戀愛觀也體現了傳統的審美價值。但是根據個人好惡對課程選擇性重視和網絡依賴化程度較高,也成為了“95后”藝術類大學生比較突出的問題。
三、“95后”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對策
1. 因事而化,把準學生思想脈搏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具有時代性、實踐性、規律性。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最關切、最突出的問題,予以積極的回應和正確的引導,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時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針對“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新特點、新問題,一是要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抓好黨建引領工作,嚴把黨員入口關,端正學生入黨動機。科學指導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樹立遠大理想;二是要以人為本,結合“95后”藝術類大學生特點,善用課堂教學主渠道,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引導學生提高政治敏感度,夯實教育基礎;三是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學風,變“敢抓、敢管”為“善于抓、善于管”,強化協同育人、創新管理機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學風建設新局面。
2. 因時而進,順應時代進步潮流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理念、方針原則、內容任務和方法手段要關注時代發展、反映時代要求。一是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素質。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教師要有一桶水。正如習總書記所言,教師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改進工作方法,真正做到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二是要充分調動“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自覺性和能動性,鼓勵學生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實現全面發展。三是要完善機制、搭建平臺,引導學生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激勵學生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3.因勢而新,打造“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對于“網上生活”的依賴程度更加強烈,“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為高校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致力于開拓“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主動占領網絡新陣地,加強網絡校園文化管理。創新授課內容和方式,借助APP客戶端、QQ、微信、微博、貼吧等渠道提升學生管理水平,師生互動貼近學生生活,豐富教育內涵。
教育強則國家強,“95后”大學生作為當前高校的主體人群,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確認識“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征,改變觀念、巧抓重點,努力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金斐. “90后”大學生思想與行為特征的調查研究[J]. 中國電力教育,2010,(27):145-147. [2017-08-30].
作者簡介:郭麗婉(1992.2-),女,漢族,山東濟寧,輔導員,中國礦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 研究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