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建華
摘要:小學作為學生接收系統教育的最開始的地方,對于學生未來的影響巨大,尤其是小學語文又是學生的啟蒙學科,對于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本文著重從我國教育新課標改革后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希望可以對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學不足之處
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的培養至關重要,語文不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確樹立的基礎。然而,目前我們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并沒有到達應有的高度,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目前小學語文教育的不足之處。
1.重視程度不夠,首先,部分教育工作者對于語文教學的認識過于片面,沒有真正認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另外,對于語文的教學沒有清醒的認識,對于教學活動的安排沒有目的性,既脫離的書本也沒有融入到生活中。對于語文教學活動組織散亂,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問題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2.老師是對于語文教學的理解過于單調,教學手法單一,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較多,對于新課標的理解較少,原有是三段法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只是簡單的正對學習的學習,并沒有貫徹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大綱要求。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代新課標的語文教學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老式的滿“填鴨式”教學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還削弱的小學生對個性的培養。
二、對于教學中問題的解決辦法的研究
對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的解決方法的研究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下面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明確教學目的,選取恰當的教學模式。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首先應該明確學生才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圍繞學生學習語文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老師要將教學內容和學生主體結合在一起,按照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合理的展開教學活動。通過圖片、聲音、視頻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四季的春天》課文時,通過選擇適當的視頻向學生展示四季的特點和四季的循環往復,讓學生對四季有更深的認識。通過互動環節讓學生交流自己對四季的理解,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2.拓展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收益。教學方法是根據具體教學環境選定的,并不是一層不變的,特別是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理解能力不足的特點,會使教學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可變因素。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不斷的豐富教學方法,將情景教學、互動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確保從根本上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像《賣火柴的小女孩》、《跨越百年的美麗》、《狼牙山五壯士》、《草船借箭》等課文都是教學中的典型文章,都可以通過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中的故事有自己的理解,充分利用視頻、聲音、圖片或組織學生對課文故事進行模仿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僅學到了知識也使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都有很大的改善。
3.提倡合作學習,改善語文學習能力。在鼓勵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應該遵循新課標大綱所要求的內容去完成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合作時機,小學語文作為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環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面臨許多困難,對于出現的疑難問題,老師要及時的發現并選取恰當的方法與學生交流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二是合作內容,這就要求老師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一定的預見,使學生的合作能與教學需要一致,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好的收獲;三是合作內容,學生學習的目的是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本領,所以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及時的總結是提高學生吸收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另外,老師要對學生的總結及時的補充和完善,對于錯誤的理解應及時的糾正。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合作研討學習”,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緊貼日常生活知識,對教材內容有所選擇,科學地進行教學法加工,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采用有效的策略,諸如改變課時教學順序,設計練習、例題,重新組織教材等等,便于學生“合作研討學習”,使教材內容成為更易于課堂教學表達、易被學生接受的知識結構體系。學生合作研討時,教師以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研討和如何思維為目標,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重在授法,學生貴在得法,學法滲透于教法之中。教師深入其中訓練學生:⑴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合作交流的能力;⑵學會善于傾聽、理解他人的發言,并能進行及時點評的能力;⑶敢于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的能力。如在教《田忌賽馬》時,在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已初步理清課文的脈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加上動作,試演比賽的過程。讓同學們以旁觀者的身份來對課文中的人物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的潛力很大,我們一旦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他們就能開動腦筋,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三、探索開放式教學模式
在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下,探索新型開放式教學模式,是滿足教育發展的新思想。小學語文老師要學會從自身開始轉變教學方法,轉變原來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的教學資源,擴大教學資源以及盡可能拓寬學生的學習視角。新課標要求下,除了充分利用各種教學硬件設施外,還應該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人公的地位,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者辯論賽等形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對于個性的塑造,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展,努力為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四、總結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廣,教學模式也有了較大改變,教學體制不斷的完善和提升。傳統的純粹式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新時代教學的需求。新課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正確的處理教學中的問題,不斷豐富和發展教學方式,確保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要把情感融入到教學工作中,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