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嬌
摘要:現階段的高效課堂教學,強調多媒體技術與小學各學科進行整合。不難看到,多媒體以它神奇的聲光電和如身臨其境的功效,無疑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使得傳統形態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呈現出勃勃生機。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立足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現代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藝術,談幾點個人體會。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應用技巧
小學數學新課標指出:“現代多媒體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教學實踐表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可以突破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習效率;可以視聽結合,集中學生注意力;可以化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可以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而這一系列環節的應用,都要建立在對小學數學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合理應用的基礎之上,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尋找多媒體應用的最佳切入點和時機,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在張家口市萬全區高廟堡小學從教多年所積累的經驗,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藝術。
一、突出情境創設來激發興趣
興趣是是最好的老師,而利用情景創設來激發興趣則是最佳的方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系統可展示優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設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導入新課時,必須創設好的學習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學好新知識做好良好的心理準備。計算機輔助教學集音、像、動畫于一體,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的注意與學習興趣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勢。例如教學“軸對稱圖形”時,一開始我就用計算機放映各種軸對稱圖形的建筑、圖形、鮮花等畫面,讓學生開始就感受到軸對稱圖形的美和普遍存在性,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調動其內在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自覺學習,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多媒體課件的主動 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不斷給學生創造成功的喜悅,激發其求知欲,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開展教學。信息反饋及時是計算機各性能的體現。當學生正確解答結果時,畫面上會呈現一個卡通人物并且還伴有鼓勵性的語言,如“你真棒,你真聰明”等等。當學生回答出現問題時,多媒體給以提示、幫助,使其重新獲取成功。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對知識的識記;同時,經常地使用生動而有刺激性的信息反饋,還有利于增強刺激強度,促進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注意穩定性。
二、營造問題氛圍來解決問題
教學實踐表明,提出良好的問題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探求知識的欲望,而數學知識的獲得、數學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的,因而在課堂中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非常重要。例如教學“相遇問題”時,首先借助多媒體演示兩輛汽車的運動過程,然后提問:“誰能從剛才的畫面中說一說汽車的運動狀況嗎?”因為有了直觀動態的演示,學生很快就將相遇問題的關鍵詞“兩地、同時、相向、相遇”說了出來。正因為有了直觀的感知學生解答相遇問題也就不困難了。
三、創設應用情境來培養技能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新課標中明確規定應使學生“初步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然而常規教學由于受空間、時間等限制,無法有效的創設較多的實際問題情境,限制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而計算機教學媒體卻具備這方面的長處,能創設豐富的虛擬應用情境。例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我首先出示各式各樣的柜子,然后提問:“如果老師要你們幫忙設計一個衣柜,你會怎樣設計?”學生匯報時老師再用計算機進行演示說明。又如教學“元、角、分”的認識后,利用計算機創設“虛擬商店”讓學生當售貨員或消費者,進行仿真練習,模擬購物。利用計算機教學媒體創設應用情境,可有效的引導學生的思維進入虛擬的現實世界,通過對方法與策略的思考和實踐操作的想象,達到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效果。
四、營造生活情境來活用知識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數學知識有為生活服務。因此,我們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是讓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們不能將課堂教學搬到生活中,最好的辦法是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創設虛擬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例如教學“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正確建立兩個大面積單位的空間觀念,我在課中放映了許多學生們親身經歷的場面,有游覽濱河公園、文化廣場的景象、有學生在學校禮堂開會的場面、有在操場做操的場面、有在教室上課的場面等。讓他們感知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大小,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了其實生活中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只有善于發現和思考的人才能挖掘出來。
五、優化教學程序來提升效率
我們知道,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設計教學過程和每個教學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表現在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對學生的直接興趣始終是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穩定組成部分。這時的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善于用色彩鮮明適度的畫面吸引學生、點燃學生的好奇之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教學《圓柱體表面積》時,我利用多媒體設計圓柱體的表面,拆開與組合的畫面,通過畫面的配合教學,學生們注意力集中了,參與學習的熱情高漲了,在勃勃興致中完成了教學任務。因此,對于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就能掌握得很清楚,這樣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由于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如果我們善于應用,將會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