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湘麗

【摘要】課堂永遠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永遠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戰場”,因而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只有不斷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才能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讓語文這一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學科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關鍵詞】語文課堂;多措并舉;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它是檢閱教學質量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然而放眼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華而不實、形式主義的東西太多,逐漸使得語文教學失去真實,變得低效甚至無效。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打造充滿實效的課堂,為學生呈現語文學科別樣的風景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課前預習是充滿實效的課堂教學的前奏
預習是充滿實效的課堂教學的前奏,課前預習了的學生,他們會有意識地在課堂上更加認真地、有側重地聽講,從而大大提高聽課效率?;仡欁约菏畮啄陙淼慕虒W,發現我更多關注的是上課本身及課后的補漏,這樣的教學是重心后置的,也顯然是高耗低效的。近幾年來,為了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實效,我試著改變以往的教法,努力讓教學的重心前移,也就是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讓學生形成預習的思維模式。具體做法是結合不同年級的學習要求,設計相應的預習卡,以書面表格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在學生完成了預習卡的作業后,提前把它們收上來,通過閱讀、批改,大致了解學生對文章熟悉的程度以及感興趣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緊緊圍繞學生的興奮點、困惑點和教材的教學目標來設定教學的環節和步驟。這樣,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就會更強,同時也節約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下面是我在《西門豹》一課中采用的課前預習卡。
通過檢查、批改學生的預習卡,我發現學生對“綢褂”“巫婆”“官紳”這三個詞較陌生,對“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的辦法妙在哪里”這個問題較困惑。于是課堂上學習生字詞時,我通過多媒體課件,以圖片的形式重點幫助學生理解上述三個詞語,而其他生字詞隨文一帶而過。再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充分默讀的基礎上,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的辦法妙在哪里”,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像這樣的預習卡簡單,便于三年級學生操作,既沒有增加學生的作業量,又能讓學生在閱讀材料中走幾個來回,給足了時間和幫助,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預習中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從而為推動教學,為以學定教找到了最佳結合點。
二、“讀”占鰲頭是充滿實效的課堂教學的基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要做到“讀”占鰲頭,即老師應給予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潛心閱讀,應教給學生科學的方法與文本進行直接深入的對話,這樣方能走進文本,貼近作者心靈,為正確理解文本的內容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礎。反思自己以往的課堂教學,我的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時間是短暫的,是為講讀課文服務的。我通常采用的教學步驟是:初讀課文三四分鐘,接下來整體把握課文,再接下來讓學生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交流讀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最后把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出來。結果通常是學生找的時間短,如蜻蜓點水;交流的時間長,像馬拉松賽跑;學生的自主閱讀更是一帶而過,似夏日陣雨。所以讓學生說理解、說感受,往往就是牽強附會、一知半解。近幾年來,為了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實效,在課堂教學中,我努力創設情境促使學生靜下心來主動深入地解讀文本,體會文本的深層含義。例如在教學《夢圓飛天》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然后采用“擺擂臺”的形式集體檢查學生的字音是否讀準、課文是否讀通順,并作適當指導,最后我再讓全班同學集體朗讀全文,三遍朗讀下來,基本掃除了閱讀障礙,學生對課文的內容也有了整體的把握,但忽略了對課文細節的把握。所以,我再讓學生邊默讀邊思考,課文主要描寫了幾個場面,學生很快回答出:送行、發射、問候。接下來,我組織學生認真地去研讀文中的幾個場面,要求用心去感受、去體會人們當時的心情。送行時的激動,發射前的緊張,發射成功后的喜悅與自豪,在學生的潛心細讀中逐漸積聚,逐漸凝練,進而逐漸升華??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有效的對話,做到“讀”占鰲頭,就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因為充滿實效而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
三、課內練筆是充滿實效的課堂教學的手段
作文教學往往使教師頭疼、學生害怕。為了提高寫作的效率,教師一定要清楚在什么時候寫,學生一定要知道自己將要寫什么。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安排的課內小練筆,是基于課堂教學的有指導的“寫”,是靈動的,更是有效的。因為我們所教的課文,有的片段堪稱寫作的模板,可以讓學生套著寫。如《早》的第三自然段脈絡清晰,按方位順序把三味書屋的陳設介紹得清楚明白。學習課文時可讓學生仿造來寫自己的教室。有的課文情思細膩,撥動心弦,學完可趁熱打鐵,讓學生觸文生情,內化遷移習得的語言表達的技巧,寫自己的文章。我在教完課文《師恩難忘》后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寫法寫自己最難忘的老師。品讀了課文后,學生有感而發,寫得很投入。而課文中大量的文本空白足以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抓住這些空白點進行課內小練筆,既可以填補空白,又可以豐富人物形象。如《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其中有幾個段落是高爾基寫給兒子的信,兒子收到來信后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課文沒有具體描寫,我就讓學生感同身受地體驗兒子內心的情感,讓學生試著以兒子的身份給高爾基寫一封回信。這樣的課內小練筆,就是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文本語言的內化遷移,習得文本語言,提升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是充滿實效的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
四、趣味競賽是充滿實效的課堂教學的輔助
小學生好勝心強,喜歡新鮮事物,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引進競爭機制,無疑會給學生注入一支強心劑,時刻將其心理調節到整裝待發的狀態,這樣能有效地輔助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比如我模仿QQ開心農場游戲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名為“登鸛雀樓”的積分榜來開展課堂學習競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是:根據學生課堂的表現,從朗讀課文、回答問題、發言積極、聽課認真等方面賜予學生掌聲,學生每贏得一次掌聲就可以積一分,每積一分下課后可到指定的班干部處領取一朵小紅花,學生每集夠一百朵小紅花,就可以在“登鸛雀樓”積分榜中登上一層樓,每登上一層樓,就可以在我這里領取一份小禮物。由于“登鸛雀樓”積分榜張貼在教室前面的醒目位置,每個人得分多少大家一目了然,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的學習競爭。此外,為了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提筆即練的習慣,每堂語文課,我都扎扎實實地指導學生練字十分鐘左右。為了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我首先用兒歌導入:“身坐直,腳放平,一尺一寸記心間”,規范學生的書寫姿勢。然后采用“擺擂臺”的方式,每堂課讓學生按座位輪流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書寫難寫生字詞,每堂課安排五個學生。再教會學生從結構、筆畫等方面欣賞書本中的范字,欣賞同學的作品的優點,從評論中習得書寫方法。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評出每日擂主、每周擂主、每月擂主。被評為擂主的學生可獲得精美表揚信一封。像這樣的一些激勵方式,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致,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能有效地輔助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總之,課堂永遠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永遠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戰場”,因而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只有不斷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才能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讓語文這一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學科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