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玲
【摘要】本文對學困生和學優生高中語文學習表現、成因的差異進行分析,從而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轉化學困生,旨在提高學困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進而實現“培優轉困”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困生與學優生;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學困生,即非智力原因導致學習成績低下的學生群體。學困生轉化是教師非常重視的一個研究課題,如何提高學困生的高中語文學習成績,縮小學困生與學優生之間的差距,應對此進行研究,從而促進學生整體語文學習質量的提升。
一、高中語文學困生與學優生的學習表現差異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與學優生的主要差異體現在基礎知識掌握方面,一般學優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為扎實,而學困生則對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較為薄弱。語文基礎知識體現在字詞字音、修辭手法、標點符號、文學常識、作文常識、古典詩歌及文章等方面,是小學、中學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學困生在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掌握方面不佳,從而導致學困生與學優生產生較大差異。
在學習方法上,學困生與學優生之間的差異也十分明顯。眾所周知,每個學科的學習方法都不一樣,學習方法是學習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如果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便能夠事半功倍地高效學習。在筆者的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習方法不當而造成的學困生比比皆是,例如高三文科班學生劉某,平時上課認真聽講,下課積極復習,作業完成情況較好,但是在日常測驗中語文成績始終無法提高,這種學習刻苦,但是成績不見起色的學生,一般都是由于學習方法不當而造成的。
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優生學習水平較高的原因之一。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做好學習筆記、積極主動回答問題、課后努力復習、仔細完成家庭作業等,大部分學優生都是通過這種課前、課中、課后的綜合性學習,進而不斷夯實自己的學習基礎,獲得優異的語文成績。而一些學困生就是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課中、課后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從而令學習成績逐漸下滑,使得學困生與學優生之間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二、高中語文學困生與學優生的學習成因差異
高中語文學困生與學優生間,之所以會在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上存在差異,其中的原因較為復雜,首要原因是學困生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困生認為,只要能夠識字和說話就能夠學好語文。事實上,高中語文所涵蓋的知識非常豐富,一旦不注意積累,就會形成基礎知識空缺,這種空缺會逐步影響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筆者在多年的實際教學中不難發現,語文學優生一般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在以往的學習中不斷內省和反思,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這種學習方法來進行語文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但是很多學困生不重視語文的學習方法,片面認為只有理科學習,才需要解題技巧和方法。事實上,語文學科中的學習方法更為重要。筆者在教學時發現,同樣一篇文言文,掌握學習方法的學生背誦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而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學困生背誦,則用了近3個小時。由此可見,并不是只要刻苦努力,就能提高學習成績,還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至于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則是在長時間學習中產生的一種慣性學習行為,很大一部分學困生學習成績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習習慣不良。導致學習習慣不良的因素有很多,歷史原因最為重要,一些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學習成績始終不能得以提高。上高中后,由于高中語文課程難度大幅增加,因此學困生與學優生之間的差異出現了明顯變化。而高中語文教師很難去改變學生已經形成的學習習慣,學生自身又對學習習慣的重視程度不足,是學困生學習成績較差的主要原因。
三、高中語文學困生與學優生的學習策略差異
為了幫助學困生提高語文學習水平,應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首先應在思想層面上轉變學困生,使其了解基礎知識對語文學習的重要影響。教師可以要求學困生準備一個錯題本子,在語文習題練習中,把做錯的題目記錄下來,不斷強化和復習,從而加深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另外,教師還應引導學困生準備一個摘抄本子,讓學生將平時課文中或者是課外閱讀中的詞句摘抄下來,將優美的詞句和段落匯總起來,要求學生閑暇時不斷誦讀,從而積累作文寫作素材,進一步縮小學困生與學優生之間的差距。
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可以借鑒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來幫助學生學習,使學生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語文知識。另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優生向學困生介紹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從而幫助學困生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水平。
學困生與學優生在學習習慣上有著極大不同,由于高中生已接近成年,其思維習慣和個性基本已經形成,因此為了使學困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一起努力,改善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在課前、課中、課后嚴格要求自己,教師和家長也要積極從旁督促,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四、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對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學困生與學優生進行分析和總結,發現兩者在語文學習中存在極大的差異,通過對學困生與學優生的學習表現和原因進行研究,找到提升學困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方法,以幫助學生走出語文學習困境,從而推動語文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志剛,凌玲,徐伙珍等.高中語文學困生與學優生的學習策略差異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7).
[2]萬春燕.論高中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35).
[3]杜海星.高中語文“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淺析[J].情感讀本,20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