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葉
【摘要】現代詩歌鑒賞的教學可以給學生的靈魂注入新鮮血液,如春風化雨般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讓學生在認識、技能、心理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從而健全其人格,陶冶其情操,提高其人文素養。
【關鍵詞】現代詩歌;鑒賞教學;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現代詩歌是現代文學發展中的一朵奇葩。現代詩歌是指用現代詩的語言與形式,表達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題材。現代詩歌鑒賞則是一個包括感覺、感染、感悟三個階段的心理漸進過程。現代詩歌的教學是從讀、聯、品、評、練五個方面來完成的師生雙邊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完善其人格,實現語文教學的育人價值。
一、指導學生讀
朗讀是語文課程培養的能力之一,也是詩歌鑒賞的基本要求。在詩歌鑒賞教學中,朗讀不僅是教師所要完成的指導任務,而且是學生用來學習詩歌的一把鑰匙。姚斯說:“一首詩的意義只有在周而復始的不斷朗讀中才能展示自己。”優秀的朗讀比單純的詩歌分析效果更優越。在課堂教學中更要把朗讀作為檢查學生理解準確與否的一把標尺,把讀出詩意、讀出感情貫穿其全過程。朗讀時,要求學生腦子里有意象,語音中分節奏,語氣里帶感情。其中教師的范讀也是必要的,這樣可給學生一個模擬和超越的對象。中華民族的語言精華濃縮于詩歌中,四聲的抑揚頓挫,聯綿詞的回環響亮,疊音詞的聲情并茂,富于音樂性和形象感的語言特色,可通過“口而誦,心而惟”的語感熏陶,通過心靈的頻頻感應,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漸染學生的語言實踐,從而有助于其養成民族化的語言風格。所以,教師要留出時間讓學生朗讀背誦,并遵循多鼓勵的原則給以點撥,讓學生知道朗讀好在哪里,不足在何處,從而更好地讓學生學會朗讀。
二、開導學生聯
聯的含義包括聯想和想象。它們是詩歌的兩個翅膀,是思維能力培養訓練的基本方式。
鑒賞中的聯想是根據詩中有關事物想到現實生活中與之相同、相近或相關的事物;想象則是根據詩中有關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社會實踐對詩的再創造。意象是感知過的物象呈現于意識中的結果,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鑒賞則是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正確地理解詩人創作構思,豐富再現詩人創造的形象的過程。這一過程分兩個步驟完成:一是通過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把詩歌的語言轉換成頭腦中形成的一系列相關的畫面,這個過程能順利完成是靠知識經驗的積累,即平時在生活、學習中得來的學問;二是結合詩人當時的寫作背景,再一次理解這些畫面,挖掘詩歌語言所蘊含的意義。如《金黃的稻束》,欣賞這首詩,首先是從詩人提供的形象開始我們的想象活動。“稻束”“秋天”“田”組成一幅生動的畫面,襯映出“割”“收割”“肩荷”的“母親”,自然是辛勞勤苦的,我們可以想象“母親”的滿面風霜和泥濘中的孑然獨立,“母親”該是“疲倦”的吧,可有感傷?不,品讀進去,我們會發現詩人用“金黃”“滿目”“高聳”精心雕琢的是“偉大”的“雕塑”。詩人也并沒有交代這位母親的年齡、容貌以及哀腸低訴,但我們分明感受到了“母親”的美麗。在教學中,可有意讓學生把郭沫若的雄麗豪放、何其芳的誠摯精致、艾青的憂郁等融入詩歌鑒賞中,前掛后連,讓學生拓展思維、激活大腦,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達到融會貫通。
三、引導學生品
品是品讀、品析之意。品的要求是讓學生在了解詩歌大意后深入領會其表現手法和語言的妙處,汲取其精華。品析有一定難度,所以教師要給予引導,但絕不可越俎代庖,而是讓學生親自品味詩歌的思想美、藝術美、情感美、語言美。在品味中,教師讓語言不自覺地內化為學生的東西,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語言、語感和語用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的三個轉化:認知過程的轉化、情感過程的轉化及能力過程的轉化。比如《我愛這土地》最后兩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好在什么地方,精華凝結在何處?
四、激發學生評
評就是要求學生對詩歌進行評論。評詩歌是學生對詩歌鑒賞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學習過程。學生的評可以是整體性的,可以是詩歌的局部內容。所謂激發學生評,就是教師針對詩歌的有關內容提出一些疑問讓學生思考并發表意見。教師在點評中務必時刻遵循“披文以入情,沿波以探源”的途徑,引導學生自覺養成含英咀華、品情嘗趣的好習慣。如果舍本逐末,昧于情而惑于義,那么詩歌鑒賞就永遠不能登堂入室。
五、輔導學生練
練有助于學生真正鞏固知識,提高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練能喚起學生敢于嘗試創作詩歌的勇氣,養成他們咬文嚼字的習慣,啟迪他們深藏于內心的靈性,提高他們鑒賞詩歌的能力。美食家的職能固然在于對美味的品嘗,然而,倘若他能親自烹調出幾樣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那么他對美食的品味能更上一層樓。
總之,詩歌鑒賞是學生日熏月陶的漸進過程。教師不僅要有“長計劃”“短安排”以及隨機應變的對策,以期提高知之者,擴大好之者,升華樂之者,此可謂“有心栽花”;而且要努力營造濃郁的詩意氛圍,運用詩感悟人生,著眼于素質,無意于應試得分,故可謂“無意插柳”。栽花插柳,細水長流,其必如韓愈所說“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
綜上所述,現代詩歌鑒賞的教學可給學生的靈魂注入新鮮血 液,如春風化雨般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讓學生在認識、技能、心理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從而健全其人格,陶冶其情操,提高其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