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薔薇

摘要:記憶是口譯成功的重要一部分。但人腦記憶有限,常需要有效、簡潔的口譯筆記,輔助記憶。然而目前的口譯教學中并沒有重視口譯筆記的訓練,對此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重點介紹德漢交傳筆記的方法和技巧,并對口譯筆記的練習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記憶;口譯筆記;筆記方法;練習方法
對初學者來說,口譯對非常不易。它不僅需要認真調研、預設,而且在源語接受階段同時聽辨、理解并記憶。此外在譯語產出階段編輯譯語。在這個過程中口譯筆記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為什么譯者需要口譯筆記?在德漢口譯中,怎樣才能有效、經濟地做筆記呢?在日常學習中,又怎么訓練口譯筆記呢?本文重點研究上述問題。
1.必要性
口譯和筆譯不同,具有源語信息發布稍縱即逝,時間壓力大、聽辨負擔重的特點。這要求譯者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取、儲存信息。人類的記憶,“一般來說可從結構上可以分為三種:瞬時記憶(Ultrakurzzeitged?chtnis)、短時記憶(Kurzzeitged?chtnis)和長時記憶(Langzeitged?chtnis)。”①長時記憶一般和譯員的常識、已知知識聯系起來。
在口譯過程,很多行為是在短時記憶的驅動下完成的。然而短時記憶和瞬時記憶持續的時間都極短。“原則上講,原語發布時間超過1分鐘譯員就必須求助于筆記,因為只有±1分鐘之內譯員的短時‘工作記憶才起作用。”②為此,需要有效的口譯筆記輔助記憶。
2.基本原則
口譯筆記不是聽寫,也不是速記。譯者記的東西多,并不意味能翻譯成功。根據國際著名口譯專家丹尼爾·吉爾 (Daniel 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Effort Model),筆記精力分配過多,會導致精力分配失衡,譯者聽辨受到阻礙,口譯的失誤也在所難免。口譯傳遞的是意義,單個的詞語是孤立的,對意義的傳遞并沒有幫助。此外,筆記的內容過多,會使字跡潦草,還增加筆記識別的負擔。
為節約時間,又能快速、一目了然地識別筆記內容,口譯筆記應該遵循經濟、簡潔、高效、清晰的原則。
3.硬件要求
記筆記需要專門的本子。此外,建議使用螺旋記事本,這樣“既不用擔心紙張散落,也可以在一檔活動之后撕下不再需要的紙。”③筆可以準備不同的顏色。為了方便識別翻譯的內容,在前面的內容翻譯過后,可以做上標記,和后面的翻譯內容區別開來。筆要好用。在口譯前,一定要仔細檢查筆能否正常使用。
4.方法
4.1記錄調研信息
將調研到的關鍵信息(如講話致辭中涉及的活動中德文名稱、地名、日期、出席人員的姓名、術語等)寫在本上一邊。為避免翻頁帶來的不便,可將筆記本后面紙張對折,在露出部分整齊記下關鍵信息。
4.2垂直排列
初學者傾向于水平方向記錄信息,這往往使信息聚集,雙眼不能迅速捕捉筆記內容。為快速撲捉、對信息修改,垂直排列非常值得學習。它和水平方向信息層級分布也是密切聯系的。很多有經驗的譯員都采取這種方法。首先在筆記本上畫一豎線,大概占紙張的八分之一,這部分用來記錄時間狀語,邏輯連詞。另外一部分豎直方向從左到右劃分為三部分,用來記錄主謂賓。主謂賓的部分要在水平方向錯開,形成層級結構。謂語在主語的右下方,賓語在謂語的右下方。必要時,意義單位之間可以通過橫線隔開,以說明前面部分內容完整或已翻完。
5.技巧
雖然口譯筆記很個性化,但可以模仿他人符號系統,通過實踐,逐漸形成自己的符號系統。從詞類來看,記得筆記大部分是名詞,動詞只占少部分。語義相同的詞類,可用相同符號表示。比如表示“表明、告知”這類動詞zeigen, berichten,mitteilen,hinweisen等可以用同一個符號。按照形式,筆者將其分為縮寫和符號。
5.1縮寫
縮寫可分為意義縮寫和單詞縮寫。意義縮寫可以理解為具有句法和語義的關鍵詞。這樣縮寫都可歸為單詞縮寫。根據縮寫形式的不同,它可分為通用字母縮寫;開頭字母縮寫;開頭字母和結尾字母上標縮寫;輔音字母縮寫;借用英語或其他語言縮寫。如:國際通用縮寫:UNO: Vereinte Nation ;開頭字母的縮寫:Ch: China;開頭字母和結尾字母上標的縮寫:Techk;省略字母元音,輔音字母的縮寫:kmplx: komplex;英語或其他語言縮寫:I: ich。
5.2象征符號
數學等學科和英漢等其他語言的象征符號也能應用在筆記中。如:
6.筆記內容
記筆記關鍵是:不要記錄原文,而是重要的思想和思想過程。即記錄意義。
因此,譯者應準確記錄邏輯連詞。此外,還有一些信息是必須記錄的,如姓名、日期、數字和引言。引言屬于文化特殊性的代表,在超出調研內容時,譯者應準確記錄引言,根據含義和語境進行翻譯。有一些信息是不需要記錄的,如套話,沒有意義的形容詞等。
7.練習方法
小組練習:當小組人數在兩人以上時,一人念德語,其他人先聽并理解,暫時不做筆記。第二遍時其他人邊聽辨,邊記筆記。然后翻譯,之后點評。翻譯材料可以選擇致辭。一個人練習時,可以聽訪談,仿照上述方法練習。當然在練習前,譯者可以針對話題進行調研。
結語
本文針對口譯筆記教學和訓練不足的問題,闡述了口譯筆記的必要性,并論述了口譯筆記的方法技巧,還提供了口譯筆記的練習方法。希望能為口譯初學者和愛好者提供啟示,引起教學中對口譯筆記的重視。
注釋:
①鮑剛著:《口譯理論概述》,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年,第150頁。
②鮑剛著:《口譯理論概述》,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年,第173頁。
③黃霄翎著:《譯家之言:德語口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33頁。
參考文獻:
[1]鮑剛.口譯理論概述[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年.
[2]黃霄翎.譯家之言:德語口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