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要:翻轉課堂作為新的教學模式為高職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通過對微信及微信公共平臺的介紹,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反饋三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匯總,為高職語文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微信;翻轉課堂;高職語文教學
“翻轉課堂”也稱“反轉課堂”、“顛倒課堂”或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英文單詞為“flipped class model”簡稱FCM。“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額一所高中學校,該校老師因為學生不能及時到校上課而苦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能夠趕上教學進度安排,2007年,該校的兩位化學老師喬納森·波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利用錄屏軟件將課程錄制成配有講解的演示文稿,上傳至網絡幫助學生補課,教師則在課堂上解決一些較難的知識點。這種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的新型教學模式被稱為“翻轉課堂”,實際上就是打破傳統教學的模式,讓學生更多的去進行自主學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國內教育工作者紛紛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改革傳統課堂弊端的手段。
1.微信及微信公眾平臺在教育中的相關功能
微信是由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可以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進行實時交流的通訊軟件,是當代大學生手機中不可缺少的應用軟件。作為社交軟件,該軟件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問題交流更加便捷、快速,有益于知識的傳遞和情感的溝通。
微信公眾平臺簡稱WeChat,是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該模塊可以實現一對多的傳播模式,可以實現信息的群發和及時交互功能,可以進行文字、音頻、視頻以及多圖文信息的處理。在翻轉課堂實施的過程中,微信微信公眾平臺恰好可以提供必須的軟件支持。同時,微信公眾平臺可以設置關鍵字回復及自定義菜單,只需用戶輸入平臺設置的關鍵字,后臺即可回復給用戶所需的信息。教師可以利用此功能,對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適合自身學習水平或自己有興趣的資料進行學習,在某正程度上滿足了學習者個性化需要的學習。
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分組管理功能,可以讓教師為學生進行自定義分組,對訂閱的學生添加姓名、班級等標準,有助于對學生的教學和管理。數據統計功能可以實現用戶分析、消息分析、圖文分析,通過用戶屬性,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了解;通過查看消息分析和圖文分析,教師可以查看學生學習的次數、學生回復的關鍵詞的頻數,清晰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中的難點和興趣點等,接下來可以在課堂中有重點地進行補充講解。
2.基于微信模式的“翻轉課堂”在高職語文中的應用
(1)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教師在課前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生偏好接受的知識進行充分了解,教師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將課程資料或者與教學相關的網絡連接等學習資料進行推送,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對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例如在講授演講時,可以提前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優秀的演講視頻,學生提前欣賞優秀的演講,激發自身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制作教學視頻時,要充分考慮到教學資料的時間長度和視覺效果等因素,從而構建內容豐富多彩的學習平臺。
同時,教師也可以設定關鍵詞回復功能,將關鍵詞與學習資料進行綁定,學生通過簡單的回復,便可以輕松地獲得學習資源,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趣味性。
學生也可以將教師推送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教學資源分享給自己的微信好友,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2)課堂教學
高職語文利用“翻轉課堂”將學習內容在課外傳遞給了學生,課堂內就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下進一步應用其所學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難點進行解答與討論,通過課堂活動設計完成最大限度的知識內化。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可以利用情境導入法、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首先,教師確定問題,學生獨立探索,解決問題。根據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教師總結出一些具有探索價值的問題,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與興趣選擇要解決的問題。同時,教師根據學生所選問題的情況,進行分組,對選擇同一問題的學生分為一組,如果問題比較大,可以拆分成子問題,一般每組為4-7人。每位小組成員根據自己所選擇的問題先進行獨立研究,然后進行討論,進行協作探究。在這一階段,教師為領路人,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和使用學習工具。
第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學習能力。教學論專家江山野提出,學生的“獨立性”具有四層含義:①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不能替代也替代不了,教師只能引導學生自主讀書,自己去感受實物,觀察、分析、思考問題;②學生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③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立的需要,他們整個學習過程中也就是一個爭取獨立和日益獨立的過程;④每個學生都有相對強的獨立學習能力。[1]所以說從學生個體發展的角度來講,學習應該是一個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除了自主學習能力外,還需培養協作學習能力,個體間采用商討、對話、爭論等形式充分論證所要探究的問題,獲取達到學習目標的途徑。協作學習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體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和相互包容能力。
(3)課后反饋
與傳統課堂的評價體質不同,“翻轉課堂”的評價由教師、學生、學習者,甚至專家、學者共同完成。評價不僅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還要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包括學習計劃的安排、問題的選擇、獨立學習過程的表現、小組討論中的表現、結果表達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同時,也可以將成果進行整理發送至微信公眾平臺,有利于后續的復習和思考回顧。
借助微信平臺為高職語文教學提供了新思路,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轉變了教師的角色,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明選,陳舒.圍繞理解的翻轉課堂設計及其實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
[2]吳思茗,左揚揚,孟琦.基于微信及微信公共平臺的翻轉課堂模式探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2).
項目來源: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
課題編號:16G487
課題名稱:《基于微信的翻轉課堂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