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芬
【摘要】 目的 探討數字放射照相技術(DR)在乳腺成像中的應用, 以及DR質量控制檢測方法。方法 114例行乳腺檢查的女性患者, 分別采用傳統X線平片影像技術和DR進行乳腺檢查, 對兩種檢測方法得出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 并通過病理學方法進行進一步確認, 對DR的片子進行等級評定。結果 DR和傳統X線平片影像技術對于乳腺增生、良性占位和正常的患者檢測率一致。在13例乳腺癌檢測中, DR全部確診, 傳統X線平片影像技術則僅有4例確診;兩種檢測方法乳腺癌檢出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DR的甲級片率為92.5%, 非甲級片率為7.5%。其中, 曝光過度10張, 圖片的分辨率不足1張, 存在異物遮擋5張, 體位不標準1張。結論 DR在乳腺成像的應用中, 可以更好地為乳腺疾病的診斷提供準確可靠地信息, 并且通過加強DR片質量的控制, 完善檢測方法, 能夠顯著提高甲級片率, 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
【關鍵詞】 數字放射照相技術;乳腺成像;質量控制;檢測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034
隨著科技的進步, 醫療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良好的發展, 醫療設備和技術不斷更新。DR是近些年乳腺檢查采用越來越多的一種檢測技術, 以其放射的劑量較低、圖像分辨率較高和信息量大等優點, 幫助醫生更加快速準確的對疾病進行診斷[1]。但是在成像過程中, 曝光參數、量子噪聲和人為因素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成像照片的質量[2, 3]。本研究通過比較DR與傳統X線平片在乳腺檢查中的檢查結果, 展示DR技術在乳腺成像中的應用效果, 并通過研究發現影響DR質量的可能因素, 制定控制檢測方法, 提高DR質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11月于本院進行乳腺檢查的女性患者114例, 雙側乳腺共228側, 年齡18~83歲, 平均年齡(42.1±13.7)歲。
1. 2 方法 114例行乳腺檢查的女性患者, 分別采用傳統X線平片影像技術和DR進行乳腺檢查, 對兩種檢測方法得出的檢測結果(包括乳腺增生、良性占位、正常、乳腺癌、結果不明等)進行比較, 并通過病理學方法進行進一步確認, 對DR的片子進行等級評定。片子等級評定標準分為甲級(圖片質量清晰, 體位標準, 可用于明確診斷)、乙級(圖片質量一般, 體位不準確, 可用于診斷)、丙級(圖片質量較差, 體位不準確, 可勉強用于診斷)及廢片(圖片質量很差, 體位不準確, 不能用于診斷)。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DR和傳統X線平片影像技術對于乳腺增生、良性占位和正常的患者檢測率一致。在13例乳腺癌檢測中, DR全部確診, 傳統X線平片影像技術則僅有4例確診;兩種檢測方法乳腺癌檢出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49, P<0.05)。見表1。DR的甲級片率為92.5%(211/218), 非甲級片率為7.5%(17/228)。其中, 曝光過度10張, 圖片的分辨率不足1張, 存在異物遮擋5張, 體位不標準1張。
3 討論
DR是一種新型的檢測技術, 主要原理為檢測中通過人體的X線經由探測器轉換成數字信號, 再由計算機對數字信號進行采集、圖像重建、存儲等一系列操作, 最終成像幫助醫生進行疾病的診斷, 擁有高分辨率、組織之間高對比度、圖像層次高清晰度、成像速度快、查閱方便、保存時間長和輻射低等一系列優點, 因此在臨床應用中越來越廣泛。乳腺軟組織結構之間比較緊密, 組織之間的密度分辨率較差, 因此對于乳腺成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要求較高, 而臨床常用的傳統的X 線平片卻較難實現[4]。
傳統的X線平片影像技術包括攝影、水洗等一系列操作將病灶部位成像, 再將成像結果交給1~2位專業的影像分析醫生進行讀片, 并對診斷結果進行總結和具體分析。而
X線片在成像過程中, 會受到暗室環境、曝光條件和藥液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成像的片子質量參差不齊, 而且成片質量普遍不高, 并且傳統的X線片存在不可調節性和觀察范圍較小等弊端, 嚴重影響專業醫生對于乳腺疾病的診斷[5]。
DR則完全滿足乳腺成像檢查的要求, 清晰度和分辨率都非常高, 并且組織之間高對比度, 可以更好的將患者病灶清晰的呈現出來。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 13例乳腺癌中, DR全部檢出, 而傳統的X線平片僅檢出4例, 充分顯示了DR技術在乳腺成像方面的優越性[6-9]。但是DR由于曝光參數、量子噪聲及人為等一系列因素, 比較容易影響照片的質量。本研究發現, 制定以下檢測方法, 可以很好的控制DR的質量。首先除了要檢測IP成像特性和曝光條件外, 還要著重檢測圖像處理參數;此外制定噪聲標準并按照標準進行檢測和監控, 在成像的清晰度控制中, 要檢測固有模糊和運動模糊。除了以上因素以外, 要著重檢測人為因素, 增強攝影人員的責任心, 提高檢測人員的工作素質, 培訓和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經過這一系列DR質量控制檢測方法的實施, DR甲級片率高達92.5%, 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DR在乳腺成像的應用中, 成像效果清晰度和分辨率都非常高, 檢測結果顯著優于傳統的X線平片技術, 并且DR質量控制檢測方法較為完善, 甲級片率很高,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艷欣, 王振宇, 呂文月, 等. 超聲光散射乳腺成像技術在乳腺癌篩查中的應用. 飲食保健, 2016, 3(19):203-204.
[2] 田國良. 探討dr攝影技術在放射科中的應用效果及優勢.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73):154-155.
[3] 張文斌. 數字X線DR攝影技術在放射科中的應用.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24):148-149.
[4] 陳全義. 數字化X線攝影(DR)雙能量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 影像技術, 2017, 29(2):41-42.
[5] 鄒萬姣, 曹滿瑞, 朱志軍. 全數字化乳腺鉬靶X線檢查實施質量控制后對圖像質量的影響.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4, 36(1):
54-55.
[6] 李紅敏, 張倩倩. 全數字化X線成像技術對早期不典型乳腺癌影像探討.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6):88.
[7] 張曉甫. 數字乳腺攝影(DR)系統質量控制檢測. 中外健康文摘, 2014, 9(7):179.
[8] 張云俊. 乳腺DR攝影及質量控制. 江蘇醫藥, 2010, 36(12):
1456-1457.
[9] 徐輝, 宛然, 郭麗, 等. 數字乳腺攝影系統的質量控制檢測與評價. 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 2010, 30(1):89-92.
[收稿日期:2017-0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