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摘要】21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發展并滲透到各行各業,許多傳統行業都在互聯網+的浪潮下發生了顛覆性的變革,金融行業也不例外。由于金融行業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從誕生之初便引起政府、學者乃至普通大眾的高度關注,互聯網金融對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行業帶來的沖擊和影響也為各方所廣泛討論。同時,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使金融行業間的競爭更趨白熱化,商業銀行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地位,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做出變革。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變革路徑,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成為當下商業銀行急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 影響 策略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傳統行業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發生了顛覆性的變革,金融觸網亦成為大勢所趨。新興第三方支付平臺,線上金融資產交易平臺依托互聯網技術優勢大量涌現,并迅速搶占市場,傳統金融行業受到巨大沖擊。商業銀行作為傳統金融行業的核心由于組織框架和業務流程冗繁且效率低下,因此在業務發展上遇到了巨大的瓶頸。商業銀行如何突破瓶頸,更好的迎接互聯網金融的挑戰,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的含義及特點
(一)互聯網金融的含義
互聯網金融指的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業態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于網絡平臺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產品體系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于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1)互聯網金融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相較于傳統金融柜臺交易模式,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進行交易的資金供需雙方所有操作都在網上完成,節省了中間環節的各項成本,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也得以大幅降低,而且由于互聯網更快的信息響應與處理速度,各項交易得以更快達成,這便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
(2)互聯網金融用戶進入門檻低,覆蓋面廣。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機成為最普遍的互聯網金融終端,用戶可以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方便快捷的享受到各項互聯網金融服務,傳統金融行業難以有效覆蓋的中小型客戶投融資需求也得以更好的滿足。
(3)互聯網金融使交易信息更加透明,公開化程度更高。在信息傳輸及處理速度相較傳統金融大幅提升的網絡技術支持下,大量市場交易信息公開、透明的展示在互聯網平臺上,高效的信息傳遞及交易平臺的優勝劣汰使得虛假信息得到過濾,交易信息更加規范化,用戶更容易對信息進行辨別和獲取,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4)互聯網金融加速了金融脫媒。在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上,資金供需雙方可以直接進行信息傳遞,資源配置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以金融中介為主營的傳統金融機構的作用被進一步弱化。
(5)互聯網金融監管較弱,且有其特有的風險。互聯網金融興起時間較短且發展變化迅速,目前相關的法律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監管技術及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由于互聯網技術的自身特點,網絡病毒容易對資金交易安全帶來較大風險。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商業銀行經營帶來的影響
(一)弱化了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功能
支付結算是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傳統領域,一直以來商業銀行都處于壟斷地位,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無法涉足。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第三方支付平臺打破了支付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迅速發展壯大,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有機結合,迅速搶占市場。例如,支付寶、財付通等已經發展成為能夠為客戶提供隨時隨地收付款、轉賬還款、社會公共繳費等大部分支付結算服務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并己成功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對商業銀行形成了明顯的替代效應,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也因此大受影響。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用戶的不斷增多,支付習慣的不斷積累,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規模勢必會越來越大,最終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功能將被進一步弱化。
(二)沖擊了商業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
在傳統金融業務中,資金中介一直是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通過存貸款為資金的供需雙方搭建一個平臺,實現社會資本的優化配置。存貸利差一直以來也是商業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眾籌、P2P等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誕生后,資金供需雙方通過線上平臺即可直接建立聯系,并完成投融資等相關業務流程,不再需要銀行的中介職能,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因此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誕生使商業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受到巨大沖擊。
(三)搶奪了商業銀行的部分客戶資源,尤其是中小型客戶。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雖然中小型客戶能夠帶來預期更高的貸款價格與利潤但中小型客戶信用信息缺失,難以滿足傳統的風控要求,因此中小型客戶長期面臨融資難的困境,與銀行間粘度不高。互聯網大數據金融的發展正是看準這一市場機遇,他們憑借企業甚至個人歷史交易、行為等數據信息的支持,搭建數據分析模型,合理評估企業及個人授信風險,直接貸款給很多中小型客戶。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金融平臺貸款給中小型客戶的不良率甚至略低于商業銀行。如阿里小貸,淘寶商戶基于歷史交易數據及信用狀況申請經營貸款只需要3分鐘,貸款到賬只需要1秒鐘。阿里小貸自誕生后獲得了眾多中小型客戶的支持,貸款總額超過3000億。這些金融平臺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搶奪了商業銀行的部分客戶資源,尤其是中小型客戶,而這些客戶資源正是商業銀行未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三、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一)轉變經營理念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應積極轉變自己的經營理念,重新審視自己的經營策略,制定多元化發展戰略。商業銀行經過多年的發展,有自己實體網點經營優勢和龐大的客戶資源,只要轉變自己的經營理念,真正做到從客戶角度出發設計和完善各項金融產品和服務,那么在同互聯網金融的競爭中就一定能找到自己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鞏固自己的優勢地位。endprint
(二)提升服務質量
傳統商業銀行由于長期處于壟斷地位,習慣了老大哥的身份,在客戶服務質量方面一直為社會大眾所詬病。互聯網金融由于其交互界面的友好性、便捷性,迅速受到了大眾的好評。前所未有的沖擊使得商業銀行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打造規范化服務流程,這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要想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商業銀行一方面要加強員工自身素質培訓,另一方面要學習互聯網思維,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積極為客戶量身定制服務方案,滿足不同類型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并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將實體網點轉換成客戶交流、產品展示、客戶體驗的綜合服務平臺。
(三)推動自身業務互聯網化轉型
就目前行業大趨勢而言,互聯網金融已是未來大勢所趨,誰拿出改革的勇氣率先推動自身業務互聯網化轉型,誰將在未來的發展中占得先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遠程視頻鑒證服務等便是商業銀行謀求自身業務轉型的有益嘗試。
商業銀行在業務轉型發展中應當充分整合內外部資源,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線下發揮傳統優勢,建立以網點為依托的物理平臺,線上構建支付平臺、電商平臺、投融資平臺等,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打造現代商業銀行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
(四)加強與互聯網金融平臺間的合作
互聯網金融平臺具有先天的互聯網基因,隨時隨地的客戶交互性能夠在短期內獲取大量的客戶流量,這是物理網點所不可比擬的,而互聯網金融平臺也需要物理網點的支持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因此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合作互為所需。對商業銀行而言,加強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合作可以帶來數量龐大的客戶群體,借此可以積累更多的客戶信息并對客戶投融資偏好、交易渠道加以深入分析,有利于商業銀行對潛在客戶的開發。同時,深層次的合作能夠提升商業銀行的互聯網技術水平,推進自身金融平臺建設,拓寬業務渠道,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五)盡可能留住中小型客戶資源
對商業銀行而言,中小型客戶雖然繁雜而管理難度大,單體利潤低,但議價空間更大,風險也更分散,盡可能留住中小型客戶資源是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基礎。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對于中小型客戶的融資需求制定分門別類的風險防控體系,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提升審批效率,并堅定不移地推進自身業務互聯網化,加大客戶覆蓋面。這樣才能牢牢抓住客戶資源,減少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沖擊帶來的客戶流失。
四、結語
互聯網金融雖然給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巨大沖擊,但同時有力推動了商業銀行的轉型與升級,這對于金融行業的繼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不應只是競爭關系,更應是相互補充、相互融合的互利共贏關系。互聯網金融的包容性和高效性是商業銀行需要學習的。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商業銀行要轉變經營理念,提升服務質量,推動自身業務互聯網化轉型,加強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合作并盡可能留住中小型客戶資源。只有這樣,商業銀行未來才能取得更好的進步與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