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輝
【摘要】堅持育人為本,提高培養質量。把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樹立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人力資本素質,努力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關鍵詞】創業 創新 創業教育
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教育工程。高校作為培養創業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負著為國家、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實踐,將創業教育納入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之中,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業型復合人才,拓展大學生就業新視野,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前進方向。目前的創業型教育教育存在基礎薄弱、理論研究較少、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面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嚴峻形勢,開展創業教育己刻不容緩。
一、明確創業教育目標
創業教育對在校學生來講,就是通過實施創業教育來改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擇業理念。調查表明,很多職業院校學生認為,就業就是要找到工作單位。這種觀念造成學生在就業方面的被動局面。創業教育則要促使學生將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為主動的創業觀念,鼓勵學生也可以將創業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把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人生與社會價值。
二、完善創業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課程是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圍繞創業教育目標而選擇和設置課程內容與方式的總稱。在創業人才的培養體系中,課程體系是核心。完善創業課程體系,是指高等學校應將職業輔導課程或創業課程納入正常的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包括職業與職業選擇、就業政策與法規、職業素質及其養成、就業途徑和方法、創業準備與企業管理等,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精神和技能。
創業教育課程教學設計應區別于傳統課程教學,具備以下特點:一是模塊化設計。創業教育課程應設計成若干模塊,根據學習對象的實際需要,為其量身定做創業培訓課程,以實現課程內容的有機組合。二是多采用案例教學法和電子課件進行教學。案例教學具有典型性和現實性,電子課件可模擬真實場景,具有直觀性。這類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接觸到創業的實際問題,有助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技能遷移到真實的創業場景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創業中的管理理念和操作策略。三是邀請成功的企業家和有關專家舉辦專題講座,使學生在課堂內外同企業家、專家以及創業中介機構等進行廣泛的交流和接觸,從創業成功者的經歷和經驗中得到有益的啟發和幫助,不斷積累創業經驗。
三、開辟創業實踐基地
開辟創業實踐基地,是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的中心環節。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必須與具體的創業實踐結合起來。實踐環節不但可以使當代學生受到實踐技能和技術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加強創業教育中的實踐環節,實行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將高等院校人才教養形成、教學組織形式從單一的課堂教學活動擴展到學生的自學活動中去,擴展到實際科學研究活動中去,擴展到各企事業中去,擴展到世界各國之間。比如,許多高校鼓勵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打工,鍛煉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刻苦耐勞精神:開展富有創新意義的學術科技活動,培育大學生的創新意識:組織大學生進行某產品的市場調查,研究改進的方法和措施:還有的高校建立了一些課外科技活動基地,為大學生創新項目的開發提供了硬件支持等等。通過社會實踐的開展,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態度、創新能力、把握和創造機會能力以及經營企業的基本技能。同時,還特別注重道德品質教育和挫折教育相結合,培養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參與意識和創業意識。
四、舉辦創業競賽,為開展創業教育提供有力載體
創業能力的培養應該更多地體現因材施教,不可能用傳統的課程考試方法進行教育效果評價。學生通過參加創業競賽,激發創業學習的內驅力,自主學習創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如管理、經營、法律及實際運作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創業的團隊精神(如協作精神、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等),提高創業的綜合素質(捕捉市場機遇的能力、分析決策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各種形式的創業競賽活動在為學生提供實戰演練平臺的同時,也有利于營造一種勇于開拓、敢于拼搏的校園文化氛圍,反過來又將推動創業教育的良性發展。多渠道尋求資金扶持,加強創業過程指導,幫助學生創業成功。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創業需要面對的問題和困難很多,無論是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還是社會,都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幫助職業院校學生籌措創業資金,提供項目論證、技術咨詢和創業過程指導等系列服務,幫助學生樹立創業信心,協助解決創業企業運營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提高創業的成功概率。
五、建立創業學生檔案??偨Y成功的創業案例
建立創業學生檔案,一是有利于追蹤創業學生的創業歷程,總結成敗得失,提高學校創業教育和創業指導的有效性,為學生創業的后來者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二是有利于在適當的時機召集創業學生開展交流活動,創造交流合作的機會,使得這些具有相似歷程的學生可以相互之間交流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成長的喜悅與挫折的痛苦,從互相學習中汲取營養、鍛煉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