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品芹
【摘要】 目的:探究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治療中注射用緩釋醋酸亮丙瑞林的效果。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內分泌指標改善情況、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注射用緩釋醋酸亮丙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效果確切,有效降低患者體內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水平,緩解和消除臨床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性高。
【關鍵詞】 醋酸亮丙瑞林; 子宮內膜異位癥; 治療效果; 不良反應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1.01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1-0028-02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多發生于適齡生育女性,指在患者的橫膈、腹股溝等子宮腔外部位發現有子宮內膜組織,形成包塊或結節,引發患者出現下腹痛、性交痛、盆腔痛等癥狀,是不孕的主要病因[1]。子宮內膜的病因機制較為復雜,尚未完全確立,手術治療是臨床手段方法,然而外科手術復發率高,預后較差[2]。臨床有研究指出,藥物保守治療是控制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的有效手段,通過直接影響患者的腦垂體功能以降低體內雌激素分泌,抑制腫塊的生長[3]。本文為探究不同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在參考近幾年國內外臨床研究的基礎上,選擇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4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6年8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4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患者年齡23~30歲,平均(26.35±4.07)歲,有生育史29例,無生育史13例,患者臨床表現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性交痛、盆腔痛等癥狀,均符合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診斷標準且經由影像學資料確診。回顧性分析42例患者的住院資料,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21例采用抑那通注射治療的患者標記為對照組,21例采用緩釋醋酸亮丙瑞林治療的患者標記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抑那通注射治療,抑那通(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天津武田藥品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J20090036)3.75 mg,皮下注射,4周注射1次,在月經周期的第1~5天給藥;觀察組患者給予緩釋醋酸亮丙瑞林注射治療,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緩釋微球(北京博恩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93809)3.75 mg,皮下注射,4周注射1次,在月經周期的第1~5天給藥[4]。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內分泌指標(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改善情況、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根據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治療目標將42例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脹痛、痛經等臨床癥狀消失,月經恢復正常,B超下腫塊明顯縮小,內分泌各指標恢復正常,無并發癥發生;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B超下腫塊明顯縮小,內分泌各指標接近于正常,無嚴重并發癥發生;無效:患者病情未改善或病情加重,有嚴重并發癥發生。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內分泌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1個月后,對照組患者顯效10例,有效6例,無效5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6.19%,觀察組顯效15例,有效4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0.48%。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有8例不良反應發生,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8.10%,其中出現陰道出血3例,潮熱3例,多汗2例。觀察組患者有3例不良反應發生,發生率為14.28%,其中出現潮熱2例,多汗1例。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適齡孕育女性常見的疾病,具有病情反復特點,在手術切除治療后1年復發率可達到40%左右,難以根治。臨床有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可能與性激素相關,卵巢激素分泌情況直接影響患者病情,雌激素含量越高則病情越重,因此,在保守治療上以降低患者雌激素水平為主要方法[5]。醋酸亮丙瑞林是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的衍生物,活性高,可直接作用于腦垂體,刺激生殖器官釋放類固醇類物質,減少機體雌激素的含量。在傳統的藥物治療中,抑那通為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是臨床常用藥物,可將雌激素降低至最低水平[6]。通過調節腦垂體的性激素分泌功能,降低卵巢甾類物質水平,患者閉經迫使子宮病灶縮小,改善患者的疼痛情況,達到治療的目的。醋酸亮丙瑞林在人體內的半衰期較短,短時間即可分解代謝,對于病程較重的患者需要長期給藥,然而,長期大劑量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導致機體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受體脫敏,出現陰道出血、潮熱、出汗等不良反應,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臨床有研究指出,將醋酸亮丙瑞林制劑后形成緩釋微球,具有儲存作用,在給藥后可在機體內緩慢釋放藥物,延長醋酸亮丙瑞林的半衰期,在相同藥用劑量的基礎上提高治療效果[7]。緩釋微球制劑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聚合物體內降解緩慢,維持血藥濃度在穩定水平,避免了大劑量用藥導致的不良反應,安全性更強[8]。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6.19%,觀察組為90.4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4.28%,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在給藥方式上,由于醋酸亮丙瑞林的不穩定性容易為胃腸道消化酶、降解酶消化吸收,穿透小腸上皮組織細胞能力不高,需采用胃腸道給藥以外的其他途徑[9]。皮下注射操作簡單,可在患者的臀部、上臂、腹部等皮下組織注射,局限性小,給藥方便,不良反應低,更易于患者接受[10]。endprint
綜上所述,注射用緩釋醋酸亮丙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療效確切,有效降低患者體內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水平,緩解和消除臨床癥狀,緩釋微球制劑有效延長醋酸亮丙瑞林的半衰期,維持患者體內血藥濃度穩定,延長作用時間,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性和穩定性好。緩釋醋酸亮丙瑞林治療給藥方便,操作簡單,患者不適反應小,給藥周期長,不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可作為子宮內膜異位癥保守治療的首選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文婷,張蔚,鐘亞娟,等.醋酸亮丙瑞林聯合莉芙敏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4):383-385.
[2]金夏,周虎,桂云,等.醋酸亮丙瑞林緩釋微球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9):2917-2920.
[3]張燕.注射用緩釋醋酸亮丙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134-135.
[4]高巧玲.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緩釋微球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16):2093-2094.
[5]朱嵐,楊辰敏,劉延.國產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在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應用的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0):56-59.
[6]李苗.緩釋醋酸亮丙瑞林注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6):155.
[7]張靜.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2):259-260.
[8]張余芳,林堯,盧秀英,等.醋酸亮丙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26):3675-3677.
[9]李開慧.止痛化癥膠囊聯合亮丙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5,30(10):1263-1267.
[10]李妮,李花繁,李維玲,等.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效果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6,25(11):32-35.
(收稿日期:2017-03-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