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
摘 要 農村三資管理即對資產、資源以及資金的管理,要求嚴格監督這三個方面,確保集體資產效益的最大化。農村三資管理不僅與農村建設息息相關,而且與農村根本變化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因此,對農村三資的有效管理對農村和諧發展有促進作用,影響著新農村建設。農村經濟條件始終是農村地區群眾重點關注的對象,但農村三資管理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亟須解決。本文對農村三資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農村三資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 三資管理 問題 對策
農村三資是農村集體經濟的關鍵組成部分,始終受到農民群眾的廣泛關注。但實際上,農村基層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管理工作缺乏規范性,滋生腐敗現象,監管工作不到位,甚至有個別鄉鎮所涉及的三資管理問題導致干群矛盾產生,這不僅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甚至威脅著社會穩定。伴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我國提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此背景下,三資管理工作需要有效處理。
一、農村三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認識程度不足
農村三資管理普遍存在認識程度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伴隨著農村地區稅費改革發展,部分基層干部認為,就農村地區來說,集體經濟不僅收入少,而且存在較多債務,不需要進行資產管理。也有部分管理人員認為,農村地區具備健全的財務制度,且有農民群眾的嚴密監督,因此村干部無可乘之機。第二,管理人員認為村民可以自治,不需要多做管理,因此此種認識層面上存在的偏差問題使得基層干部在對待村級財務工作上持不重視態度。第三,三資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與政策方針均未得到有效落實,一些農村地區仍按照傳統辦法進行管理,部分村干部對財務制度和法規不了解、不熟悉,使得三資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二)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部分農村地區三資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存在不足。一些鄉鎮干部流動性比較大,對于管理工作的交接反饋缺乏及時性,檔案移交工作也缺乏完整性,并且會計基礎工作存在薄弱問題。在農村地區稅費改革之后,部分鄉鎮干部認為農村地區需要進行管理的資產比較少,所以在管理上存在一定不足。同時,對于鄉鎮經營站來說,農村三資管理是其重要職能之一,但現階段農村地區鄉鎮經營站工作人員數量不足,缺乏監管能力,部分經管人員因不明確管理方向,降低了業務素質。
(三)監管渠道不暢
三資管理監管渠道不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司法機關監督力度不足。職能限制使得司法機關無法介入農村地區經濟問題中,而因違規金額少也使得司法機關不愿介入農村地區的經濟問題中。第二,紀檢機關的監督力度不足。村干部作為黨員,可以由紀檢部門進行檢查和處理;但對于非黨員管理人員,紀檢部門則無法檢查和處理。第三,群眾監督力度不足。因家庭經營相對分散,村民集體觀念比較淡薄,而且村民的民主管理意識也比較薄弱,使得民主監管工作流于形式。并且村理財小組成員因多種因素影響使得自身職責未能得到履行。
二、針對農村三資管理工作主要問題的對策
(一)強化領導對三資管理工作的重視
針對三資管理,應加大對農村地區基層干部的管理力度、教育力度,可以將農村三資管理工作成果納入基層干部廉政考核、崗位目標考核中,并建立一整套管理模式,從機制上進行有效管理,確保農村三資管理中權力的實施有所限制、財務有專人管理、管理工作有專人監督。另外,還應強化對基層干部的黨性以及廉政教育,強化對財務人員的財經管理知識教育,使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得提高、法紀觀念得到強化。
(二)強化對基層干部的培訓與教育
對待農村三資管理,應以強化農村地區基層廉政建設為基礎,從思想方面強化對基層干部的教育與管理,不管是鄉政府還是鎮政府,均需要做好財務管理知識的教育和培訓,使基層工作人員的職業水平提高,強化其職業素養。同時,應積極推進三資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以及信息化,形成統一的三資信息化監管平臺,對各地基層工作予以指導,使其對農村集體資產臺賬制度更加熟悉,對農村集體資源登記制度更加了解,使基層工作人員深入認識和了解責任追究制度。
(三)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在農村三資管理工作上,集體財務公開是重要環節,因此需要強化其公開力度,同時應確保公共內容、事項公開的及時性、真實性。對此,需要做好監督和管理工作,完善相關管理體系。另外,還應強化審計工作,主要包括專項審計以及重點審計,強化重點村審計,強化群眾反映強烈的村審計工作,規范三資監管程序,落實監管責任。
不管是集體資產以及集體資源的出租行為,還是轉讓和承包等行為,抑或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等行為,但凡涉及一次性動用較大數額的村集體資金,或因公益事業建設而使債務增加,年度財務收支預算調整以及編制,這些事宜均需要交由村黨支部會提議,并由村委會以及村支委會商議。審議由村監督委員會負責,決議則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負責。從預告提議到公告決策再到實公告施結果,在村集體所有的資產及資源處置期間,需要遵循公平、公正以及公開的原則,避免出現暗箱操作現象。針對較多資源以及資產處置時,則需要通過公開拍賣方式或公開招投標方式,確定經營者以及買受人定。
做好案件查處工作,通過以案說教的方式使管理人員廉潔自律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對于低價出售或承包集體資源而獲取個人私利的管理人員應予以嚴格查處。加大宣傳力度,使黨員干部明確廉潔自律的重要性,堅守防腐防線。另外,針對未對集體資源進行管理而導致重大損失的管理人員,需要追究失職以及瀆職罪,并作出相應懲罰。
(四)建立信息交流平臺
現階段,信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不僅促進了資本流動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全球貿易發展。在新管理模式以及經濟背景下,應積極落實農村三資管理的信息化模式。當前農村地區三資管理的關鍵在于促進我國財務網絡監督管理的進步和發展,并使其與管理理念發展方向相契合,有組織、有計劃地建設農村信息化管理模式。農村三資管理要想與城市貼近,則需要與外界進行信息共享,并保持聯系,提供更多、更有價值的信息,對信息資源以及業務系統進行深入整合,使農村經營服務平臺得以快速建立,使農村群眾受到新興技術的影響,使農村三資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三、結語
農村三資管理水平不僅與村鎮發展水平相關,而且也與村鎮的社會地位有一定聯系。針對農村三資管理工作存在的認識程度不足、管理人員素質偏低、監管渠道不暢等問題,農村地區應從強化領導對三資管理工作的重視、強化對基層干部的培訓與教育、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臺等方面出發,使三資管理問題得到妥善處理,提高管理水平,確保三資管理的效益。
(作者單位為鄒平縣長山鎮財經綜合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 蔡寧.淺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財經界,2013(24).
[2] 馮云忠.農村三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3(08).
[3] 許亞芬.淺談如何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3(04).
[4] 林秋容.試論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的對策及合理化建議[J].財會學習,2017 (09).
[5] 李英范.淺析農村“三資”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