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要】 目的:觀察小兒風熱感冒應用耳尖放血療法的治療效果。方法:采用隨機分組法對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風熱感冒患兒分組,對照組患兒常規采用西醫治療方法,觀察組患兒采用西醫+耳尖放血療法,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體溫情況,同時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經過治療,觀察組患兒的體溫、咽喉腫痛、扁桃體紅腫癥狀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1%,對照組為7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兒風熱感冒配合耳尖放血療法治療,能夠明顯改善風熱感冒患兒臨床癥狀,提高療效。
【關鍵詞】 耳尖放血療法; 小兒風熱感冒; 治療; 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3-0121-03
小兒風熱感冒是兒科常見疾病,該病多見于夏季、秋季[1]。醫學研究指出,風熱感冒患兒得不到正確、及時的治療和護理,有可能繼發肺炎、喘咳等并發癥,對患兒的健康造成嚴重的不良危害[2]。本文以70例風熱感冒患兒為研究對象,觀察小兒風熱感冒應用耳尖放血療法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納入70例風熱感冒患兒,以隨機數字表法對患兒進行分組。對照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齡3~12歲,平均(6.0±1.2)歲,體溫
37.5 ℃~41.0 ℃,平均(39.5±1.2)℃。觀察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齡3~11歲,平均(6.5±1.5)歲,體溫38.5 ℃~41.0 ℃,平均(39.3±1.4)℃。納入患兒均符合文獻[3]風熱感冒中醫辨證診斷標準:(1)患兒出現輕微惡寒、怕冷,無寒戰現象;(2)出現口渴表現;(3)出現明顯的咽部干癢不適、紅腫疼痛,嚴重者導致患兒吞咽困難,哭鬧厭食;(4)舌質邊尖部紅、脈象浮數。無同時合并其他類型感冒患兒,無合并重要臟器嚴重合并癥、精神系統疾病者,患兒及家屬知情同意。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常規采用西醫治療護理方法,即對患兒應用物理、藥物方法進行降溫、止咳、抗炎等。如采用冷毛巾冷敷患兒額頭、四肢、腋窩等處。而退熱等藥物則需要依據患兒年齡給予布洛芬混懸液或對乙酰氨基酚片,配合口服頭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
觀察組患兒采用西醫+耳尖放血療法,西醫治療護理方法與對照組完全相同。耳尖放學血法的操作過程為:(1)采用手指不斷的摩擦患兒一側耳尖;(2)左手固定患兒耳朵,消毒耳尖、放血針,右手持放血針迅速刺入耳尖1~2 mm,后立即退出放血針,輕輕擠壓患兒耳尖針孔周圍,放出3~5滴血后,采用棉簽對針孔處止血;(3)對另一側耳尖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放血,每日1次。需要強調的是,患兒年紀較小,出現疼痛反應時肢體應激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制動措施,以免誤傷患兒[4]。兩組患兒均持續治療護理7~10 d(視患兒病情而定,一般放血操作明顯改善癥狀3~5 d即可)。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療程結束后,以筆者所在醫院自擬量表評定患兒的體溫、咽喉腫痛、扁桃體紅腫,單項總分均為10分,分值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并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組間對比。(2)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依據患兒癥狀、體征,將療效分為痊愈(治療7 d內,患兒發熱、咳嗽、咽部不適等癥狀完全消失)、改善(治療7~10 d時,患兒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趨于正常)、無效(治療10 d時,患兒癥狀仍未見好轉,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改善率。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應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癥狀比較
療程結束后,觀察組患兒的體溫、咽喉腫痛、扁桃體紅腫癥狀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1%(34/35),對照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77.1%(27/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風熱感冒,中醫認為,其病因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5]。證見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咳嗽、口渴喜飲、咽喉紅腫疼痛等。風熱感冒多見于夏季、秋季。《素問·刺法論》中說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6]。其意思就是說,人體正氣充足,外邪就不易侵犯機體導致發病。所以,為了預防風熱感冒的發生,我們在秋冬之交,應當多予以小兒服用一些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晨起給小兒喝一杯白開水補充水分、潤腸通便、排毒。多予以兒童使用橘紅色蔬果,如胡蘿卜、山楂、西紅柿等。在燥熱夏秋,可予以兒童服用一些滋陰潤燥的水果,如梨、楊桃等。
風熱感冒的癥狀,是由其病理基礎決定的[7]。風熱感冒乃“風熱病邪襲于衛表”,患者溫煦功能失調程度尚輕,由此表現出輕微的怕冷,卻不會出現寒戰等現象。受熱邪而傷及津液造成患者感冒初期即可出現口渴、咽部干癢不適、紅腫疼痛等表現。對于風熱感冒患兒,臨床一般采用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并多輔助以物理降溫法進行降溫[8]。經過大量臨床事實的驗證,西醫治療護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夠緩解患兒的病情,然而,從結果來看,往往取得的療效并不顯著。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僅為77.1%。可見,為了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仍然需要探索更為有效的治療護理方法。
本研究中對于觀察組患兒增加耳尖放血療法。耳尖放血療法是常用的中醫外治方法。中醫認為,耳穴與機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通過經脈相關。研究人員指出,耳尖放血療法具有抗過敏、抗炎癥、抗風濕、提升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9]。而經過臨床和實驗的進一步研究證實,耳尖放血療法的功能主要包括:(1)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供血、供養,進而提高集體自身免疫功能;(2)具有止痛、消炎、退燒、鎮靜、清腦明目、降壓等作用;(3)具有促進細胞新陳代謝、調節臟腑機能、傳遞生物信息的功能[10]。本研究將其應用于風熱感冒患兒的治療中,原理在于,通過對患兒耳部穴位進行針刺放血,刺激患兒耳部穴位,刺激經絡、疏通經氣。而放血可以起到外泄導熱的作用。通過臨床實踐發現,治療后,觀察組患兒高熱體溫明顯下降,治療7 d后,觀察組患兒的體溫、咽喉腫痛、扁桃體紅腫癥狀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而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7.1%,可見,在常規治療護理方法的基礎上,加用耳尖放血療法可顯著提高治療方案的有效性。endprint
值得一提的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重視風熱感冒患兒的護理工作,感冒初期,家長需要確保患兒充分休息,增加日間的睡眠時間以保護正氣,室內溫度、患兒衣物需要依據季節進行調整,以防止“捂汗”導致基表元氣耗傷,以致感冒反復難愈。風熱感冒患兒常出現高熱,當其體溫超過38.5 ℃時,在運用降溫藥的同時,應當適當的進行物理降溫。對于出現咽部不適癥狀導致飲食受到影響的患兒,可采用咽部霧化護理措施。對于出現咳嗽癥狀的患兒(其原因主要為兒童年紀較小,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疾病對患兒通氣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余熱留擾,肺陰不足),此時應當采用清淡甘寒的食物進行調理,如冰糖蒸雪梨等。
綜上所述,小兒風熱感冒配合耳尖放血療法治療,能夠明顯改善風熱感冒患兒臨床癥狀,提高療效。
參考文獻
[1]周曉媛,李剛,王進進,等.淺析現代環境下的小兒感冒特征[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7(9):3580-3582.
[2]鐘成梁,胡思源,李新民,等.馥感啉口服液治療小兒感冒氣虛風熱證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6,31(6):850-854.
[3] Darcey M,Sims D J,Purpura C J.The Relation Between Inattentive and Hyperactive/Impulsive Behaviors and Early Mathematics Skills[J].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2016,20(8):3355.
[4]金寶燦,包忠實,姜敏.兒童回春顆粒治療小兒感冒發熱臨床試驗[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85-86.
[5]李德美.小兒高熱驚厥的相關護理對策[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1):355.
[6] Kelly C,Nicole F,Shelley P.Young in class:Implications for inattentive/hyperactive behaviour of Canadian boys and girl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économique,2015,48(5):1151.
[7]董艷,李靜,胡文娟,等.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兒感冒風熱犯肺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4(1):95-97.
[8]肖燕.健康教育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12):555.
[9]張燕.白擬解毒清熱飲治療小兒風熱感冒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6,11(3):796-797.
[10]謝予朋,孫曉迪,李秀敏,等.小兒感冒貼劑藥效學及急性毒性實驗研究[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5,5(4):330-332.
(收稿日期:2017-04-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