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琴
以問導學是指,以問題為線索和載體,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設問與釋疑過程中逐步發現規律、掌握知識與方法.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要把握教學內容與目標,基于以問導學理念,科學設計問題,優化提問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以問題引出趣味,激活魅力課堂
一堂好的數學課,應該是活躍、生動、趣味且有效生成的課堂.實現這些目標的基礎,就是學生的自主、自覺和樂于參與.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為了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師應該以問題為依托,轉變提問的方式與語氣,提出趣味性的生活問題、學生認知矛盾中的問題,使學生在已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發現問題的趣味性,積極參與解決問題,并展開師生高效互動.這樣設計問題,引出了趣味和生動,激活了魅力課堂.例如,在講“基本初等函數”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假設人口增長與細胞分裂一樣呈以2為底指數函數增長,那么10年后地球上會有多少人?學生結合細胞分裂例子進行分析,感受到指數增長模式下,數量增長真是太快了,可以用爆發式增長來形容.
二、以問題引出疑惑,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
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自主思考、思維發散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問是引子,使學生在教師所提問題的引導下分析和探究問題,并在研究過程中進一步細分和實踐,提出更多問題,逐步解決問題,得出答案,總結反思,構建知識體系.教師要科學設計問題,引出學生的疑惑,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多角度、多層次設問出發,引導學生問的深、問的全,并全面思考.例如,在講“直線的方程”時,教師可以從多角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與思考:直線的方程有哪幾種表示方法?(點斜式、斜截式、兩點式、一般式)這些方法對應哪種情況更適用?已知兩點如何求解直線的斜率?各種表示方法如何進行相互轉換?通過多角度的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何快速學會靈活運用?各類方程的適用范圍是什么?在問題導向下,學生思考與畫圖分析,總結該小節的重點知識,包括截距、斜率及直線的各種方程.
三、以問題引導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問題引出學生的疑惑后,需要學生進一步思考分析與實踐探究,進而解決問題.可以說,以問題引導思考是以問題引出疑惑的遞進階段.也可以說,是相互獨立的.學生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并在良好的情緒狀態下合作交流、主動探究,樂于投入到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與解決中.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遞進式、階梯式、生活化問題的形式緊扣教學主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講“數學歸納法”時,“多米諾骨牌”是有趣的學習工具,能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連鎖反應的魅力.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推倒第一塊骨牌能將所有骨牌推倒,相當于數學歸納法證明的哪個環節?連鎖反應是如何產生的?學生邊做游戲邊思考,得出相連的骨牌能起到接連推倒的作用.然后給出實例:1+3+5+…+(2n-1)=n2,試著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學生從首張牌、連鎖反應這兩個方面進行證明,并思考相似之處及數學歸納法運用應該注意的問題.
四、以問題引導實踐,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為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在數學教學的最后環節,教師要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結合生活與案例實際,展開當堂課已學知識的拓展、實踐,及生活化問題的應用分析.以問題引導實踐,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過程,也是延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關鍵.教師可以通過布置當堂練習、課后作業的形式,蘊涵問題引導實踐.例如,在講“函數模型及其應用”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業:結合自身生活實際,選取一個案例,收集相關數據,探究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基于該任務,學生能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另外,生活中的優化問題、等比數列、解三角形知識學習完成后,教師都可以鼓勵學生以小課題研究的形式,展開數學與生活聯系的研究.
總之,以問導學,有利于師生、生生互動,踐行以生為本,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困惑,達到以學定教,還有利于激活課堂、優化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踐行以生為本、因材施教、以學定教理念,以問題引導思考、交流、探究、總結與反思,從而構建高效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