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界友
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科技的發展,引入網絡資源,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設計自主學習方案,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入網絡資源的作用
1.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教學情境.高中階段的學生并沒有很多離開學校探索社會的機會,但是知識的學習往往離不開生活經驗的支持.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知識結構體會化學知識,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不熟悉的場景引入化學課堂,讓學生有機會學習新知識,并學會從現有的知識資源角度理解和記憶化學知識.借助網絡資源優勢,能將大量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例如,在講“二氧化硫”時,酸雨的形成與二氧化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可以整合網絡資源,將酸雨現象的真實情景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認識到二氧化硫的危害性.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視頻播放造紙廠的生產流程.學生從視頻中發現,在加工紙張的過程中需要添加少量的二氧化硫,以起到漂白的作用,從而讓學生認識到二氧化硫并不是只會給人類帶來危害,也能給人類提供幫助.這樣,學生對二氧化硫有了初步的認識,減少了他們對于將要學習的化學知識的陌生感.
2.利用網絡資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生在化學課堂上要占據主體地位,自主地探究學習化學知識.利用網絡資源,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興趣.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著學生高昂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探究化學知識的奧秘.例如,在講“二氧化硫”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讓學生探究自己還未掌握的知識點,自主地查閱資料,觀察化學實驗的操作過程,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學技能,不斷進行深層次的化學知識整合和消化.這樣利用網絡資源,教師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學生在自我規劃和知識整合的過程中掌握了基本的化學知識以及基礎技能,為下一階段的化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利用網絡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借助網絡資源,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按部就班地探究化學知識,完善自身的化學知識結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接觸到的網絡資源進行整合,使學生有針對性地找到自己在化學學習中需要加強和完善的地方.教師編制的網絡課件要將每一個章節的重要知識點、教學目標以及課后習題整合在一起,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在搭建知識框架的時候,教師要按照模塊化的方式逐一編排,對各個章節的內容由淺入深地介紹,整合相關的圖片、資料或者是鏈接,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在整合網絡資源的時候,對于特定的化學知識,教師可以進行適當地拓展延伸.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信息資料搜集的方法,讓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對于課外拓展有學習和了解的途徑,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學生的視野,減少了學生信息搜索的時間,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
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入網絡資源的教學案例分析
例如,在講“二氧化硫”時,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以及基本用途.由于二氧化硫涉及的化學實驗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教師無法在課堂上為學生演示,而借助網絡資源,可以讓學生直接觀察二氧化硫的相關實驗,并向學生拓展二氧化硫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當前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深度拓展.與傳統的化學教學相比,在網絡知識的幫助下,學生學到更多的化學知識,思維的活躍性被充分激發,對于二氧化硫的相關化學性質有更深刻的印象.例如,通過虛擬的實驗平臺,學生對于教學目標中區分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的知識點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的.對于學習期間出現的實踐難題,學生的第一反應不再是求助于老師,而是利用網絡資源從多個途徑入手嘗試探究問題的解決方式.這對于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有積極的意義.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于人才提出了綜合性的要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創新教育模式,引入新的資源,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鄧玉華,尹冬冬.高中化學教學應用網絡資源的案例及反思[J].化學教育, 2005,2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