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學校和教師們也從注重教學成績轉變為更加注重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的教學當中,應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將能夠獲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對分層次教學方法的內涵以及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分層次教學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初中;英語教學
一、引言
隨著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部分初中學校開始推行分層次教學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將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發展。此外,初中英語教師將其運用到英語學科的課堂教學當中,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科成績的提高。這種對于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初中英語教育的發展。
二、分層次教學方法的內涵
所謂的分層次教學方法,是指教師根據學生間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再將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策略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運用分層次教學方法的時候,并不能將每個層次簡單的疊加,而是要注意教學策略的創造性,并且將其融合升華到每一節課的教學當中[1]。
三、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分層次教學的應用
1.對于教學目標的分層應用
初中英語教師在應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時,應首先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針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建立因人而異的教學目標,并且根據建立的教學目標制定出一個可視化的評定表,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參考和對比。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基礎以及學習的速度進行學習目標的分配。對于自身英語基礎較好,英語學習速度較快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其更高的學習目標,并且激勵學生好好努力,充分滿足學生對于學習更多英語知識的需求。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如果教師給予其過高的學習目標將會完成得十分吃力,并且還會打擊其對于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因此,教師針對此類學生應適當的降低學習目標,使其能夠在完成后獲得豐富的成就感,從而促進其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此外,對于班級的英語中等生來說,其英語基礎較差但是學習思維較強,因此教師在為其制定學習目標時,既要保障目標不能太難,但也不要過于簡單,因為太難的目標對于該學習層次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壓力,如果過于簡單又難以發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對其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無法起到促進作用。
2.對于教學內容的分層應用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初中的英語教師也應對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劃分。對于高層次和低層次的學生,教師在英語知識傳授的側重點不同,教師的傳授主要針對高層次的學生,對于低層次的學生要量力而行。而針對英語的基礎知識,單詞的發音和默寫等方面知識的傳授則主要針對低層次的學生,對于高層次的學生則更側重于對英語拓展知識、英語的語法應用以及考試的重難點等內容。其中,教師對低層次學生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課程復習以及知識點的反復講解為主,這樣能夠使學生在英語基礎不斷提升的同時,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
此外,由于初中生個體的不一致性,使其在客觀方面存在較多差異,這些差異致使學生的學習也存在較大的不同。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方法,將班級學生按照其學習特性分為三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中給予不同的學習目標,這樣做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滿足。教師在分配學習目標時,也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因材施教。例如,在學習牛津英語七年級上Unit6 Beyond time and space一課時,教師可以對三個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導,對于高層次的學生要求其能夠掌握本節中重點的“一般將來時和將來時間的表達”方法,對于低層次的學生要求其掌握課后黑體單詞的拼讀和默寫,進而從側面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3.對于教學方法的分層應用
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由于學生在知覺、記憶以及語言、思維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因此,應注重對教學方法的分層應用,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高層次和低層次的學生,教師根據教學的側重點不同進行復式教學,有時全班合上,例如英語的基礎知識講解、新單詞的正音和領讀等。有時進行高低分層次教學,如在英語預習課、鞏固知識以及英語的技巧訓練和作業布置等方面。這樣做不僅能夠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好的英語鍛煉,使學生從不同程度上獲得更多的學習量和實踐機會。
其具體的應用例如,在學習英語教材中的生詞時,教師要求低層次的學生只是根據生詞表正確的拼讀該課中的生詞即可,而對于高層次的學生則不僅要求其能夠熟練的拼寫,還需要對于其他拓展的生詞做到會讀、會拼,了解詞義、詞性。在學習上海牛津英語七年級下Unit7 Food and drinks一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廣州的美食文化,并利用英語說出一些簡單的食物名稱,對于高層次的學生來說,在學習之后需要寫一篇有關“Food and drink”的英語短文,談談自己的感想,而對于低層次的學生則重點要求對本文相應單詞的記憶和熟練默寫。這樣做既能夠保障低層次的學生“吃得下”,又能夠保障高層次的學生“吃得飽”。
4.對于教學評價的分層應用
我國初中英語傳統的教學評價采用的是“一刀切”的形式,評價的標準過意單一,經常是通過最終的英語考試中每個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過于片面,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基礎等因素,使最終的評價結果不夠科學合理。因此,在新時期的英語教學評價中要采用分層評價的方法,將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英語思維能力以及學習速度等種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后給出最終的評價,以此來保障評價結果的真實有效[2]。
四、結束語
隨著目前教育界對素質教育的關注度逐漸增強,對教師的教學方法上也有新的要求,分層次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多的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應用,其能夠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顧及到學生個體間的諸多差異,極大的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效率與學生的英語成績都得到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春暉.因材施教,共同提高——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12:87-88.
[2]孫青.談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08:35.
作者簡介:
趙琦(1987.5~),女,上海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