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燕平
【摘 要】“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簡稱。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應該是師生共同構建知識共同成長的過程。在初中英語、的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認知目標的同時,要達成思想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等各個教育目標,從而達到面向全體學生,提高青少年人文素養的目的,以有利于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化人才。所以課堂教學中滲透三生教育理念,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也是必由之路。
【關鍵詞】三生教育; 初中英語教學
一、“三生課堂”背景
《生命與教育》中有一句話:教育不同于訓練,“訓練是一種心靈隔離的活動”、“教育則是人與人的精神契合”,教育,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應是情感上的交流。我們教育太看重生命意外的東西,忽視了生命的需要,忽視了生命的激情和沖動,淡漠了對人的心靈的智慧的開發以及對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近年來,許多學生不尊重生命,甚至對自己以及別人的生命持一種蔑視的態度,喪失了“人”作為一種存在應有的對生命的敬畏。身處轉型時期的大中專學生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完全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貴,根本不能體會自己生存的意義,進而隨意編排自己本該豐富多彩的生活。新形勢下,面對著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如何更有效的推進素質教育,營造和諧校園,如何深入開展關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正確引導廣大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 并能享受生活,就成為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緩的一項艱巨任務。三生教育,就是要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
二、初中英語課堂學生學習壓力與現狀
新目標初中英語學習相對以前來說,容量大了很多,更加貼近我們的社會生活。父母望子成龍的心理,對子女寄予的過高期望,使青少年的身上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調查表明,45%的被訪中學生感到當前的學習壓力太大,近半數的人經常擔心學習成績達不到父母的期望而受責備,57%的中學生為“考試成績直接關系到自己的命運和前途”而擔憂。很多學生沒有主動參與課堂,很多學生討厭英語學習。
三、英語課堂中滲透三生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曾經給教育下過這樣一個定義:"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但實際上,由于分數地位的持續提升使得教育偏離了"生命"這一最重要的出發點和核心,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過于注重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生命的整體生命發展。因此,生命教育在課堂中的落實就顯得十分緊迫。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以下就總結我的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做法。
1.認真研究教材,鉆研對學生進行生命價值教育的機會,教育學生學會珍視生命
在英語的課堂學習中,我們英語教師要盡可能多的創設情境,給學生更多的操練英語的機會,這種情景教學使得我們就有很好的機會在交際中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在新目標英語教材中有許多很好的生命教育素材,我嘗試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滲透有關生命方面的教育:例如在7A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我著重引導學生學習調節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能夠自信地介紹自我,學會與他人溝通與交往,能夠欣賞別人,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同學的優點。在7B Unit 2 Whats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我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積極主動地去過每一天,讓每一天過得快樂過得充實。
在8Bunit1 Whats the matter?和Unit 2 Ill help clean the city parks.中 引導學生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同情心; 熱愛生活和我們生活的城市。8 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中引導學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理解父母的不易。在8 Unit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中,引導學生給建議,遇到問題主動跟家人、朋友、同學交流。
在9 Unit 7 Teenage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和挫折,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形成積極向上的生命觀。在學習9 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我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在遇到緊急情況或者危險時,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最好?是勇往直前,見義勇為,還是見機行事?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態來面對?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獲得親身體驗
在8A Unit 8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中把水果帶進課堂,邊學邊做水果沙拉,與學生一起品嘗課堂成果,并引導學生在課外為父母做一些自己會做的菜肴。
保護環境是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中反復出現的內容,我們通過教學,要讓學生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9A Unit 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是一個有關野生動物的單元,在這一單元中,介紹了人類獵捕鯊魚獲取魚鰭的文章,以及目前鯊魚所面臨的危險處境。在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自己從網上下載了幾個關于鯊魚生活的環境以及一些生活習性的資料,同時也將現在鯊魚的危險處境以及面臨的問題以圖片的形式呈現給其他學生面前。讓學生在生動的圖片和影像資料中去了解和對比,去思考我們人類應該做什么。經過討論,他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例如:We shouldnt kill the animals. We shouldnt cut down trees and forests. We should educate the people around u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animals. We should build more reserves.在討論中,學生們加強了他們保護動物和環境的意識。
3.盡力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盡情地賞識學生
學生都有很強的表現欲,教師在教學中一個眼神、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肯定的點頭都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學生思維活躍,從而在愉悅的心境中探索知識,掌握技能。例如:某某同學的這個的字寫得很漂亮,哪個同學比他做的還好?這樣便能讓全班同學認真對待書寫。大力表揚大聲朗讀的學生,其他學生也會積極的讀書。
中國有句俗語,“氣可鼓,不可泄。”對成人如此,對學生更是如此。從教育觀點來看,鼓勵是堅持正面教育原則的具體表現,學生取得點滴進步,需要老師鼓勵他再接再厲;做錯了事,遇到了失敗,更需要老師的熱情幫助,讓他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克服缺點,繼續前進,鼓勵能給學生以希望和力量;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學生克服困難、改正缺點的勇氣。
課堂中的師生作為一個充滿情感、鮮活的生命體,他們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生命課堂中,學生和教師都能享受到充分的自由。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是學生的平等對話者、溝通者、引導者,師生都能亮出自己的觀點,參與對話與討論,大家坦誠相待,相互尊重,共同學習,共同實現智慧和生命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