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鎖記
摘要 “三品一標”是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F就慶陽市近幾年“三品一標”品牌的發展現狀,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期為加快農業標準化生產進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 “三品一標”;品牌;現狀;對策;甘肅慶陽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9-0272-02
“三品一標”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加快“三品一標”認證是推動農業標準化進程、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近年來,慶陽市政府把“三品一標”認證作為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抓手,提升了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F就慶陽市“三品一標”品牌的發展現狀,提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發展對策[1]。
1 發展現狀
為進一步加快農業標準化生產進程,提高農業效益,慶陽市政府立足當地優勢資源,圍繞蘋果、草畜、瓜菜三大主導產業,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有力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的開展。截至2016年底,全市已認定無公害產地43個,認證無公害農產品22個、綠色食品50個、有機農產品5個,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5個,“慶陽蘋果”“慶陽黃花菜”等12個特色農產品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目前,全市“三品一標”產品種植面積占食用農產品的69.1%,占畜禽養殖規模的50.2%。繼“慶陽黃花菜”榮獲“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稱號之后,2016年“慶陽蘋果”再度榮獲全國果品區域和中國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2]。
2 存在的問題
2.1 “三品一標”品牌意識有待加強
一是個別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扶持“三品一標”認證的政策還不夠穩定和完善,政府主導作用發揮不充分,資金投入不足;二是部分生產經營業主體只看到短期利益,缺乏長遠謀劃的戰略眼光,以質量促效益的市場競爭意識不強,對“三品一標”認證缺乏主動性;三是重創建、輕培育的問題突出,個別生產經營主體在產品取得認證證書后,后續管理工作和配套措施較少跟進,產品貼標上市率低,到期的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綠色食品續展不積極,“三品一標”的品牌效益得不到充分體現。
2.2 生產基地建設相對滯后
多數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分散,加之受到土地經營權、勞動力素質和生產經營規模等因素的制約,標準化生產程度不高,產品產量不穩定,市場供應能力不足,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地方優勢產業尚未做大做強。如“慶陽驢”“隴東黑山羊”等地理標志產品,年存欄量分別為2.6萬頭、30萬只左右,仍以農戶散養為主,集約化生產程度低,養殖數量較少,其特色優勢也淹沒在品種改良和品種引進推廣的浪潮中,基地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
2.3 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強
目前,慶陽市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還處于起步階段,現有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104家,年銷售收入達1億元的只有3戶,達500萬元的有64戶,缺乏以“三品一標”品牌開發為重點、能夠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大型龍頭企業。縣域間、產業間發展也不均衡,農戶、基地以及龍頭企業間的利益聯結方式單一、銜接不緊密,多數“三品一標”產品為初級農產品或初級加工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場開拓和產業帶動能力不強。
2.4 農村勞動力素質整體偏低
全市現有農業人口109.83萬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約占15%。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青壯年人員大多外出務工,留守群體人員年齡老化、文化水平低、信息不暢、生產管理落后等問題較為普遍,對“三品一標”品牌認識模糊,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和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
3 發展對策
3.1 樹立品牌
各級政府應加強政策扶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圍繞草畜、蘋果、瓜菜三大主導產業,選擇一批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加大支持,強化服務,鼓勵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參與積極“三品一標”產品認證,樹立“名牌就是質量、就是效益、就是競爭力、就是生命力”的理念,支持其爭創名牌,積極培育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對已認證的產品,指導生產經營主體規范產品包裝和標志使用,做到“三品一標”質量提高與品牌創建相結合、產品開發與基地建設相結合,形成一批帶動力強、知名度高、輻射面廣的農業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3]。
3.2 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加大農業標準化生產工作力度,健全農產品營銷流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以及農業生產經營檔案管理等支撐體系,做到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標志,質量有標準,市場有監測,建立產銷一體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網絡。借鑒或推行種植業生產過程 GAP認證、畜禽養殖HACCP認證等國際化認證標準,實現從源頭到加工的全程質量認證,擴大認證覆蓋面,為塑造“三品一標”品牌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4]。
3.3 加大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力度
按照“生產標準化、布局區域化、加工精細化、營銷品牌化”發展思路,突出特色農產品,圍繞“三品一標”認證工作,集中力量建設一批畜禽、蘋果、瓜菜和特色小雜糧標準化生產基地。在具體措施上,要以創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為重點,立足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落實發展優勢產業、產品政策,合理調整種植結構,提高農業生產的商品化、專業化、社會化水平。
3.4 加快發展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
結合本地產業特色,建立“三品一標”產品加工企業集群,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重組、兼并、聯合、參股等方式,整合資源要素,完善土地流轉政策,扶持龍頭企業建設專業化、標準化和規?;脑仙a基地,實施“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有效對接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增強輻射帶動農戶的能力,壯大和改造現有龍頭企業,全力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和裝備水平。同時,通過招商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符合當地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推進“三品一標”產品精深加工。
3.5 引導農民參與農業品牌建設
農民是初級農產品的直接生產者,是“三品一標”品牌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強農民培訓,改造傳統農戶和家庭承包經營的分散生產經營方式,鼓勵農民以資金、技術、實物等形式入股,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其組織化程度和標準化生產能力。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品牌建設中的作用,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推介“三品一標”認證、商標注冊和品牌,引導其樹立誠信意識、風險意識和品牌意識,以信譽和品牌開拓市場[5]。
4 參考文獻
[1] 洪濤.“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發展應成為國家戰略[N].新農村商報,2015-09-30(015).
[2] 馬中亞.慶陽市農產品加工業與特色農業資源協調發展的研究[D].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09.
[3] 張松柏.慶陽市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發展的新思路:慶陽市發展特色農產品的對策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2009,20(1):85-87.
[4] 劉玉龍.對慶陽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5,35(8):219.
[5] 趙香云.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著力打造綠色食品品牌[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7(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