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赟峰
摘 要:合作學習教學法是素質教育深化改革性形成的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的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增強學生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上存在積極影響。鑒于此,本文以高中化學教學為研究對象,從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的內涵入手,就其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了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教學;合作學習
一、對“合作學習教學法”的基礎認知
合作學習教學法(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又被稱之為“小組合作學習法”,最早起源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并在逐漸完善與發展過程中得到應用與推廣,成為當前教學領域主流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法主要是指:以合作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由小組學生在共同努力下完成學習小組共同的任務,并在此過程中,實現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已有課程實踐證明,合作學習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對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創新能力具有積極影響[1]。因此,在當前提倡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展,注重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強合作學習教學法在教學設計與實踐中的應用,以促進合作學習教學法作用的充分發揮。
二、合作學習教學方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本文以高中化學必修一“金屬及其化合物”教學為例,基于合作學習教學法特征與要求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與實踐:
首先,構建科學合作學習小組。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教學法應用的基礎,學習小組構建的科學性,對教學質量與效果存在直接影響。而在學習小組構建過程中,只有全面掌握學生實際情況,才能保證每組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相一致,使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相互補充與完善,促進實現全體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共同參與。對此,筆者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對學生進行了摸底測試,通過測試了解與掌握班級學生化學學習基本情況。同時,通過與其他教學交流與溝通以及日常教學觀察,對學生學習能力、化學學習態度、學習興趣點進行剖析。并在此基礎上,以4人為一組進行科學分組。并以小組成員自薦或舉薦的形式選擇組長,處于組長日常學習任務分配、組員學習情況記錄等權利。
其次,由于教學目標是教學行為產生的前提條件,是教學活動實踐所要達到的預期成果,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對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需根據課程教學內容,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教學活動設計。由“金屬及其化合物”教材內容可知,“金屬及其化合物”是一項綜合性教學內容,理論性與實踐性較強。其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對生活中常見的幾種金屬及其化合物構成、性質等具有充分掌握與了解,并明確金屬與其化合物之間進行相互轉化的關系;能力目標為:認知生活中的金屬化合物,通過物質轉化培養與提升定性與定量分析能力,初步形成元素知識網;其情感目標為:認知化學物質與化學反映的多樣性特征,樹立科學意識、實驗探究意識,實現實現合作能力、對比與歸納能力、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等的有效培養。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決定了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對此,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應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目標,進行層次化教學任務設計,以提升小組內學生學習任務的科學配置,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2]。筆者根據據學生實學情,對上述教學目標進行了分解,形成如下目標:一是,通過自主預習了解鈉、鐵、鋁等金屬基本特征,掌握金屬化合物概念;二是,掌握金屬單質、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之間存在的關系,準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三是,利用所需化學知識解決與處理生活實踐問題,指導生活現象的化學本質,實現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化學知識與技能的有效輸入與輸出。
此外,由于“以學生為主體”是合作學習教法最為重要的特征,也是新課改對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對此,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給予學生充分的探討與自主學習時間,并充分發揮自身教學指導作用,讓學生從淺層學習進入到深度探討中,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吸收與內化。首先,筆者將“金屬及其化合物”課程教學任務、教學要求、基本實驗教學規范等教學資料通過班級群、微信等下發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實現已有學習知識與學習經驗的調動,對課堂學習內容具有一定的掌握與了解。其次,在“鈉的性質”新課導入過程中,引入“若干神秘‘水雷驚現珠江”新聞資料,并提出具有探究性問題“分析資料,探究引起爆炸的物質?”、“產生爆炸的原因?”激發學生知識學習興趣,并檢驗學生課前預習效果。與此同時,設置自主實驗,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小完成“鈉與水反應”、“鈉與鹽溶液反應”實驗,使學生在實驗體驗中,掌握其化學性質。在此過程中,教師需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并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有針對性指導。待學生完成實驗后,由教師、各小組共同評選出“最佳小組”,并由其組長進行小組實驗流程概述,在此過程中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自我反思,了解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此外,教師為小組布置課后任務,要求:學生總結鈉的物理與化學性質以及實驗注意事項;要求小組學生分析久置空氣中的鈉會產生怎樣變化?探尋變化原理并進行實驗驗證。以實現學生學習知識的鞏固與能力的拓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對激發學生化學知識與技能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化學課程學習效果,實現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積極影響作用。對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明確認知合作學習教學方式應用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組,指導學生通過合作技巧進行問題的發現、思考與處理,以提升學生高中化學課程學習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衛國.合作學習教學方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0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