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華
影響大學生英語聽力提高的障礙分析及對策研究
孫玉華
聽力理解能力是學生在進行語言交流時必須要運用的技能,聽力理解是語言知識與心理活動相互作用的過程。本論文分析了影響大學生英語聽力提高的障礙,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以求達到幫助學生提高大學生用英語溝通的能力以及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目的。聽力提高 障礙 對策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展及工作生活中交流的需要,英語聽說能力越來越被重視。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我們一度只側重讀寫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英語聽說能力的重要。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之下,重視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當務之急,而聽力能力的提高又是提高英語說的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妨礙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心理障礙是影響大學生英語聽力提高的一個主要因素。心理障礙可分為以下兩種:盲目不自信與盲目苛求。盲目不自信的學生在進行英語交流時表現為焦慮緊張,這樣的心態導致在聽說活動進行時自己先亂了方寸、不但不會的東西聽不懂,原來會的東西一下子也反應不過來,其結果可想而知。而另一種心理障礙為盲目苛求,擁有這樣心態的學生會苛求自己必須要聽懂每一個單詞、每一句話,認為只有這樣才是真的聽懂了。其結果往往是他們會糾結于某個陌生的詞匯冥思苦想,因而錯失了更多重要的信息,可謂丟了西瓜撿芝麻。因此大學生應該樹立如下的健康心態:聽力理解是個多種能力并用的綜合的過程,陌生詞匯都是聽力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對此我們可以從上下文中獲取線索,加以推斷,最終做出正確的判斷。而過分焦慮緊張的心理障礙還要有賴于學生更多地進行相關練習,進行相關的知識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強自信,以最終達到在聽的過程中能夠抓住重點、整體把握的良好狀態。
由于地域方言的影響或是初高中較差的語音基礎,有些同學的英語發音不正確。那么在英語交流中就難以準確識別聽到的信息,因而導致誤解或不理解,也就造成了英語聽聽力水平低下或提高緩慢的結果。因此在英語教學與學習中,教師和學生一定要意識到英語語音的重要性,在發音正確這個前提下要積極總結積累發音規律,如英語中的同化、連讀、弱讀、句子重音、語調等語音現象。在英語口語中,因語速較快,會將前一單詞的尾輔音與后一單詞的前輔音合成一個輔音,稱之為同化。連讀為將前一單詞最后的元音或輔音與后一單詞最前面的輔音或元音連在一起讀。句子重音是說話者自我表達的一種輔助手段,句子重音經常是說話者需要強調的部分。其規律為帶有重要意義的實詞需重讀,其他虛詞一般弱讀。語調是說話者表達意思的另一種手段,一般來講升調的句子含有懷疑與否定的意思,降調的句子表示肯定贊同。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大學生的詞匯量并不少,但為什么在英語交流中還是會出現對所聽材料不能正確理解的現象呢?究其原因是學生們對所掌握的詞匯僅限于形與意,也就是說學生們僅僅掌握了的拼寫與含義,而頭腦中對單詞的發音并沒有儲存,這就造成了此類詞匯如果在閱讀中出現學生們就認識,如果出現在聽力中就辨別不出來的現象。就此現象的解決對策是通過朗讀英文單詞及英文資料的方式,以達到熟悉單詞的發音,擴大聽力的詞匯量,從而最終達到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目的。此外還有收聽英語節目、觀看英語影片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英語語法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有了堅實的語法基礎學生才能在聽說讀寫等方面有飛速的進步。語法之于英語學習就是骨骼之于健康的人體,所以語法是聽力提高的基礎和關鍵。因而學生們應多積累經常出現在口語交流中的句型及慣用表達方法。熟練掌握這些語法現象有助于縮短聽力理解的反映過程,提高理解的準確性。如英語口語中會經常出現下列語法現象:
(1)I can’t agree more. 我非常同意。如果學生沒有掌握這一語法現象,就會理解為“我不同意”,造成理解錯誤。
(2)I missed the two fifteen(2:15) train. 我錯過了兩點十五的火車。若學生不了解這一語法現象,會理解為“我錯過了兩百一十五輛火車?!”
語言都是文化的產物,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單獨存在。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文化這個大背景。很多大學生由于只關注語言知識的積累,忽視了對英美國家歷史傳統、地理氣候、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以及人們思維方式進行必要了解,因而導致對所聽的資料一知半解甚至誤解的現象。例如在英文聽力資料中我們會聽到下面的對話:
(1)Let’s go Dutch. 我們AA制吧。如果缺少了文化的積累,學生會錯誤地理解為:“我們去荷蘭吧”。
(2)It offers 800 telephone service. 它提供免費的長途電話服務。 因為缺少文化的積累,很多學生錯誤地理解為“它提供八百個電話服務”。
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礙有很多方法,如閱讀有關西方文化的書籍、觀看英文電影電視節目,多與英語為母語的人交流,多積累多總結等等。
盡管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有諸多的障礙,也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但只要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輔以切實可行的相應對策,這個英語學習之路上的頑固堡壘并非堅不可摧。
吉林建筑大學)
孫玉華(1973-),女,吉林長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