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紅
西安市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體育鍛煉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王亞紅
通過對西安市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西安市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目的明確,鍛煉項目簡單易行,場所以校內運動場所為主,但存在鍛煉持續時間頻度不穩定,時間緊、缺乏場地器材、自然環境是影響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為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緩解工作壓力提供參考。
白鹿塬高校 青年教師 體育鍛煉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年齡在44周歲以下)已成為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主力軍[1],高校青年教師群是國家知識分子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任,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高校教師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其健康和體質水平已成為制約教師自身和高校協調發展的主要因素。很大程度上關系,尤其是青年教師,他們沒有建立合理科學的生活方式,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他們缺乏體育運動。
本文通過對白鹿塬高校教師體育鍛煉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試圖了解白鹿塬大學城高校青年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探討影響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改善和提高健身活動的建議,以提高他們的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為高校青年教師體育鍛煉更好的發展建言獻策。
通過訪問調查,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對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程度來看,總體來看男教師喜歡參加體育鍛煉的程度大于女教師,說明在選擇參加體育鍛煉時男教師的積極性比女教師高。而女教師鍛煉人數少主要原因是,不喜歡體育鍛煉,害怕體育鍛煉出汗,怕臟,怕累,還有就是缺少玩伴。
從青年教師對自身健康關心程度來看,大多數人對自身的健康狀況關心程度并不高,因為青年時期人的體能和身體狀況都比較好,這時候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基本都處于最佳時期,所以大多數青年教師普遍認為身體狀況挺好無需鍛煉,從而沒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通過走訪調查分析得知,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在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分布上男女差異明顯,參照中國體育人口的界定標準,即每周參加體育活動3次以上,鍛煉時間30min/次以上,且具有與自身體質和所從事的體育項目相適應的中等或中等以上負荷強度者[2]。因此,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的體育人口數量相對較少,與國家體育總局新公布的中國體育人口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不容樂觀,教師在每周鍛煉的時間上還需加長,每周鍛煉的次數上還須增加,每次鍛煉的運動強度還需增強。應該積極鼓動女青年教師加入鍛煉行列,女教師總是怕臟、怕累、怕吃苦,因此加強對全民健身知識的宣傳工作,從思想意識上提高青年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讓更多的青年教師能夠把更多的業余時間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來,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調查顯示,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多方面的,主要以消遣娛樂、緩解工作壓力和消除疲勞是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男女青年教師沒有明顯差異。高校教師的體育鍛煉活動越來越被國家教育部門所重視,因為高校是培養國家人才的基地,而青年教師又是人才培養的指向標。因此更應該重視高校青年教師的身體健康。
大多數的青年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與動機是明確的、積極健康的,體育鍛煉意識逐步增強。但是以保持健康、增強體質為鍛煉目的卻排在第四,這與青年教師的年齡有關,他們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好,沒必要投入更多的時間進行專門的體育鍛煉,他們還是不太理解體育鍛煉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因此青年教師還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這點應該值得青年教師的注意。
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體育鍛煉的項目選擇呈多元化趨勢,從總體看,青年教師在選擇鍛煉項目上排在首位的是散步,其次是羽毛球、籃球、健身跑、跳繩、乒乓球。散步成為教師鍛煉的首選內容,原因在于這個項目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而且運動強度比較好控制,適合教師的職業特點,再者白鹿塬地勢較高,又處于郊區地帶,植被覆蓋面積廣,相對于市區空氣質量較高。故白鹿塬高校教師選擇業余時間和同事散步的人比較多。而羽毛球、乒乓球這個最為普遍的隔網競技項目,本身是青年教師最佳的鍛煉項目,但是由于各大高校室內場館不足,室外開展難度大,導致這兩項運動的開展并不理想。進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性別的教師對體育項目的選擇也有所側重。男教師選擇鍛煉項目排序為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散步、健身跑;女教師主要選擇的內容項目排序為散步、羽毛球、乒乓球、跳繩、健身跑。從排序上看,男性更喜歡選擇身體接觸多、對抗性強的競技性運動項目,女性偏愛無身體接觸的、娛樂性強的、形體塑型的運動項目。
調查發現,有很多因素制約著青年教師的體育鍛煉。在影響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中位于前三名的是“時間緊”“缺乏場地器材”和“自然環境”。
1、工作忙沒有時間影響青年教師體育鍛煉
從高校環境來看,高校引進競爭機制后,實行優勝劣汰,極大地調動了高校教師的積極性。高校教師不管職稱、收入高低,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忙于各項科研工作,面臨著激烈的工作競爭壓力。另一方面,由于快速的知識更新以及高校對教學科研人員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為了獲得更大生存空間,不得不繼續學習來提升知識、學歷,工作、學習任務繁重,節假日經常加班加點[3],影響了青年教師參加體育鍛煉。
2、缺少場地、器材和組織管理影響青年教師體育鍛煉
青年教師認為缺少體育活動場所、體育器材、設備是影響鍛煉的第二大因素。他們認為在學校的運動場館鍛煉,學生多,非常擁擠,不好意思與學生競爭,到公共場所鍛煉離家遠,花時間;另外,在學校的組織管理上,只注重短期效應,缺少長期的規劃,使高校教師體育鍛煉表現出隨意性、無規律性和無科學性,體育活動處于無人組織和管理的狀態,影響青年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自然環境影響白鹿塬高校教師體育鍛煉的一重大因素
受地理環境影響,白鹿塬的氣候與市區相比較相差特別大,冬天寒風刺骨,室外開展活動難度大,因此冬天體育鍛煉人口較少,夏天天氣炎熱,只能進行早上和下午的體育鍛煉。因而春秋季節是老師鍛煉的最佳季節,春天氣候宜人,空氣新鮮,而秋天秋高氣爽,也是鍛煉的最佳季節。
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對體育項目的選擇主要集中在散步、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簡單易行、對場地和器材要求不高。不同性別在體育項目的選擇上有所側重,男性更喜歡選擇身體接觸多、對抗性強的競爭性運動項目,女性偏愛無身體接觸的和娛樂、健美形體的運動項目。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主要是消遣娛樂、減輕壓力和消除疲勞。在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場所選擇上,主要是以學校運動場為主,鍛煉場所的隨意性較強。
影響高校青年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為工作忙,教學科研任務重、壓力大、精神負擔重、家庭拖累、缺乏組織與指導,以及自我鍛煉能力較差,運動場地缺乏等。
(1)社會和學校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培養教師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加強教師體育消費觀念的引導,使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
(2)不斷完善學校體育場館和各項體育設施,為教師創造良好的鍛煉條件和氛圍;充分發揮學校工會和體育部門的作用,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體性競賽、表演等活動。
(3)建議社會與各高校共同努力,減輕教師工作壓力,為教師創設寬松的工作、學習環境。不僅重視他們的工作,更要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等設施對教師的開放程度;加強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努力促進全體師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試,使高校青年教師能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
(4)西安市政府和各高校應該加強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宣傳,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健身意識,使之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讓更多的青年教師投入到全民健身中來。
[1]王瑞元,孫學川,熊開宇.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395~396.
[2]楊彩云.河南省高校教師健康狀況與體育消費現狀調查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05.
[3]任平社,徐光華,蔣賢生,雷鳴.陜西省普通高校教師亞健康現狀的社會學分析[J].內蒙古體育科技(季刊),2009,22(83):34~36.
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