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舒然
淺談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成人禮”教育
趙舒然
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成人禮包括冠禮和笄禮。通過成人禮儀式,預示著他們已經成年,可以娶妻(嫁人)生子等。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對青年人的成人意識教育。當代大學生普遍較為缺乏責任感和成人意識,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在大學生教育中吸納傳統文化中的菁華,尤其是成人禮教育,讓他們從心理上真正學會獨立和堅強,敢于承擔責任,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
傳統文化 大學生 成人禮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最早興起于西周并延續到明朝的成人禮,是古代對于青少年到成年之間的一種禮儀教育。傳統文化中的成人禮一般分為冠禮和笄禮,分別對應的是20歲男子成人禮和女子15歲成人禮。通過成人禮儀式,預示著他們或她們已經成年,可以被社會所承認為成年人,可以娶妻(嫁人)生子、代表家族參與社會活動或者做官等。從最為初始的意愿來看,本意是禁止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間的婚姻,但在后期,成人禮就成為一種成人教育方式。
古代是男權社會,因此,男性的地位是高于女性地位的。冠禮也就成為了傳統文化中成人禮的代表性禮儀。《禮記》云:“夫禮,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到了20則必須行冠禮,這是他成為“成人”而被社會接納的基本儀式。《禮記》還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并對禮儀有著較為具體的要求。
在當今社會中,所普遍流行的成人禮,主要內容是以感恩為主,尤其是感謝父母。這種成人禮儀的內涵基本是來自于西方的成人禮,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成人禮有著較大的區別。客觀來說,我們也很難以形成對這兩種方式成人禮的優劣判斷。但是從教育從業者的角度出發,我們更愿意接受中國傳統禮儀中的“成人禮”,即讓大學生真正的認識到他們成年,已經成為了社會意義上的成年人。我們覺得,這個意義的重要性和對于大學生的教育作用更要遠大于“感恩式”的西方成人禮。
我國傳統文化的成人禮儀式,是對青年人的一種成人教育方式。當代大學生基本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和隔代長輩給予了當代大學生充分的關懷和關心,但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青年人,又較為普遍的缺乏責任感和成人意識,因此,我們認為更應該在大學生教育中吸納傳統文化中的菁華,尤其是成人禮教育,讓他們從心理上真正學會獨立和堅強,敢于承擔責任,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
大體上來說,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成人禮對當代大學生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讓他們從心理上接受“成年”這個意識。在父母和長輩面前,大學生永遠是孩子,但是當他們走進大學校園的時候,他們就代表了自己,是一個具有完全行為人的成年人。在大學校園中舉辦成人禮,能讓大學生認清楚自己的角色轉變,已經從父母呵護下的未成年人變成了成年人。二是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當代大學生實際也理解“成年人”這個詞匯背后的責任感,但是有一定比例的大學生并不愿意面對這個事實。通過大學成人禮的教育,能讓他們真實感受到成年后所必須負擔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和個人責任。他們需要學會承擔責任,必須為自己的所有行為負責,不能再以未成年人的身份作為擋箭牌而放縱自己的任何行為。三是讓他們學會獨立和堅強。大學成人禮的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還能促進他們進一步學會獨立和堅強。而這兩種品質,對于當代以獨生子女為主的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成人禮教育,可以讓他們明白,在他們進入大學校園之后,已經是一個成年人,要脫離父母和長輩獨立面對學習和生活,需要學會獨立和堅強。
(1)重視成人禮的隱性教育意義。這是建議高校應當重視在大學校園開展成人禮教育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對于入學的大學新生來說,如能在高校開學之后舉辦成人禮,那么對于剛入學的大學新生來說,就是一堂生動的教育課程。成人禮背后的隱性教育功能和教育作用,可能遠比教師在課堂上的宣講來的生動和實際。因此,建議高校的領導和教師能重視成人禮背后的隱性教育意義。
(2)精心安排具有莊嚴意義的成人禮儀式。儀式感對于精神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人禮也應開展具有莊嚴、端正的儀式。比如,要求所有的大學新生著正裝,并且進行成人禮的宣誓。宣誓詞也應進行精心準備,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成年,已經成為了法律意義上的完全行為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因此,在開學之后,高校應該精心組織成人禮儀式,并且賦予成人禮儀式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
(3)組織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能讓大學生提升自己對于“成年人”意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強他們與社會的交流和鍛煉。大學校園是“金字塔”,但不是世外桃源,應該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建議高校應多組織和安排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參與社區的義務活動、志愿者活動等,加強大學生與社會的溝通和了解,同時也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意識。
[1]田靜萍.中國傳統成人禮文化和當代大學生的成人禮教育[J].繼續教育研究,2010(12):117~118.
[3]趙伊嵐.從“成人禮”淺談表演專業開設中國古代禮儀文化課程的實踐價值[J].現代職業教育,2016(16).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趙舒然(1988-),女,遼寧沈陽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