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佳芹
“健康中國”戰略對高校羽毛球運動的影響
韓佳芹
隨著《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兩份“重量級”文件的先后出臺,標志著“全民健身”進一步轉型升級,“健康中國”展開了新的藍圖。在青少年體質堪憂、中青年工作壓力高企、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今天,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是健康生活的一張“保險單”,全民健身也成為健康中國的有力支撐。在此前提下,國家不斷加大體育運動的發展規模,其中就包括高校羽毛球運動。
健康中國戰略 高校 羽毛球運動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國家已經步入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但是在不斷重視經濟效益,努力提高自身收入的同時,往往忽視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健康。很多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這其中也包括了許多的在校學生,他們由于繁重的學業壓力,往往會減少許多的運動時間,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因為“少年強則中國強”,國家現在非常重視青少年體育運動的開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規導向,來引導大眾體育的開展工作。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報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國”概念指出:健康是群眾的基本要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健康中國2020戰略”,是我國衛生部部長在2008年提出并部署的一項工作理論。這一戰略指出,開展“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全面提高國民的身體健康素質水平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方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實現個人健康—社區健康—城市健康—國家健康,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全面提升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素質水平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使我國的整體發展水平與國際衛生發展的水平保持一致。
“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必須著手三點工作:一是根據我國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及其可干預性和干預的成本效果以及相關國際承諾,確定優先領域和重點。二是根據影響健康的主要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全國和地方行動計劃。關注影響健康的各種社會經濟環境和人口因素,營造有利于于健康的環境。三是建立健全健康評價體系,要求以人民健康狀況為中心,既要反映工作情況,更要反映群眾健康素質得變化。在國家積極干預方面,最重要的一點是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問題,這樣需要從學校的體育課程開始著手,需要學校體育課程開展得更為合理,更能夠吸引在學生主動的參與其中,在諸多廣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中,羽毛球運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羽毛球是就其運動特性來進行分析,它是一項隔網對抗類的運動項目,沒有身體的直接對抗和接觸,并且具有上手快、活動時間靈活、健身效果明顯等特征,對于每天坐在教室長時間上課的學生來講,羽毛球是一項趣味性高并易于接受的運動項目。
羽毛球運動無論是參加正式比賽還是作為一般性的健身運動,運動過程中都要在場地上不停地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的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在場上將球往返對擊。在此過程中,不僅發展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還加快了鍛煉者全身血液的循環,到達了增強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功能的效果。此外,羽毛球運動還需要參與者在短時間內對瞬息萬變的球路做出判斷,果斷的進行反擊,因此,還能有效提高練習者神經系統的靈敏性和協調性,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經常參加羽毛球運動的人身體素質較參加之前有所提高的占87%,正因為羽毛球運動具有非常優異的綜合優勢所以非常適合于在高校中開展。
羽毛球運動在國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普及,廣受關注的除了專業級的高水平羽毛球比賽以外,還有“誰是球王”、全國羽毛球高校杯聯賽、羽林爭霸、東南西比中和雙雄會等都全國性質的大型業余比賽,其參賽成員包括大多為社會人士和在校大學生,均為非注冊運動員,這些大型業余羽毛球賽事的開展,極大提高了羽毛球運動的影響,而且以此為基礎成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為全面健身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礎。羽毛球運動還可以成為學生和社會之間的紐帶,因為羽毛球運動即可單人也可團體競賽,趣味性強比一般的跑步健身房運動更具吸引力,學生課余時間可以通過和社會外面的羽毛球愛好者交流羽毛球技術,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學生在校時的壓力,還可以促使學生與外面社會人士進行溝通交流,增長他們的見識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
正因為羽毛球運動廣受喜愛,易于開展,并且具有較好的健身鍛煉價值,所以開設羽毛球課程就成了各大高校的選項之一。經調查武漢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選課一學期至少達到144課時,而羽毛球普修課跟其他普修課一樣至少達到36課時;像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等綜合性高校羽毛球專選課至少108個課時,普修課作為一般體育項目開課,課時基本在36-54課時之間。盡管從所收集到的相關數據上來看,羽毛球課程開設的情況良好,但是作為備受學生追捧的熱門項目,還是有些學生并未能選上,究其原因是因為學校師資力量不夠,沒有足夠的教師資源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學生需求。
除了各大體育院校外,全國還有29所綜合類院校設有羽毛球特長生單獨招生考試點,說明這些高校都設有羽毛球專業,并且有專業的教學師資,這些教師基本上都是有著專業隊經歷并接受過嚴格專業訓練。比如武漢體育學院羽毛球教研室的教師,他們都有省隊及以上的專業隊經歷,技術拔尖,但科研方面略微遜色一些。除了專業體育院校外,國內大部分的綜合類院校也都開設有羽毛球專選和普修課,比如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教師的技術水平相較于專業體育院校來說稍差,但科研能力卻相對較好。
健康是人類發展進程中所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人類對于健康的理解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隨著全民健身熱度的持續高漲,羽毛球運動的發展也在不斷的深入,國家在該項目上的投入越來越大,尤其是高校對羽毛球場地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在“健康中國”戰略的推動下,羽毛球運動在國內得到了快速發展,高校作為全國培養人才的地方,羽毛球運動在高校的發展前景更加可觀。
在羽毛球教學前,要根據最新健康理念要求制定出科學的教學計劃。將健康作為進行羽毛球運動的根本目標,為實現健康目標而付出努力。在教學計劃制定前,綜合分析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和體質狀況,設計出合理的羽毛球課程教案,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羽毛球教學,全面提升其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各個高校在開展羽毛球課程時,以“健康中國”中的相關理念為標桿,確定羽毛球課程評估需求,確定課程相關計劃。在具體教學計劃的實施過程中,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教學的科學性,也體現了其實用價值。在教學之余,學校可以組織開展關于羽毛球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體驗羽毛球帶給的樂趣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比賽,達到健身目的同時又能和社會接軌,豐富他們課余生活并積累一定社會經驗。
隨著羽毛球運動不斷發展,高校羽毛球教師的門檻越來越高,對引進的人才不僅要求技術達到國家二級或一級運動員水平,更是要求碩士以上學歷,可見高校對羽毛球項目的重視程度。高水平教師有著豐富的訓練經驗和嫻熟的技巧,他們會根據自身經歷采用適當的訓練教學方式、手段,對高校學生進行培養。因為從小接受訓練的關系,他們對教練的那套教學方法早已熟記于心,在長期的羽毛球訓練教學中,他們更容易總結出一套適合高校學生訓練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和挖掘他們的最大運動能力。從個人角度來分析,學生對有過專業隊經歷的教師會有一種崇拜感,來源于他們曾獲得的榮譽和他們拔尖的球技。對于有崇拜目標的學生來說,上課的時候他會鞭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按照老師的計劃訓練,從而更好地達到了教學的效果。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高校引進羽毛球教師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培養羽毛球人才的計劃也會越來越全面。
調查顯示,高校中學生對羽毛球項運動的關注度是比較高的,有較強的學習傾向。因此,只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就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熱情,促進羽毛球運動的進一步開展。在這一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高對自身的認識,對羽毛球運動的內涵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加強自身的體育道德建設,提高羽毛球的執教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羽毛球動作上的指導,還要使其了解羽毛球運動的發展歷程和掌握羽毛球運動的特點,要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羽毛球運動的意義,以便于從根本上喚醒學生體育運動健身的意識。由于羽毛球學習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制定出長期的教學計劃,是學生能夠階段性的取得進步,不斷地提升其對羽毛球運動的熱情。
如今國內經濟文化水平與人民的整體健康素質水平嚴重失衡,許多人年輕人都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高校作為培養青少年人才的搖籃,更應該注重學生身體健康素質的培養。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在“健康中國”理念的引導下,高校教育過程中要樹立“健康為本”的意識,使體育活動貫穿于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全過程。
羽毛球因為其項目具備的特性,決定了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如:人體神經系統的靈敏性和協調性、速度、力量以及耐力等。同時更因其運動量的可調節性,集體和個人皆宜,所以非常適合在高校中進一步開展。只要羽毛球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與學生建立起緊密聯系,樹立起積極鍛煉的意識,就能夠使羽毛球運動在高校中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為提高全面素質及健康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1]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編委會.“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89,202~203.
[2]李濤.健康中國的內涵與實現路徑[J].衛生經濟研究,2006(1):4~9.
[3]馬焱,丁斌.“健康中國”背景下高校陽光體育提升學生身體素質[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52~154.
[4]王利紅.芻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方法[J].科技風,2014(22):184.
[5]馬行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實效性探討[J].福建體育科技,2004(5).
[6]盧元鎮.從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看學校體育[J].學校體育與文化,1999(2):66.
武漢體育學院)
韓佳芹(1991-),女,漢族,廣西人,研究生在讀,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