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自由主義思潮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對立面而產(chǎn)生的。它的價值觀、人生觀與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人生觀背道而馳。新自由主義思潮帶來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chǎn)生了沖擊,更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思潮;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
一、新自由主義思潮的負面影響
1.反社會主義主張對大學生人生觀的影響
新自由主義主張個人極端自由,強調(diào)個人主義。部分大學生有意或無意地接受了新自由主義思潮中個人主義、極端自由主義的錯誤思想,對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缺乏科學的、系統(tǒng)的認識,否定社會主義的民主自由。部分大學生只看到了資本主義所謂民主自由的表面,而沒有認識到社會主義的民主自由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每個人得到真正的民主自由。部分大學生對社會腐敗現(xiàn)象和不良風氣等問題認識把握不透徹,錯誤地認為這是由于一黨執(zhí)政帶來的結(jié)果,盲目崇拜西方的多黨制。
新自由主義的私有化理論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與公有制并存發(fā)展,公有制能否始終堅持作為主體主導全社會經(jīng)濟呢?能不能避免貧富分化,實現(xiàn)共同富裕呢?部分大學生出現(xiàn)了這種認知困惑。
2.新自由主義思潮對大學生道德觀形成的影響
新自由主義以自利和理性的“經(jīng)濟人”假設作為自己的理論前提。以人性片面化、抽象化、靜止化的人性自私論作為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內(nèi)容,導致一些大學生只注重能力技能訓練,追求物質(zhì)利益而忽視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由此引發(fā)人與人之間缺乏情感溝通、情感維系和道德協(xié)調(diào),彼此的關系日益冷漠,造成部分大學生心理扭曲、人格畸形發(fā)展。建設和諧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不僅需要正義的社會制度安排,也需要公民的道德支撐。
新自由主義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公正觀所論及的僅僅是程序公正,而不是社會公正,更沒有要求這一過程給不同的人帶來結(jié)果公正。新自由主義認為人通過競爭得到的優(yōu)勢,不管是先天還是后天的優(yōu)勢,對社會發(fā)展都是有益的,因此沒有必要消除出生和繼承所帶來的不平等。這種觀點影響了一些大學生的正義觀,產(chǎn)生背離社會主義正義觀正確方向的現(xiàn)象,導致部分大學生對我國現(xiàn)在的貧富差距、城鄉(xiāng)差距、地區(qū)差距缺乏正確認識,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二、抵制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的路徑
1.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由于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大學生很難準確地把握新自由主義的實質(zhì),所以會受到新自由主義思潮的錯誤觀點和消極思想的影響。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正確認識新自由主義思潮和其他的一些流派學說,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任何脫離了實踐、違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都應該受到我們的自覺抵制。
2.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nèi)容之一,是社會主義社會中居統(tǒng)治地位的核心理念。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和重要建設力量,凝聚大學生群體團結(jié)合作力量的紐帶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認同。大學生要做到主動抵御新自由主義思潮對其在理想信念上的沖擊和影響,唯有堅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認同。
3.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脈搏,及時獲取當今信息,分析利弊,應用于教學。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優(yōu)化學生知識結(jié)構(gòu),以教材為基本框架,合理地容納其他相關知識,增大教學信息量,提高學生的興趣。另外,教師還要注意隱性教育和滲透型教育方法的運用,適當隱藏教育的意圖,開放性地介紹一些結(jié)論讓學生自己去甄別、去選擇,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最后,思想政治理論課要進行立體化教學,教師可以使用有感染力的圖片和精彩的視頻等多種資料來配合課堂的講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強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利華.警惕新自由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毒害[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2]冉文偉.新自由主義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及其原因分析[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