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
【摘要】 目的:分析于宮頸癌患者圍術期護理工作中應用快速康復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筆者所在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擬行手術治療的100例宮頸癌患者,參考隨機雙盲分組法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參考組共50例,為其提供常規護理服務;護理組共50例,在參考組基礎上加用快速康復護理模式。詳細觀察2組的術后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護理組術后首次排氣、排便、進食、下床活動時間與參考組相比明顯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參考組相比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可有效促進宮頸癌手術患者的術后康復,減少相關并發癥的出現,值得借鑒。
【關鍵詞】 宮頸癌; 圍手術期; 護理; 快速康復護理模式; 并發癥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8.0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8-0057-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Method:100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received undergraduate ro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year with reference to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grouping metho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50 cases of reference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and 50 cases of nursing group were given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nursing group after the first exhaust and defecation and eating and ambul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surger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 Perioperative period; nursing;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Compli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ingh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Yancheng,Yancheng 224000,China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是目前威脅我國廣大婦女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1]。外科手術是臨床治療宮頸癌的常用措施,但因手術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及生理創傷[2],因此加強對宮頸癌手術患者的康復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本次選擇筆者所在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擬行手術治療的50例宮頸癌患者,為其提供快速康復護理模式進行干預,效果較滿意,先總結護理措施及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擬行手術治療的100例宮頸癌患者,入組標準:(1)100例患者均滿足宮頸癌的相關診斷標準;(2)精神及意識狀態均保持正常;(3)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同意。排除標準:(1)疑似宮頸癌者;(2)轉移病灶者;(3)伴有相關手術禁忌癥者;(4)不配合本研究者。參考隨機雙盲分組法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參考組50例,年齡23~67歲,平均(34.75±6.82)歲;病理類型:鱗癌32例,腺癌13例,混合癌5例。治療組共50例,年齡22~69歲,平均(35.14±8.27)歲;病理類型:鱗癌35例,腺癌11例,混合癌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參考組 參考組50例患者施行常規護理干預服務,主要為入院后為其安排病房,根據護理常規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術前常規給予患者、家屬健康宣教,常規協助患者完善腸道準備,叮囑患者保持禁飲、禁食12 h,術后酌情給予自控式靜脈鎮痛泵干預,術后常規禁水、禁食,待患者的腸道排氣后給予流食,然后逐漸轉為正常飲食。術后按照病情下床活動,遵醫囑拔除尿管。endprint
1.2.2 護理組 護理組50例患者在參考組基礎上加用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術前。①心理疏導。因手術會波及生殖系統,故患者常伴發程度不一的負面情緒,少數患者可能由于失去部分生理功能而出現自卑等情緒[3],故護士應及時評估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緒狀態,且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緒狀態迎接手術。同時,給予患者合理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與手術的相關知識,通過講解治療成功病例的方法幫助患者樹立信心,緩解生理應激。②腸道準備。術前1 d午夜時給予碳水化合類食物或飲料進食,術前2~3 h時給予250 ml葡萄糖溶液口服,以減輕患者的饑餓、口渴及負面情緒,還能夠使胰島素抵抗下降,促進負氮平衡的緩解。③皮膚護理。術前常規備皮,將患者的毛發剔除,一無損傷性剃毛刀進行,注意保持動作的輕柔,不可對皮膚造成損傷。(2)術中。盡量少采用阿片類鎮靜藥,配合麻醉醫師行吸入或短效靜脈麻醉,以促進患者術后早期蘇醒進行活動[4];保持手術室溫濕度適宜,取經加溫器處理后的輸血及輸液品,或以保溫毯保持患者體溫為36 ℃左右;同時,注意對液體入量進行合理的控制,以使心臟容量負荷下降。(3)術后。①一般護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的監測,選擇合理的體位,以心電監護對其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②疼痛干預。術后24 h內患者的疼痛通常最為明顯,故護士應按照其疼痛情況采用靜脈或鎮痛泵止痛,且給予患者合理的心理干預,經過轉移注意力等方法幫助患者緩解其疼痛,從而促進患者早期下床活動;③拔管。監測引流液的質、量,盡量早期拔管,從而不僅有助于減輕其心理壓力,還能夠避免感染的出現;④飲食干預。術前早期給予全營養腸內飲食,按照患者的心理需求與身體情況,通過逐量遞增的原則合理指導患者禁食,若患者完全清醒給予80 ml溫開水服用,若沒有胃腸道反應等不適情況,6 h時應給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半流質食物,1 d后可轉為普通食物,然后逐漸加量;⑤活動干預。鼓勵及指導患者盡早行床上自主活動,盡早行下床活動術后12 h時指導其坐床沿活動,24 h后可進行床旁活動,48 h后可酌情使患者自主活動,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5-6]。
1.3 觀察指標
術后記錄兩組首次排氣、排便、進食、下床活動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康復狀況對比
護理組術后首次排氣、排便、進食、下床活動時間與參考組相比明顯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護理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參考組相比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不斷變化,宮頸癌患者的發病例數處于逐年增加趨勢。該疾病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僅比乳腺癌稍低,居于第二位[7-8],患者的癥狀包括陰道異常流血、尿急尿頻、肛門墜漲及腎功能不全等,嚴重威脅了廣大女性患者的身體生命健康?,F今臨床上主要采用廣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該疾病,但因受到手術應激及宮頸癌相關癥狀的影響,患者常伴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圍手術期時給予患者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服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9-10]。
快速康復護理模式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服務,其注重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要求護士術前加強和患者的交流、溝通,使患者充分了解手術的目的、作用,減輕其負面情緒及生理應激,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迎接手術,且做好對患者的腸道準備及皮膚護理;術中保持手術室溫濕度適宜,密切配合醫師的相關操作;術后為患者提供整體全面的病情監測、疼痛干預、拔管、飲食及活動干預等護理服務,從而有效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避免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可見,護理組術后康復時間與參考組相比明顯更短,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1-12]。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可有效促進宮頸癌手術患者的術后康復,減少相關并發癥的出現,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鄒倩,陳中群,張莉,等.心理護理聯合疼痛護理對改善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睡眠質量的觀察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z1):5-6.
[2]邵冬梅,于曉吉,康春梅,等.Orem自理理論在宮頸癌術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1-4.
[3]陳勝英,易小青,周愛妹,等.照顧者參與護理干預模式對宮頸癌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6):1005-1006.
[4]陸建華.優化護理對宮頸癌術后常見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6,40(9):1005-1006.
[5]江梅英,林楠,陳小英,等.網絡延續護理在宮頸癌放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4,29(4):30-31.
[6]李向榮.整體化護理干預對預防宮頸癌患者化療并發癥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0):73-74.
[7]王蘭,張波.認知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抑郁、焦慮以及免疫相關指標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43-46.
[8]尚麗,晏愛云.綜合護理干預對宮頸癌病人術后生存質量及婚姻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3,17(9):1629-1630.
[9]李冬,許天敏,馬志華,等.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宮頸癌行腹腔鏡下子宮廣泛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水平的影響研究[J].癌癥進展,2016,14(8):777-779.
[10]鐘麗暉,藍曉紅.家屬參與護理模式在宮頸癌手術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6):4658-4660.
[11]陸彩云.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宮頸癌根治術圍術期患者康復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3,17(12):2168-2169.
[12]梁彩英,李華琴,梁燕,等.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在宮頸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與研究[J].吉林醫學,2015,36(11):2377-2379.
(收稿日期:2017-0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