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勾景秀+張彩霞



摘 要:經管類大學生是所有大學生創業中的最大源泉,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形式,對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三創”能力展開調研,將相關信息及數據搜集、整理后匯總眾多影響因素展開對比分析,探索構建三個維度能力模型,并就如何構建和完善“三創”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經管類;課程體系;“三創”能力
作者簡介:張騫(1976-),女,河北深澤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物流管理系副教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業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教學、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勾景秀(1967-),男,河北唐山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高職教育;張彩霞(1966-),女,河北正定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團隊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傳媒藝術。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課題“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三創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研究”(編號:RSKT-201604),主持人:張彩霞。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24-0040-04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在《大繁榮》一書:“國家層面的繁榮源自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敝袊姆睒s發展,大眾創新創業功不可沒。改革開放以來,從最初的“個體戶”,到“鐵飯碗”“下?!?,再到互聯網創業,直至如今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經歷了四次創業潮。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到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種帶動就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引向深入。建設“雙創”示范基地、鼓勵大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設立專業化眾創空間等渠道和舉措,推動各類主體各展其長、線上線下良性互動,促使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我國大力開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如何實現?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高職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促進科技創新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展高職教育,成為我國政府科技創新、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積極創造教育環境,完善教育體系,培養“有創意、會創新、能創業”的應用型人才,才能不辱推動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的使命,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一、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三創”能力調研數據分析
(一)“三創”能力調研結果整理匯總
經過對經管類專業學生的調研,收回475份學生問卷,42份教師問卷中,發現有一些問題仍是現實存在的。
1.意識淡薄,缺乏積極開創人生的信念。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現狀表現為:學習方向與目標模糊;不愿主動與社會接觸,手中沒有可利用資源;崇尚一夕致富,沒有吃苦精神和耐性;害怕失敗的痛苦,沒有強大的受挫心理。筆者與課題組認為,學生本身的意識淡薄,自我感覺創業距離自己很遙遠,安于安逸環境,沒有未來職業發展規劃。
2.“創意、創新、創業”概念不明晰,缺乏理論性知識。高職校經管類專業學生,目前的創業項目排前三位的分別是服裝飾品批發零售、校園咖啡店、物流代收,把這些“做點小生意”的項目認為便是高大上的“創業”項目。他們習慣使用這種裝飾性語言夸大事實,并以此自我陶醉。這種偷換概念的做法,恰恰反映出了當下創業者日漸失衡的心態。我們當代學生創業的初衷為何呢?這當中意義頗為微妙。筆者認為,導致此現象,原因在于對于“創業”概念不明確。
3.“創意、創新、創業”參與積極性、成功率不高,缺乏技術創新。我國大學生創業參與率小于1%,與世界平均水準的20%相差一定距離,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小于1%,與世界平均水平的10%同樣相差一定距離。高職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技術創新,沒有自己的特色。經管類專業的特點決定了大學生創業大部分是練攤或者開一個小店,雖然也能盈利,得到一些鍛煉,但沒有核心技術,沒有特色,不具備發展性,往往是虎頭蛇尾、無疾而終。我國大學生偷換概念、倒買倒賣自認為的“創業項目”,是創業概念不明確導致,更是沒有技術創新做項目引領所致。目前“互聯網+創業”、微商、電子商務的創業項目,以及一些國內與“三創”相關大賽中獲獎的項目,突出的特點是高技術含量,即,需要一定的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操作技術做創業項目必備的支持。作為經管類專業大學生,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操作技術技能尤其薄弱,這是我專業學生的劣勢。
4.“創意、創新、創業”項目管理混亂,需要專業互補的協作團隊?!叭齽摗表椖康捻樌七M和穩定發展,需要有具備專業融合性特點的項目團隊。現在靠單打獨斗創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經管類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要重視團隊建設,在團隊中要融入不同專長的成員,團隊要有核心人物,同時包括技術人才、市場人才和管理人才。技術性強的“三創”項目是需要具備管理技能的團隊成員來進行管理與發展的,這也正是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優勢所在,經管專業學生懂得如何利用有效的商業模式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懂得項目團隊協作與管理,我課題組也會利用其優勢,發揮其所長,切實做好團隊協作技能、團隊管理技能的強化培養。
這些現實問題與國家頻頻提及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鮮明的對比[1],呈現出幾對矛盾:“三創”頻頻提及的熱與高職院校學生參與的冷;“三創”平臺的多與高職院校學生利用的少;“三創”能力要求的全與高職院校學生技能的單。為此,本文作者參與以此為名的課題組展開一系列調研和分析,總結以下影響因素。
(二)影響學生“三創”能力培養與開發的因素分析
通過“三創”能力摸底及“三創”能力如何培養兩個方面設計20個客觀問題,匯總數據分析其影響因素有三:
1.“三創”能力維度模型構建尚不夠合理。調研過程中這個數據值得深思,高達92.15%學生對于 “三創”實踐活動不感興趣,63.51%的學生不認同創新教育的學習,能夠與專業結合實現創業夢想的更是鳳毛麟角。筆者和課題的研究團隊認為,構建能力培養的維度模型,據此模型在校期間培養其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綜合能力。endprint
2.“三創”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設計有待完善。調研過程中發現,94.46%的學生對實踐活動是感興趣的,但是均未參與或參加過“三創”相關的競賽和比賽的學生高達82.68%,筆者和課題研究團隊認為,參與各種相關競賽是檢驗學生學習的一種有效途徑,應將其融入到課程體系中,完善和充實現有的課程體系[2]。
3.經管類專業學生培養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繼續改革和完善。調研中,僅有19.05%的學生認為目前的教學模式對自我的三創能力培養起到很好的作用,85.71%的學生認為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能培養三創能力,超過了一半、即52.38%的學生認為需要創新目前的教育教學模式。上述數字說明目前對于“三創”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有待改革和調整。
二、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三創”能力培養途徑
高職院校培養出的應用型人才,在這支創新創業大軍中是一支不可小覷的隊伍,他們掌握某一類專業技術,實踐操作性本領較強,能為小型企業與組織提供技術性服務。然而,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在“三創”能力培養過程中,由于其專業培養的特殊、培養對象特點,導致此類學生“創意、創新、創業”能力現狀仍不太理想,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對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三創”能力現狀進行調查,探索“三創”能力模型,制定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提出“加強和改進三創教育成為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創意、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的一些觀點[3]。
(一)探索經管類專業學生“三創”能力模型
探索構建經管類專業學生能力特點打造三維“三創”能力模型[4](如圖1所示)。
1.一維,學習能力?!俺掷m學習、終身學習”是人生、工作中必需要培養和養成的一種習慣,是了解“創意、創新、創業”其內涵,是用好國家扶持政策,開拓未來必要的一種生存技能。
2.二維,實踐能力。經過的SWOT分析,針對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其劣勢,通過增加實踐教學環節,開設創業實訓類的活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動,創造條件去開發培養其實踐能力,盡可能減少其實踐項目積極性不高,且成功率低等現象。
3.三維,綜合能力?;ヂ摼W、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創業項目路演、模擬企業經營的沙盤課程、電商創業項目不斷引入到校園中,對于經管類專業學生是個挑戰,計算機相關技能的匱乏成為極大的短板。
當然,綜合能力涵蓋的內容廣泛,不僅僅指計算機技術,同時還應包括團隊的管理、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是這個時代里要創業的大學生需要鍛煉的必備綜合能力。
(二)構建經管類專業學生“三創”課程體系
“創意”是“三創”教育出發點和基本要素;“創新”是“創意”思想的具體化和操作化;“創業”則是成功“創新”之后的項目落地,它是“三創”教育的最終目標,也是“三創”教育中最難掌控的部分。
本文在調研分析工作的基礎上,本著上述原則,設計課程體系可以從創業通識課程模塊、創業實踐技能模塊、創業綜合素養模塊三個部分來架構[5](如圖2所示)。
1.通識課程項目。學習能力應該貫穿人的一生,高職校的學生動手實踐技能較為突出,在學習能力培養方面,尤其是創意、創新、創業意識的學習和培養。開設相關的創業知識課程,可以包括,創意課程、創新課程、創業法律教育、創業政策法規教育、創業團隊管理、創業項目經濟分析與評估、創業必備溝通技能、創業項目信息化管理、企業運營管理、市場分析預測、創業boss講堂等。
2.創業實踐技能項目。創業實踐技能在校期間的培養,可以通過一些創業活動來鍛煉,也可以設置一些實踐類課程,可以包括:企業項目模擬操作的沙盤課程、創意思維訓練、創業項目路演、電子商務、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課程,也可以將企業真實項目植入校園進行實戰演練。同時可以在此模塊引入“三創”相關的比賽大賽,來鍛煉實踐技能。如全國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
3.創業綜合素養培養項目。心理輔導、創業精神培養、抗壓能力培養、就業創業指導等系列課程,可以引導創業大學生遇到問題進行自我調節,也可以幫助打算去創業的學生了解創業的艱辛,從而避免和降低未來遇到困難和問題而措手不及帶來的損失[6]。
(三)賽教一體化的教學方法改革
我院經管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師生自2015年開始參加“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會搜才杯創新創業大賽”、“京津冀職業學校創新創業大賽”、“52小時創業沙拉”等賽事活動,在創新創意、實踐成長等賽項中取得了一定成績。
但在比賽、教學過程中以及以賽練結合的各種活動中,有一些問題應引起注意:項目選擇的局限性、參賽項目的可操作性、教師的創業實踐經歷等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實訓效果的因素。如何解決,筆者提出:提升參賽項目質量,督促學生拓寬視野,以賽教結合的方式增加項目選擇性;不同專業領域的創業團隊組合,有助于各自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增強項目可操作性;鼓勵和政策性要求專任指導教師企業實習實踐,增強實戰能力有利于課堂教學及比賽指導[7]。
(四)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
創業教育教學模式:為保證“三創”能力教育教學順利推進,需要根據創業能力維度結構,設計“通識課程項目、創業實踐技能項目、創業綜合素養項目”相結合的課程體系。需要有“校園教師、校園創業導師、企業項目導師、創投專家”相結合的“四位一體”創業師資團隊(如圖3所示)。與此同時,還需要創業項目考核方案、創業環境的打造等等多方面進行創新改革和完善,才能更好的打造高職校經管類專業“三創”人才。
三、創意、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通過本文對高職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生三創能力結構維度構建、培養模塊設計的研究和論證,提出“加強和改進三創教育成為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創意、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的觀點。旨在達到三個促進:endprint
(一)促進“三創”技能提升,實現“增強意識、落地行動、實踐創業”培養的目標
創意、創新、創業,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發展順序。本文從高職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創業問卷調研和典型案例中發掘三創能力關鍵要素,搭建維度結構,按照學生從意識到實踐的成長學習過程,調整經管類專業“三創”能力培養的模塊方案,建設配套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以此來培養經管類專業學生以“具有創意思維、創意素養,擁有創新能力、創新欲望,最終具備創業技能、擁有創業熱忱”為目標的“三創”型技能人才。
(二)促進“三創”教育模式的創新、課程體系的完善
校內校外專家構成的“四位一體”教育教學模式,圍繞培養目標,通過“通識課程項目、創業實踐技能項目、創業綜合素養項目”三項目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培養,最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課程體系的重新架構、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適應互聯網社會人才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隨著信息經濟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大學生“三創”能力培養與“互聯網+”必將會有效融合,這也將是未來高校、高職?!叭齽摗苯逃奈磥戆l展趨勢。具有“三創”素養和互聯網技術的技能型人才,儼然正形成企業對經管類專業人才需求的主流,在培養對象的現狀和巨大的現實壓力面前,繼續推進和深化“三創”教育,已然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建設的需要,是我國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方向,也是未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心和常態化要求。
參考文獻:
[1]劉軍.我國大學生創業政策體系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4.
[2]李飛標,徐志玲.論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J].繼續教育研究,2011(6):18-19.
[3]王長恒.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培育體系構建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2(2):8-10.
[4]王漫.中美大學創新教育體系關鍵成功因素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6:17-18.
[5]段麗娟,張躍亭,李杰.河北省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8):16-17.
[6]劉志.大學生創業意向的結構、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3.5.
[7]黃兆信,趙國靖.中美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比較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1):20-22.
責任編輯 蔡久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