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超網絡模型的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2017-11-15 21:30:40郭福春許嘉揚
職教論壇 2017年24期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

郭福春+許嘉揚

摘 要: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是由多主體參與、多要素構成而形成的復雜系統,超網絡能夠將各種不同要素集成在一起處理,為人才培養的復雜關系提供有效的形式化描述與分析方法。文章在對互聯網金融人才特質提煉及供需情況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人才培養超網絡模型,深入研究就業崗位、知識技能和課程設置網絡及其關系;探討超網絡模型在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中的具體應用,并且從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措施和培養途徑四個方面設計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

關鍵詞:超網絡模型;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知識技能

作者簡介:郭福春(1970-),男,黑龍江望奎人,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為互聯網金融、金融教育;許嘉揚(1985-),女,浙江臺州人,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浙江地方金融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地方金融、互聯網金融。

基金項目:2017年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課題“區域金融人才生態環境評價及優化研究:以浙江省11個區域特色城市為例”(編號:2017041),主持人:許嘉揚。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24-0034-06

從2013年的“互聯網金融元年”到2016年的“互聯網金融規范元年”,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模式迅猛發展,對傳統金融帶來巨大的挑戰。然而,在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的同時,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卻沒有跟上其發展節奏,導致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供給與需求的缺口巨大,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互聯網金融人才短缺主要體現在: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短期內的快速發展導致人才需求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行業特性決定從業人員必須是具備金融知識與互聯網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而復合型人才的稀缺是人才供給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中,人才是核心資源和重要動力,互聯網金融行業競爭的本質是優質人才的競爭。那么,互聯網金融行業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建立科學合理的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互聯網金融人才供給數量與質量,提升互聯網金融人才供給與需求的匹配度?這些問題有待于深入地研究。鑒于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是由多主體參與、多要素構成而形成的復雜系統,本文在對互聯網金融人才特質及供需分析的基礎上,嘗試從網絡視角引入超網絡模型,為人才培養體系的復雜關系提供有效的形式化描述與分析方法,并且以此為基礎設計了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以適應互聯網時代金融人才發展的新需求。

一、互聯網金融人才特質及供需分析

(一)互聯網金融人才特質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除了需要創新的模式和健康的環境之外,還需要優質的人才?;ヂ摼W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新興互聯網行業的融合(201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10部門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金融定義為: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兩者的本質特征都是融通——金融屬于財富融通(財富流),互聯網則屬于信息融通(信息流)。因此,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財富流和信息流的組合。相應地,互聯網金融人才的重要內涵是能夠同時理解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商業邏輯,實現兩個行業求同存異、和諧統一。具體而言,互聯網金融人才應該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特質:

第一,互聯網金融人才是復合型人才?;ヂ摼W金融是互聯思維和傳統金融的交叉體,是一個具有跨界組合性質的行業,融合金融行業服務財富流和互聯網行業管理信息流的雙重特性。這決定了互聯網金融人才必須在掌握金融產品定價、風險控制、金融數據量化分析等金融領域知識,同時具有云計算、信息技術和網絡安全等互聯網技術。跨界復合型是互聯網金融人才的重要特質。

第二,互聯網金融人才是創新型人才。流動、快速、扁平、靈活是互聯網時代的本質特征,互聯網金融作為互聯網時代的一種金融創新,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基于互聯網的新型運營模式。這要求互聯網金融人才除了具備完善的金融知識技能,還需要具有豐富的金融創新經驗,要熟知金融制度完善和金融創新實踐?;ヂ摼W金融人才需要以創新思維主動學習掌握互聯網和金融領域的新知識、新成果,開發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與業務模式。兼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數量與質量是決定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互聯網金融人才是專業型人才。隨著行業的進一步細分及機構專業化能力的加強,互聯網金融人才的發展逐漸趨于專業化。根據艾瑞的五維關聯模型核算顯示,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五個維度依次是:金融能力、數據技術、賬戶價值、IT實力、商業延展。金融能力指金融產品開發、創設、風控等專業能力,數據技術是指數據挖掘及處理能力,賬戶價值是指用戶粘性,IT實力指后臺技術開發、網站建設、新技術兼容等能力,商業延展是指業務之間的兼容性。相應地,互聯網金融人才也需要具備這五個維度的專業能力。

(二)互聯網金融人才供需情況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2005年之前,互聯網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支持,但是尚未呈現互聯網金融業態;2005-2012年,互聯網逐漸滲入金融業務領域,P2P網貸與第三方支付開始萌芽并逐漸成長,互聯網金融業態初現;2013-2016年,P2P網貸、眾籌、網絡化金融機構等多元化模式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進入迅猛發展階段;2016年之后,互聯網金融發展進入金融科技時代,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重構并且再造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業務開始向縱深發展。當前互聯網金融的行業格局大致可以分為互聯網融資和互聯網金融服務兩大類,互聯網融資細分為網絡借貸、眾籌融資和互聯網信托三個領域,互聯網金融服務細分為互聯網支付、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消費金融四個領域。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達到17.8萬億元,按照將來5年24.67%的年增多復合增長率測算,到2020年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43萬億元。endprint

在互聯網金融規??焖贁U張的同時,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也一直居高不下。我國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P2P網貸和眾籌融資的迅猛發展產生巨大的人才需求;二是傳統金融機構亟需互聯網經驗人才拓展互聯網金融業務;三是電子商務企業發展互聯網金融導致對人才的需求;四是金融科技的發展間接帶來互聯網金融人才的需求。以P2P網貸為例,借鑒中國B2B研究中心關于電商從業人員的推算方法,我國2014年P2P從業人員數量約為10萬,到2019年則預計為56萬人。而互聯網金融特殊的用人需求導致了人才的供給不足。根據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的進一步預測,2019-2013年之內,中國互聯網金融人才供需缺口將大于100萬。

如圖1顯示了互聯網金融人才的供給現狀。從互聯網金融人才來源渠道來看,社會招聘和高校是主要來源渠道,所占比重分別為39%和33%,說明社會培訓和高校教育對于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許多高校已經開展互聯網金融專業的學歷教育);從互聯網金融人才的學歷來看,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所占比重達到89%,其中本科及以上占比55%,大專占比34%,說明互聯網金融行業屬于知識密集型行業;從互聯網金融企業崗位的人才供需缺口來看,技術部和運營部是人才最緊缺的兩個部門,所占比重分別為37%和34%。

二、人才培養的超網絡模型構建

在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中,主要涉及企業需求層、人才供給層和組織培養層三大主體,同時三者之間存在不同的關聯。企業為人才提供各種就業崗位,人才要勝任崗位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能,而知識技術能的獲取主要來源于高?;蛏鐣嘤枡C構設置的各類課程。因此,人才培養的超網絡中包括就業崗位、知識技能、課程設置三個要素,分別對應三種類型的節點:就業崗位節點、知識技能節點、課程設置節點。本文在借鑒超網絡的定義與構建方法的基礎上(超網絡指“在已有網絡之上的網絡”,即由多種網絡構成的網絡。人才培養整個流程中需要將各要素集成在一起處理,對于不同要素組成的系統進行研究是困難,而超網絡使之成為可能),建立人才培養的超網絡模型(見圖2)。模型中包括就業崗位網絡、知識技能網絡、課程設置網絡(對應企業需求層、人才供給層、組織培養層),以及三種單一網絡間的映射關系(就業崗位網絡和知識技能網絡間的映射、知識技能網絡和課程設置網絡間的映射、就業崗位網絡和課程設置網絡間的映射)。我們將其形式化之后可表示為:JZK=(Gj,Gz,Gk,Ej-z,Ez-k,Ej-k)。

(一)就業崗位網絡(J-J網絡)

就業崗位網絡表示企業為人才提供的各種就業崗位以及崗位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就業崗位為節點(用三角形表示),以就業崗位之間的關系為邊,建立由就業崗位節點組成的網絡(J-J網絡),其形式為:Gj=(J,Ej-j)。J={j1,j2,…,jl}表示所有就業崗位節點的集合;Ej-j={(jm,jn)|jm,jn∈J}m,n=1,2,…,l表示邊的集合,(jm,jn)表示jm和jn之間存在聯系,即兩個就業崗位的層級與職能相關。

(二)知識技能網絡(Z-Z網絡)

知識技能網絡是人才培養網絡的核心網絡,表示人才具備的知識技能及知識技能之間的關聯。以知識技能為節點(用小圓表示),以知識技能之間的關系為邊,建立由知識技能節點組成的網絡(Z-Z網絡),其形式為:Gz=(Z,Ez-z)。Z={z1,z2,…,zp}表示所有知識技能節點的集合;Ez-z={(zm,zn)|zm,zn∈Z}m,n=1,2,…,p表示邊的集合,(zm,zn)表示zm和zn之間存在邏輯關系,即兩個知識技能節點的領域和內容相關。

(三)課程設置網絡(K-K網絡)

課程設置網絡表示高校、社會培訓機構等組織在人才培養時需要講授的課程及課程之間的關聯。以課程為節點(用正方形表示),以課程之間的關系為邊,建立由課程節點組成的網絡(K-K網絡),其形式為:Gk=(K,Ek-k)。K={k1,k2,…,ki}表示所有課程節點的集合;Ek-k={(km,kn)|km,kn∈Z}m,n=1,2,…,k表示邊的集合,(km,kn)表示km和kn之間存在邏輯關系,即兩個課程節點的類型和時序相關。

(四)網絡間的映射關系

人才培養超網絡除了上述三層對應的三種子網絡Gj、Gz和Gk,還包括網絡與網絡間的映射關系,即不同類型的節點之間有邊聯系,共三種類型的邊Ej-z、Ez-k和Ej-k。

1.就業崗位網絡和知識技能網絡間的映射。就業崗位網絡和知識技能網絡間關系的集合表示為Ej-z,在Ej-z中存在兩種映射關系:就業崗位到知識技能的映射、知識技能到就業崗位的映射。

(1)就業崗位到知識技能的映射:表示勝任就業崗位jm需要人才具備哪些知識技能。Z(jm)=(zn|zn∈Z,θ(jm,zn)=1),Z(jm)表示勝任就業崗位jm需要具備知識技能的集合,θ(jm,zn)=1表示就業崗位jm到知識技能zn存在一條有向邊,說明勝任就業崗位jm需要具備知識技能zn。

(2)知識技能到就業崗位的映射:表示人有具備知識技能zm能夠勝任哪些就業崗位。J(zm)=(jn|jn∈J,θ(zm,jn)=1),J(zm)表示具備知識技能zm能夠勝任就業崗位的集合,θ(zm,jn)=1表示知識技能zm到就業崗位jn存在一條有向邊,說明具備知識技能zm能夠勝任就業崗位jn。

2.知識技能網絡和課程設置網絡間的映射。知識技能網絡和課程設置網絡間關系的集合表示為Ez-k,在Ez-k中存在兩種映射關系:知識技能到課程設置的映射、課程設置到知識技能的映射。

(1)知識技能到課程設置的映射:表示掌握知識技能zm需要設置哪些課程。K(zm)=(kn|kn∈K,θ(zm,kn)=1),K(zm)表示掌握知識技能zm需要設置課程的集合,θ(zm,kn)=1表示知識技能zm到課程kn存在一條有向邊,說明掌握知識技能需要設置課程kn。endprint

(2)課程設置到知識技能的映射:表示設置課程km能夠培養哪些知識技能。Z(km)=(zn|zn∈Z,θ(km,zn)=1),Z(km)表示設置課程km能夠培養知識技能的集合,θ(km,zn)=1表示課程km到知識技能zn存在一條有向邊,說明設置課程km能夠培養知識技能zn。

3.就業崗位網絡和課程設置網絡間的映射。就業崗位網絡和課程設置網絡間關系的集合表示為Ej-k,在Ej-k中存在兩種映射關系:就業崗位到課程設置的映射、課程設置到就業崗位的映射。

(1)就業崗位到課程設置的映射:表示獲得就業崗位jm需要人才學習哪些課程。K(jm)=(kn|kn∈K,θ(jm,kn)=1),K(jm)表示獲得就業崗位jm需要學習課程的集合,θ(jm,kn)=1表示就業崗位jm到課程kn存在一條有向邊,說明獲得就業任崗位jm需要學習課程kn。

(2)課程設置到就業崗位的映射:表示學習課程km能夠獲得哪些就業崗位。J(km)=(jn|jn∈J,θ(km,jn)=1),J(km)表示學習課程km能夠獲得就業崗位的集合,θ(km,jn)=1表示課程km到就業崗位jn存在一條有向邊,說明學習課程km能夠獲得就業崗位jn。

三、JZK模型在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中的應用

人才培養的超網絡模型(JZK模型)是由就業崗位網絡、知識技能網絡、課程設置網絡三種網絡所集成的“網絡中的網絡”。JZK網絡中包含就業崗位、知識技能、課程設置三種類型節點及其相互關系。相對于單一類型節點及關系構成的網絡而言,JZK模型能夠更好地反映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網絡的復雜組成與結構形態,進而可以對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JZK模型在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第一,JZK模型集成就業崗位與人才培養的關鍵要素,不但可以顯示就業崗位結構,而且可以反映具體崗位所要求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深入分析互聯網金融人才就業結構的分布(如就業崗位與職級分布);第二,JZK模型可以用來完善培養質量監管和評價體系,互聯網金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質量標準是組織培養要達到的標準,JZK模型中的就業崗位網絡和知識能力網絡及其關聯可以促進互聯網金融企業和人才的積極參與,通過“信息反饋機制”和“人才發展信息系統”的構建,重新梳理并準確定位人才培養,提高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質量和企業人才需求的匹配度;第三,在JZK模型基礎上,可以擴展構建人才培養創新超網絡模型JZKI,進一步挖掘創新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內容。

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將JZK模型應用于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與創新(見圖3)。在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與創新中,需要各參與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ヂ摼W金融人才輸出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的關鍵是要融合各方的需求。在JZK模型中,首先通過就業崗位和知識技能網絡關系顯性反映出人才要勝任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情況,為確定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依據;其次通過人才培養超網絡中的核心網絡即知識技能網絡理順各領域知識技能的邏輯關系,構建人才的綜合能力框架,為確定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規格提供依據;再次通過知識技能網絡和課程設置網絡關系結合人才的能力框架,匹配具體的培養資源并設置相應的課程體系,為確定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措施提供依據;最后通過課程網絡和就業崗位網絡關系結合互聯網金融企業崗位需求情況,加強企業、高校、社會培訓機構間的協調合作,為確定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途徑提供依據。

四、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設計

結合互聯網金融的人才特質及供需情況,本文在JZK模型的基礎上,設計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包括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措施以及培養途徑(見圖4)。培養目標依據就業崗位方向和條件為導向,以復合型、創新型、專業型的互聯網金融人才為主要目標;培養規格注重人才綜合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培養措施體現科學、創新、實踐特色,設置全面的課程體系;培養途徑強調各主體的分工、協調與合作,包括高校教育、社會培訓等方式。

(一)培養目標

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適應經濟轉型升級、金融改革創新的需要,面向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P2P等新型互聯網金融企業,以互聯網金融崗位方向和條件為導向,培養能夠符合互聯網金融平臺開發維護、產品開發設計、網站推廣與市場營銷、大數據應用、高級運營管理和法律風險防范等崗位要求,具有誠實守信、專業勝任、合作敬業等職業素養,掌握金融、互聯網和綜合運營等領域知識,具備熟練的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業務操作技能,同時具有互聯網思維和商業創新能力、較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專業型互聯網金融人才。

(二)培養規格

通過歸納梳理互聯網金融不同就業崗位所要求的知識技能,構建互聯網金融人才綜合能力框架,從而確定培養規格。在專業知識方面,掌握經濟、金融理論知識,會通過宏觀經濟和金融環境、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分析判斷經營環境;掌握互聯網金融業態、借貸業務原理和營銷、貸款業務環境風險分析、貸款申請受理和貸前調查、貸款項目評估和客戶分析等相關業務知識;掌握平臺建設、推廣方案制定、營銷實施等互聯網營銷知識;掌握數據通信、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系統等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金融應用知識;掌握互聯網金融風險識別的主要內容與方法,熟悉風險管理流程,能夠進行有效風險計量;掌握互聯網金融機構監管與反洗錢法規律、主要業務經營原則和法律規定、金融犯罪及刑事責任等法律法規知識。在專業技能方面,掌握金融產品設計、商業模式創新、網站建設維護、系統集成開發、網絡配置管理、數據統計分析、移動開發應用技能。

(三)培養措施

培養措施是保證培養模式能夠實施的基本方法,主要指全面的課程體系設置。課程體系設置強調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培養互聯網金融人才的實戰能力,結合互聯網金融人才綜合能力框架,突出體現科學、創新、實踐等特色,主要分為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兩個部分。endprint

理論課程體系采用平臺和模塊兩種方式。平臺按照適用范圍分為公共基礎平臺和專業基礎平臺,公共基礎平臺的主要內容適用于所有聯網金融業態的基礎性內容;模塊涵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重點內容,包括產品設計模塊、運營推廣模、移動應用、風險控制和創新創業六個模。實踐課程體系由課程實訓和企業實訓兩部分構成。一方面,通過課程實訓,模擬實際工作場景,加深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通過企業實習鍛煉實際工作技能,提升專業技能的實用性。

(四)培養途徑

1.高校教育。高校作為教育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是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目前許多高校已經開設互聯網金融專業,主要包括本科學歷和大專學歷。在高校的本科學歷教育中,為了促進教學模式和培養途徑與實踐能力相適應,可以采用“學習+實訓+再學習+再實訓”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可以建立新型的“專職授課—兼職授課—專兼授課”的教學模式: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由校內專職教師進行授課;第三年的專業課程由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兼職教授進行授課;第四年采用專職教師和兼職教授相結合的雙導師制,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及企業實習。

面對新形勢下“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高職教育在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中的主要職責在于:結合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真實背景,明確職業化、技術化和專業化的發展方向,深化產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地培養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互聯網金融行業需求的人才。與本科教育不同,高職教育應該定位于:以“實用性、應用性”為原則,以“夯實基礎、強調能力,強化實踐、突出特色”為導向,強化“復合型、創新型、專業型”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在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模式上,高職教育可以在借鑒本科教育模式的基礎上,融合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按照“充實第一年+豐富第二年+靈活三年級”的基本框架,依據就業崗位需求和人才能力框架設置課程體系,促進課程結構與工作崗位和人才能力的對接,構建實施基于“雙導師制”的校企合作訂單模式,提升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2.社會培訓。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如果單純依靠高校的教育培養體系,無論是技能素質還是培訓規模都很難滿足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與高校教育相比較,社會培訓機構更加貼近市場,具有明顯的實踐優勢,對于緩解當前互聯網金融人才供需不平衡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當前社會培訓存在培訓產品研究投入不足、培訓市場信號功能不足、以及培訓課程缺乏系統性等問題。其主要原因是社會培訓體系過度市場化導致市場資源未能按照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人才需求規律進行配置。因此,在社會培訓機構的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采用“多元參與、分步實施、明確標準、整體規劃”原則,利用互聯網金融行業獨立服務機構和行業自律組織貼近行業的客觀優勢,構建人才培養標準,整體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社會培訓機構的積極作用。

五、結論

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長與人才供給的相對稀缺導致我國互聯網金融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存在人才供需缺口。構建科學合理的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對于緩解人才短缺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形成的制約、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效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互聯網金融行業及人才需求特質,利用超網絡的理論和方法,構建人才培養超網絡模型來研究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問題。人才培養超網絡模型通過構建就業崗位網絡、知識技能網絡、課程設置網絡及網絡間的相互映射關系,反映出人才培養網絡的復雜組成與結構形態,為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創新提供依據。本文對基于超網絡模型的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體系研究進行初步嘗試,關于人才培養超網絡模型的應用與擴展問題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任嘉嵩.加快建立卓越金融人才戰略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5(11):51-52.

[2]黃勛敬,黃聰,趙曙明.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人才管理戰略研究[J].金融論壇,2015(5):62-70.

[3]李東榮.大數據時代的金融人才培養[J].中國金融,2013(24):9-10.

[4]郭福春,潘錫泉.融合與重構:大資管時代金融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基于互聯網思維的視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56-160.

[5]樂承毅,徐福緣,顧新建,等.復雜產品系統中跨組織知識超網絡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13(2):128-135.

[6]于洋,黨延忠.組織人才培養的超網絡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9(4):154-160.

[7]田世海.大數據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超網絡模型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6(1):77-81.

[8]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金融人才體系建設研究報告[R].2016.

[9]艾瑞咨詢.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格局研究報告[R].2015.

[10]領英.中國互聯網金融人才白皮書[R].2016.

[11]黃勛敬,黃聰,趙曙明.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人才工作滿意度研究[J].金融論壇,2016(10):62-71.

責任編輯 蔡久評endprint

猜你喜歡
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手機銀行發展現狀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2:58:55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對策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7:47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7:27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年人片|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一线天|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日韩高清一区 | 丁香婷婷久久|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伊人中文网|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男人在线|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欧美日韩午夜|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国产性爱网站|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精品9| 色综合日本|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草逼视频国产| 精品三级网站| 久久不卡精品| 国产va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小视频|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麻豆精品在线|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区欧美区|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58av国产精品|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二区| 国产性精品|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亚洲免费毛片|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午夜综合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福利拍拍拍|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国产一区成人|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无码国产伊人|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欧美国产在线看|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