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運生+馮云龍+盧代夫+賈再貴



摘 要:構建一套符合新疆區域環境,體現現代學徒制特點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為推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提出高職教學運行的管理。結合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2+1”鑲嵌“4+1”教學內涵,依據教學運行的環節要素,提煉構建一套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為區域現代學徒制教育評價體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教學運行;評價要素;評價指標體系
作者簡介:陳運生(1965-),男,河南正陽人,新疆職業大學烹飪與餐飲管理學院院長,副教授,全國餐飲評委,研究方向為餐飲管理、職業教育研究;馮云龍(1983-),男,黑龍江木蘭人,新疆職業大學烹飪與餐飲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西餐、西點焙烤教學研究;盧代夫(1985-),男,四川資陽人,烏魯木齊心岸烘焙有限公司,總經理,研究方向為焙烤加工、連鎖店面管理;賈再貴(1984-),男,重慶市人,烏魯木齊心岸烘焙有限公司,技術培訓總監,研究方向為焙烤技術加工和企業員工培訓。
基金項目: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現代職業教育集團背景下焙烤食品加工技術現代學徒制教育研究”(編號:16XJJAZH001),主持人:陳運生。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24-0074-05
2014年9月,在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提出:“把握試點工作內涵,形成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1],根據我校專業設置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選擇了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來實施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依據試點中探索的“工學交替、校企雙室、實崗育人”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2+1模式)和課程實施的特點,我校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運行組織和教學方法,引企入校,采用焙烤食品企業評價員工的方法來評價學生(學徒)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的業務能力,并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現代學徒制教學運行體系的構建
(一)構建專業與企業群的保障關系,形成校企聯合辦公室
在焙烤食品職業教育集團的基礎上,成立了校企合作教學指導委員會,同時在聯合的“集團”企業內建立“現代學徒制雙向(學校、企業)大師工作室”簡稱“雙向工作室”,主要由企業專家、企業師傅、實訓中心、教研室、專業教師組成,成為聯合工作辦公室,由實訓中心主任兼任“雙向工作室”辦公室主任,作為企業的聯絡協調人,洽談師傅與學生之間的培養目標及要求。在聯盟企業的幫助下,選擇好企業師傅,由“雙向工作室”辦公室聯系,建立各聯盟企業師傅的聯絡信息,明確學生與企業師傅之間的師徒關系,通過四方協議(企業、學校、師傅和學生)明確師傅的責任義務、學生責任義務。在三年的教學管理中,由企業及企業師傅和學校指導教師全程參與的學生學業水平及思想品德的評價機制。通過聯合辦公室實現車間與教室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育人與生產合一、教學內容與生產項目合一、教學運行與企業生產過程合一、學生評價與企業員工評價合一的校企共管,人才共育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同時建立聯盟企業群的保障機制,共同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校企共同制定學徒制管理辦法、焙烤食品職業教育集團聯盟章程和“雙向工作室”管理辦法,共同制定教學運行與質量評價體系,確保學生(學徒)和師傅的合法權益[2]。
(二)構建教學運行管理的評價體系
現代學徒制教育在教學運行管理中,建立教學評價體系應圍繞行業、企業用人標準,評價的主體是徒弟、師傅、指導教師、學校、企業、行業專家及教學督導,針對不同的崗位課程,建立了不同的評價標準。同時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學生評價模式,起到了全面引導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通過對現代學徒制教學標準內涵的分析,在評價體系的建立上充分分析各教學環節的教學運行管理質量標準和社會評價,把握各教學環節的組織過程即日常教學、督導評教、專家評教、教師評學、學生評教、師傅評學、企業評學等活動,落實現代學徒制一體化培養的教學運行和教學質量評價[4]。認真理清企業師傅、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方式,理清教學過程和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使校企雙方共同確定課程內容、課程標準、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結合行業崗位標準共同制訂專業教學標準、課程評價標準以及師帶徒標準。在教學組織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上,每堂課都要認真填寫《教室日志》、《實訓室運行記錄》、《衛生安全記錄》、《新疆職業大學校內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4+1”運行手冊》、《新疆職業大學校外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2+1”運行手冊》等過程化管理要素。按學校學分制管理辦法,能進行課程與師帶徒期間頂崗實習崗位學習與企業考核的課程置換,以形成基于焙烤食品加工業務流程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加強學徒制教育全過程的教學運行管理與評價體系建設(見圖1)。
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運行要素的構建
(一)“2+1”人才培養模式運行的內涵
現代學徒制是由兩個場所組成的實訓教學場地,即一個是企業車間,一個是學校內實訓基地。每個實訓場地都設計文化素質+技能實訓教學。我校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的現代學徒制采用“2+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2”代表兩年在校內的理實一體化學徒培養,由企業師傅和學校教師共同實施,“1”代表一年在合作企業的頂崗實習期間的學徒培養,有企業師傅專項培養,學校教師輔助,形成師帶徒的教學學習方式。在校期間一方面達到國家層面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兩課”的教育目標,另一方面達到專業崗位所需求的專業技能的訓練目標。使“兩課”教育有充分實施的教學時間,達到國家培養人才素質的要求,同時達到企業所要求的企業文化、技術技能的要求。校內兩年的教學編排要符合現代學徒制教學的運行規律,同時符合現代企業生產過程的運行規律,保證校內外教學的實施計劃。使現代學徒制教育在校內、校外兩大模塊的實施中達到人才質量培養的目標,進一步落實設計兩大教學運行模塊的質量評價體系,是保障現代學徒制教學的基礎。endprint
(二)“4+1”教學運行的內涵
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通過現代學徒制的試點,結合地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性,在與試點企業形成“2+1”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在校外一年,實施企業“師帶徒”教學,形成學校與校外基地之間的“工學交替、實崗育人”的大循環。在校內2年以認知→實踐→認知的一體化教學,實施校內“師帶徒”,邀請企業師傅進入課堂,形成“雙師工作室,校企同育”的小循環[3]。通過與企業專家和教育專家的共同討論與實施,將在校內的兩年教學中鑲嵌“4+1”教學模式,即每周五天的教學,其中4天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開展職業素養和專項技能的教學,另一天教學由企業的師傅實施,依據行業企業要求培養學生的企業文化和技能訓練,同時在職業教育集團內選擇優秀企業,在校內建立了新疆職業大學心岸焙烤食品實訓基地,使基地符合生產企業的運營要求,企業師傅親臨現場傳授學生技術和經營能力,形成真實“師帶徒”的教學模式,進一步設計和落實“4+1”教學運行的日常管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三、現代學徒制評價體系設計與實施
我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以來,學徒制教學運行質量評價體系的設計、運行得到了初步成效,投入運行以來,通過對學徒、師傅、學校、企業的運行獲得了一定的成果。從試點班級效果來看,有利于促進學校與行業企業的深度融合,學校與企業師傅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雙方的了解更加透徹,增強了學校與企業的溝通和合作,使雙方更加協同地培養學徒完成技能學習。通過開展現代學徒制教育,教學是從企業的生產崗位、企業生產標準、企業制度等內容融入教學環節,達到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使教學實踐管理有據可依,達到產教融合的目標。
(一)構建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標準體系
從現代學徒制教育培養的職業性和開放性為出發點,以現代職業教育的教學理念,以崗位教學工作過程為切入點,制定和完善現代學徒制專業教學質量標準評價系統,為科學合理監督和評價教學質量管理提供理論實踐的依據,主要包括專業建設與企業需求標準、教學標準、企業和學校教師選聘及培養標準、招生及新生入學標準、“兩課”及學生綜合素質質量標準、校內一體化教學標準、(4+1)校內企業師帶徒實踐教學質量標準、(2+1)企業師帶徒實踐環節(頂崗實習)質量標準、課程考核質量標準、畢業設計等教學質量標準體系[4](見圖2)。
(二)構建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為加強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日常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學院與聯盟企業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把學生崗位工作考核和“師傅帶”學生的質量評價納入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學生在學校讀書期間就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管理。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實施四方評價體系,對學生評價采取企業評價(實習鑒定)、學校評價(理論測試、技能考核)、行業評價(職業資格證書)、本人評價(學生自評)、家長評價(調查問卷);對教師和師傅評價采取學校及企業評價(教學業務和師德考核)、學生及家長評價(調查問卷座談)、教師及師傅評價(評價表);對學校評價采用社會反映(媒體報道)、企業評價(調查問卷)、學生和家長評價(調查問卷及座談)(見圖3)。通過對崗位、技能項目、師傅、徒弟和企業、學校的實施過程,緊貼市場用人標準,變革評價方式,建立不同崗位課程的評價方法。以學徒能力為核心,企業共同參與的學生評價模式,在師帶徒結束后,按照學徒培養目標和學徒培養計劃,在接受訓練的崗位技能上進行操作能力的考核。同時引入第三方評價考核,統一評價考核標準、時間、地點和考評人員。考評過程由自治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統一管理并選聘獲取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資格的人員擔任考評員,對學徒崗位技能進行全面達標考核,合格者頒發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西式面點或烘焙工)。
(三)現代學徒制教學運行與實施設計
通過對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的試點,總結歸納了在不同階段學生學習和實踐過程的運行表格及評價,如崗位實踐學習記錄表、崗位教學環節實踐學習評價表、頂崗實習環節實踐學習評價表、就業環節實踐學習評價表、實踐學習總體評價表、師傅實踐學習總體評價表、學生企業實踐考核表(帶隊教師)、帶隊老師對企業師傅的評價表、學生企業實踐考核表(企業師傅)、“現代學徒制”實習總結等記錄和評價表格,形成教學管理評價體系的運行手冊。
1.“4+1”學徒學習記錄評價實施設計。在教學中,實施“4+1”教學模式,形成校內教師授課的學徒學習記錄(見表1)、企業師傅授課的學徒學習記錄(見表2),并設計學院、班主任、學生、企業師傅四方溝通記錄,形成從教學實施計劃、企業生產標準等融入到新疆職業大學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4+1”教學運行手冊,保證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的評價與實施過程。
2.“2+1”學徒學習記錄評價實施設計。在校外師帶徒的教學實踐中,實施“2+1”教學模式,跟企業師傅一年的學習。在一年的學徒中,明確跟師傅的企業狀況、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組織與教學安排(知識、能力、態度)和紀律要求。使學生明確校企合作協議和四方協議(企業、學校、師傅和學徒)的內容、責任和義務、權利和義務,明確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現代學徒制校外實訓基地課程計劃,清晰學生的學習目標。為開展好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經過學校與企業共同研究設計校外師帶徒的運行實施手冊,其校外師帶徒記錄與評價內容:一是學生方面記錄與評價信息即現代學徒制校外課程企業師傅及學生分組信息表,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學習記錄評價手冊:含崗位實踐學習記錄表、崗位教學環節實踐學習評價表、學生實踐學習總體評價表和師傅對學生實踐學習總體評價表等表格設計;二是教師記錄評價信息即現代學徒制校外實訓基地教師記錄評價手冊:含學生企業實踐考核表(帶隊教師)、帶隊老師對企業師傅的評價表;三是企業師傅記錄評價信息即現代學徒制校外實訓基地師傅記錄評價手冊:學生企業實踐考核表(企業師傅)(見表3);四是學生“現代學徒制”實習總結。通過上述評價表格的設計,將校外“師帶徒”教學實施計劃、企業崗位標準、評價體系等融入到新疆職業大學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2+1”教學運行手冊,確保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全過程管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現代學徒制教學運行質量評價體系,是現代學徒制試點中的關鍵因素,通過焙烤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歸納提煉的教學運行管理和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今后現代學徒制教學評價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同時是考察專業教學運行過程的重要標準。通過試點提煉并具有客觀、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為進一步促進現代學徒制實踐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為推動區域職業教育高水平發展提供實踐依據[5]。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Z].教職成[2014]9號文件.
[2]趙文龍,胡應坤,李立斌,湯才.現代學徒制管理和教學模式、評價體系研究[J].高教學刊,2015(13):90-91.
[3]陳運生,馮云龍,王強.校企合作職業教育集團背景下的現代學徒制教育探討[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6(3):14-18.
[4]許名勇,龔勛.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模式下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J].職教論壇,2015(2):88-91.
[5]王永新.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科技展望,2015(36):266-268.
責任編輯 蔡久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