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慧
摘要:高效課堂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學中,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也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抓住有利時機,適時介入,適度指導,還學生自主,給課堂精彩。
關鍵詞:語文教學;高效課堂;適時介入
傳統課堂中,老師的主導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為了渲染課堂的氛圍,為了知識目標的達成,老師們使出渾身解數,只為了對得起“師者”這兩個字。而現在高效課堂倡導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宰課堂,是不是說教師已經不再重要了呢?我認為老師不僅不能退居“二線”,還應起到“畫龍點睛”的關鍵作用。只有老師適時地介入課堂,高效課堂才能夠真正地高效起來。下面就老師何時介入、如何介入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自主探究時 耐心等待
語文的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自己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上難題,不能理解或理解不透徹時,教師應給學生充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引導學生開拓思路,幫助他們發現認知上的誤區,得出正確的結論,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將答案強加給學生。
二、秩序混亂時 果斷介入
高效課堂要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但不是不要課堂紀律,恰恰相反,良好的課堂紀律更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是有效學習的保障。這就如同舉辦一場體育比賽,老師就如同嚴格執法的裁判,沒有老師這個游戲規則守護者,比賽將陷入無結果的爭論和無秩序的混亂。比賽精彩與否,不但要有好的團隊和隊員精彩發揮,也要有高水平的裁判果斷介入,這樣,才能引導整場比賽朝著一個百舸爭流、自由競技方向發展,比賽的主角---運動員才能夠有機會有更好地發揮,比賽才會給觀眾帶來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面。高效課堂也是一樣,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時,有的小組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亂作一團。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卻是在做無用功。因此,當課堂紀律混亂時 ,老師要及時調控,維持好課堂紀律,把握好課堂節奏,從而實現高效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任務。
三、思維僵化時 適度點撥
當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及時介入,幫助學生分析原因,找尋新方法。否則,學生就有可能因為問題難以解決而失去探究的興趣。這時教師的作用只是引領,是點撥,不是告訴和灌輸,教師給出的是方法的指導,是搭建“梯子”,是扶一下、推一把,路還是要留給學生自己去探尋。比如說《金蟬脫殼》這一課,要求背誦四五兩個自然段,金蟬脫殼的過程以及金蟬脫殼后的變化。開始,我讓孩子邊讀邊想,雖然作者描寫的非常細致生動,但學生并沒有見過這種場面,也感受不到金蟬脫殼的神奇,學習積極性不高。于是我就找來金蟬脫殼的動畫視頻,放給孩子們看,看完一遍后,再讓學生找出文中蟬身體各部分出來的先后順序,圈畫出描寫動作的詞語,然后再次播放視頻,這次很多同學跟著模仿蟬出殼時的動作,表現很興奮。當學生在領悟了課文內容,理清了表達順序,掌握了關鍵詞句時,再練習背誦,就會容易得多,也避免了機械記憶。
四、思維發散時 巧妙引導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思維是最沒有束縛,最活躍的。面對偏離教學目標的問題,教師應善于和學生對話、溝通,了解學生在想什么,是怎樣想的,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提高自己調控教學的能力??催^這樣一個案例:教師正引導學生一起品讀、賞析課文《鳥的天堂》的第三段,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了這段文字,教師正要總結此段,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一位學生突然站起來,滿臉疑惑地問道:“鳥的習性是晨出暮歸,天亮就離巢覓食,巴金爺爺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是在早晨,怎能看到課文中所描繪的眾鳥紛飛的情景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頓時“亂”了起來。
師:從同學們的議論中,我就知道剛才那位同學提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不過馬上回答可能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辦呢?
生:仔細讀書,查找資料……
師:對,這些都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下面就請同學們各自再讀書,再思考,力求從書上找出答案。于是學生再次投入到書本中。
五、出現錯誤時 及時指正
孩子們的認知水平畢竟是有限的,對文本的解讀不可能面面俱到,知識生成達不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一節課下來,只見形式而未見內容,怎樣避免這種情況,讓課堂高效起來呢?關鍵就是老師的引導點撥。如果孩子們的展示出現了錯誤,老師應及時打斷,給予果斷的糾正;如果,孩子們的展示形式大于內容,課堂熱熱鬧鬧,知識含量卻很少,老師不能坐視不管、聽之任之,而應該及時提醒他們展示的知識目標是什么,該怎樣達成這些目標,及時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為學生“撥云見日”,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六、課堂生成時 靈動出擊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課堂所有的細節,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當學習到“談‘碰壁”這個故事時,于老師讓學生練習評點、賞析課文。其中有一句“他嘴里嚼著,嘴唇上的胡子跟著一動一動的”,于老師是這樣引導學生學習的。
師:如果你是一名語文教師,你現在正在批改你學生的作文,你會寫下什么樣的批語?
生:觀察細心,描寫細致,真乃好句!
忽然,有一個學生發表了與眾不同的見解:“這句話可寫可不寫,能不能刪去?”
于老師告訴學生:“簡潔是一種美,具體生動同樣也是一種美?!庇诶蠋熯€分別與兩位代表握手,對不贊成刪去的代表說:“假如你將來成為一名語文教師,你的學生的作文一定是具體生動的。”對贊成刪去的代表說:“假如你將來成為一名語文教師,你的學生的作文一定是簡潔凝練的。”
這是多么精彩、多么藝術的即時生成!
當學生大膽質疑,發表自己的意見時,我們不能一味地加以遏止,相反,要對他們的這種敢于表現自我,積極思考的行為加以鼓勵,從而使他們敢說、會說、樂說,課堂中的動態生成才會不斷涌現,讓課堂教學因意外而變得絢麗多姿、魅力無窮。
七、展示完成時 激勵點評
每一組展示的同學都渴望得到老師肯定的點評,所以當展示過程當中出現亮點時,當一組的同學展示完成之后,我們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和激勵,老師的掌聲和贊揚聲就是學生的加油站,當然也要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的不足,以防以后再出現這樣的問題。最后,當課堂接近尾聲時,我們還應花幾分鐘的時間,對整節課的內容進行梳理,清晰學生的思路,再一次鞏固所學知識。
總之,在學生的展示課上,老師始終都應該處于一個戰備狀態,“該出手時就出手”,把握好介入時機,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參考文獻: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 的動態生成》李云輝
《高效課堂之觀課》周正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