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新
摘 要:現在多媒體正以生動形象,音形兼備,動靜結合,吸引著學生。有效激活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教師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要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常規教學手段的各自優勢,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進行有效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效率;情境
傳統的數學課,枯燥無味,特別在過去,教法比較單一,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少,既缺乏充分的圖形支持,又缺乏供學生發現探索的良好環境。現在多媒體正以生動形象,音形兼備,動靜結合,吸引著學生。教學中通過直觀形象、生動逼真的演示,創設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為教師順利實施教學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效激活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巧妙引入新課
萬事開頭難,一堂課也是這樣的,如果教師能夠在引課的時候吸引學生,那么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當我們感覺單純憑借語言的描述很難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的時候,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手段,帶領學生步入知識的海洋。例如,在《8、7、6加幾》一課中,我運用計算機設計出多媒體課(教學片斷):小紅和她的幾個好朋友約好到公園去玩,正準備上車時,售票阿姨擋住了去路,她說必須答對車門上的題目才能給他們開門。同學們愿意幫助他們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愿意。此時我用課件出示口算題:學生口算出答案后,車門就開了。他們上了車后,司機大伯又笑瞇瞇的對他們講,對上我的口令車才能開。因為課件已設置配音效果,當學生齊答后,車子就開了。
在上課的開始,復習了10、9加幾的口算和8、7、6的湊十法,鞏固舊知,為新課做好鋪墊。在教學設計上,我并沒有設計單純的口算題,而是利用了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對新事物有著天生的親切感。并根據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用他們喜愛的故事情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通過聲情并茂的電教媒體對學生形成刺激,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要,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通過動畫、聲音、色彩等來創設情境,渲染氣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有利于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上好一堂課,關鍵在于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使學生輕松易懂,理解深透,印象深刻。但有些知識內容很難用語言和教具達到這個目的,即便能達到,也浪費很多時間。這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學生感知的過程,把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協調利用起來促進知識內化,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從而達到其它教學手段達不到的效果。例如,相遇問題應用題的重難點是正確理解相遇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分析解題思路。在具體教學中我先設置這樣一道準備題:小華家距小明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對方走去。小華每分鐘走60米,小明每分鐘走70米。在運用計算機的輔助教學時,可分以下幾步進行:第一步,創設動態情境,幫助學生準確理解題意。用屏幕顯示:小華、小明兩家用太陽表示并不斷閃爍,當發出第一聲悅耳的響聲后,兩人分別從家中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經過3分鐘相遇,這時又發出一聲悅耳的響聲,小華走的路程用藍色表示,小明走的路程用紅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淺黃色,色彩清晰艷麗。這時教師提出問題:有幾個人在運動?出發時間怎樣?從哪里出發?出發后方向怎樣?結果怎樣?課堂上,我始終抓住“相遇問題的關鍵”,加深學生對兩地、同時、相遇這些關鍵詞的分析和領會,形象深刻的提示了事物的發展、變化與結果,使學生準確理解相遇問題的結構特點,充分發揮電教媒體的優勢,為后面的例題教學清除障礙。
三、巧妙利用多媒體深化課堂訓練,鞏固新知
多媒體相對于傳統的教學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它可以在單位時間內提供給學生大量的信息。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網絡,精心備課,制作課件,設計新穎有趣、針對性強的練習題,鞏固所學新知,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讓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還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這樣一來既很好地鞏固了新知,同時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還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都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學習興趣更加高漲,自信心也逐漸增強,更愿意學習數學。并且教師利用網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隨之調出所需要的內容,不僅節省了時間,加快了教學節奏,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外延伸與拓展,從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網絡還可以融入許多精要的知識,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所以說網絡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給學生創造優越的學習環境,搭建最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平臺,讓學生以最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鞏固練習中,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思維導向,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在學生練習時通過多媒體來創設情境,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同時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盡可能地使學生產生發散性思維,使學生采用多種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當學生學習了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后,學生在計算半圓周長時,容易產生錯誤,把圓周長的一半認為是半圓的周長。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動畫演示,兩個小動物分別沿半圓走一圈和從圓的直徑的一端沿圓上走到另一端。通過演示情景,學生深刻的理解了半圓的周長和圓周長的一半的不同之處,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五、采取相應的對策
1.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單純為了追求形式的多樣化,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制作影像資料,必定得不償失;利用多媒體直觀的視覺形象有時是難以傳達文學語言的豐富內涵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一味追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相反,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是最佳選擇。
2.多媒體并不是全能媒體,并非所有課程的所有教學都必須使用或適宜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因此,在教學中合理設計、搭配、應用多媒體和其它媒體,共同發揮出綜合效益。
總之,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教師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要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常規教學手段的各自優勢,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巧用多媒體,并在實踐中認真地去研究、探討,從而真正理解和認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內涵,真正感受到多媒體的神奇和巨大的魅力,使多媒體為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服務。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