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梅
摘 要:朗讀與背誦是英語語言學習的基礎,并且是一種有效的語言信息輸入方式。它在英語教學中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是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朗讀與背誦;語言信息輸入;英語能力
一、朗讀與背誦是英語語言學習的基礎
近來隨著西方先進教學理論的引進,聽說法、認知法、交際法、任務型等教學方法廣泛用于英語課堂中,國內外學者把“朗讀與背誦”貶為“填鴨式”、“死記硬背”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朗讀與背誦”環節,致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難以有突破性的提升。朗讀和背誦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法,中國的語言教育十分重視朗讀與背誦。因為它具有特殊的教學效率,是眾多名家學者學習英語的成功經驗,應該在教學中重新得到認識和應用。
背誦是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通過強化意識的注意力,在大腦中刻下記憶痕,進而轉為長期記憶的一個學習過程。書讀而記,記而解,解而通,通而作,是許多人親歷的學習體驗。我國學生在語言使用過程中,由于大腦中所儲備的語言信息量不足,從而嚴重影響了語言輸出質量。通過反復的朗讀和背誦,會增強語言知識的積累,強化語言輸入,為語言輸出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朗讀與背誦的實證研究
朗讀與背誦歷來是中國人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和“看家本領”。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章振邦教授在談起自己的英語學習經歷時說道:“在高中階段,除大量閱讀外,我還背誦了不少范文。通過這些范文,我擴大了積極詞匯量,加深了語言知識,并在潛移默化中學到了文章的起承轉合以及如何聯句謀篇。”眾多英語專家學者學習英語的成功經驗足以證明朗讀與背誦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地位。
三、朗讀與背誦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音能力,加強語感
朗讀和背誦是掌握正確發音和自覺掌握語音規律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從對語言材料的不理解到理解,通過反復的朗讀直到能完全背誦最后能運用自如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語言實踐的過程。在朗讀的過程中,會慢慢提升運用適當的重音、語調,會逐漸建立起語感。
2.有助于提高聽說能力
大量的朗讀是聽力理解的基礎,能直接帶動聽能的發展。聽能的提高直接帶動口語的發展,把聽懂的話說出來就是一種初級的口語活動。在一次次入情入境的朗讀過程中,詞語音、形、義的圖式不斷得到加強和鞏固,對文章的風采格調、脈絡層次、語言表達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會潛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融會貫通。朗讀背誦多了久了,就會提高和豐富口語表達能力。
3.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要流利的把課文背出來離不開反復的朗讀,這一訓練過程有助于良好語感的形成,進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閱讀速度很大的促進。通過大量的背誦,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短語和慣用語表達,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自然會把這些內化了的知識加以運用、活用。地道、得體的語言表達必定會增強寫作能力。
4.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激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習潛能,提高學習質量,獲得成功的巨大推動力。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就能全神貫注地學習,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隨著學生的朗讀、背誦的文章句子增多,他們積累了大量語言材料。在日常交往、對話和寫作中就會得心應手地模仿說出精彩的句子,寫出優秀的文章,也就會有成就感,有利于克服學生對英語的畏難情緒,這樣學生在成就感中逐漸喜歡起英語,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實現良性循環。
四、朗讀和背誦在教學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1.確保朗讀與背誦語料的可理解性
朗讀與背誦的語言輸入應該以可理解的為前提。教師所選的文章應該具有典型性、語言規范、長度適中、內容廣泛,并易于朗朗上口。再通過詳細的講解幫學生理解,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明確朗讀與背誦原則,掌握正確的方法
朗讀與背誦是學習語言時的一種特殊手段,對語言的音、形、義都給予重視,它要求單詞讀音、語句讀音準確,語調正確,在反復朗讀與背誦的過程中領會語句間的聯系。學生在進行大量的朗讀時,必須使用正確的語音語調,然后反復模仿朗誦。
3.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培養其自主朗讀與背誦習慣
學生應首先克服膽怯、害羞等心理,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從正音、正調開始,從熟悉的材料著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多朗讀,多背誦,多模仿,多實踐。教師亦可幫助學生組建朗讀興趣小組,適時舉行英語朗讀、演講比賽,為那些語音語調等正確、地道、優美的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其他學生英語朗讀與背誦的興趣,培養其自主朗讀與背誦習慣。
五、結語
由于我國學生是在母語為漢語的非自然語境下學習英語,背誦有著其特殊的意義,不失為一種最佳輸入。通過背誦輸入,可彌補學生脫離目的語語境的不足,奠定了基礎,可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增強語感、擴展學生的隱性語言知識,強化語言輸入,鞏固所學語言知識,克服口語表達和寫作中的負遷移現象,進而提高其英語實際交際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