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燕
【摘要】 目的:探討自我護理管理對高血壓性心臟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85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組(n=42)和研究組(n=43)。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組基礎上參照Orem自我管理理論給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差異。結果:研究組治療依從率、健康知識掌握率、血壓達標率、護理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我護理管理能明顯改善高血壓性心臟病治療的依從性,改善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水平。
【關鍵詞】 自我管理; 護理; 高血壓性心臟?。?治療; 依從性
Influence of Self Care Management on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ZHAO Hai-y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24):077-08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elf care management on the compliance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85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n=42) and the study group(n=43).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by referencing Orem self management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Compliance,quality of 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reatment compliance rate,health knowledge rate,the standard rate of blood pressu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life quality score of two groups(P>0.05);after nursing care,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Self care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heart disease,quality of nursing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Self-management; Nursing; High heart disease; Treatment; Compli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Wuhu No.1 Peoples Hospital,Wuhu 2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4.022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指長期血壓控制不佳導致心臟機能異常改變的一種常見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主要有左心室舒張功能下降、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收縮功能下降等,嚴重高心病患者將導致心力衰竭[1]。相關研究顯示,約70%心力衰竭患者由高血壓導致的[2],因此,對于高血壓性心臟病應積極控制血壓,需長期服藥治療,至今尚未有徹底治愈的方法。自我護理管理在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關于自我護理管理對高血壓性心臟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研究較少,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心血管內科住院部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85例,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均符合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3],自愿接受控制血壓治療患者。排除標準:肝腎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和精神性疾病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研究組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齡45~67歲,平均(46.37±5.12)歲,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36例,高中以上7例;常規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44~65歲,平均(46.24±5.08)歲,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34例,高中以上8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文化水平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飲食護理、運動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和并發癥護理等。研究組在常規組護理基礎上參照Orem自我管理理論給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參照Orem自我管理理論評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護理需求,根據自我管理不足采用不同的補償系統護理,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根據不同病情程度提供不同的體位護理,對于心功能不全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并定期給予翻身拍背。給予低流量吸氧,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糾正低氧血癥。對于煩躁不安患者應適當給予鎮靜藥物治療。嚴格遵醫囑給予降血壓、擴張血管、利尿和強心治療處理。加強生活護理,提倡低鹽低脂飲食。(2)對于病情嚴重者協助患者洗臉、刷牙、洗手等日常衛生,提倡少吃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對于合并貧血患者改善高蛋白飲食,合并便秘患者給予緩瀉劑,生理鹽水灌腸處理。指導患者自我控制情緒,避免緊張激動等負面情緒導致血壓的升高。給予適當的活動指導,避免加重心功能異常的加重。采用健康宣教方式增加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掌握正確血壓的自我控制方法。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差異。(1)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一般依從、不能依從,依從率=(完全依從+一般依從)/總例數×100%。(2)護理質量:采用問卷調查方式統計分析兩組護理滿意率,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估量表EORTC QLQ-C30,共30個條目,條目1~28分四等級(沒有、有一點、較多、很多)相對應評價1~4分,29~30條目分為七等級,相對應評價1~7分;EORTC QLQ-C30包括功能領域、癥狀領域和總體健康領域,其中功能領域包括軀體、角色、認知、情緒和社會功能,總體得分0~100分,其中得分越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6.01,P<0.05)
2.2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血壓達標和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健康知識掌握率、血壓達標率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5.14,P<0.05)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老齡化現象的加重和疾病譜的改變,慢性心血管疾病成為了人類健康的嚴重影響疾病之一[4]。高血壓性心臟病的發生率逐年升高,嚴重的高血壓性心臟病導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其中心力衰竭是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主要的病死原因之一[5]。Orem自我管理強調患者需自我護理,護理人員經系統化評估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個體化的護理需求,根據評估結果采用補償系統和健康教育系統提供護理干預措施,自我管理護理主要強調患者在具備護理能力的基礎上為患者自身提供部分護理需求,在血壓的持續性控制和監測中具有重要的作用[6-7]。同時,根據Orem自我管理理論指導患者為自身制定有效的控制血壓的飲食、運動計劃,在持續血壓控制與提高患者生活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治療依從性,指的是患者能否在較長的時間內,遵循主治醫師的規定的用藥劑量、用藥次數以及用藥的時間堅持用藥。高血壓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治療依從性的高低與患者疾病的治療有非常直接的聯系。許多患者由于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不夠,沒有意識到長期堅持用藥的重要性,在治療一段時間后,癥狀一旦消失便立刻停止用藥,或者還有一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而被迫停止用藥,這些原因都影響了治療的連續性,容易引起耐藥性,最終導致治療的失敗。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生命危險,給家屬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和精神損失,還會給社會和公共安全造成很大的負擔。因此,如何提高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患者和患者家屬對于高血壓心臟病知識掌握較少,對于治療依從性重要性認識不夠的情況,對患者及患者家屬定期開展高血壓心臟病科普知識講堂,對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和家屬進行進一步的高血壓心臟病防治教育,使其充分意識到治療依從性與肺結核治愈率、復發率之間的聯系,以及不依從主治醫師的服藥要求的嚴重后果,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指導家屬對患者展開親情護理,幫助護理人員一起密切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如有異常及時向護理人員反饋,增強患者家屬對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監督和檢查。
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原因,在治療的過程當中極易產生負面消極的思想和懷疑情緒,從而不按照醫囑要求用藥,降低了治療依從性,并造成患者生活質量的大幅度下降,最終導致疾病的惡化。因此,需要加強對于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心理的護理干預。向患者和家屬提前告知有關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以及應對措施,使患者有更好的服藥心理準備,減少因服藥副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恐慌。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更好地了解患者對治療的意見和建議;傾聽患者的治療訴求,鼓勵患者積極地生活;向患者講解緩解壓力,舒緩精神狀態的方法,幫助患者通過合理的方式方法表達負面情緒。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提高患者對于戰勝疾病早日康復的信心,改善了患者對于生活的積極性,因此提高患者的服藥積極性和治療依從性。
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間應當加強對于患者的護理和巡視,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和心理變化,實時如實的記錄患者用藥后有無不良反應,并及時的向主治醫生進行反饋。在收集到的大量患者病情信息的基礎上,和主治醫師根據不同的患者制定專門的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盡可能的減少用藥產生的副作用,和患者因藥物副作用產生的用藥抗拒。并且根據患者的經濟情況,盡可能的為患者使用已經過療效驗證,由國家免費提供的高血壓心臟病治療藥物,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endprint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我護理管理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護理滿意率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與文獻[8]結果相一致。基于Orem理論基礎上實施自我護理管理不僅滿意了患者的護理需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避免自我護理缺陷。根據高血壓性心臟病病情和自我管理能力狀況綜合評估護理管理系統,選擇合適的護理管理系統,參照護理管理系統提供不同等級的健康教育、護理指導和輔助護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發揮自我照顧責任,有效促進患者早期康復,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改善生活質量[9-15]。自我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主動參與意識,提高自我價值,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療開支,降低家庭、醫院和社會負擔。通過自我護理管理建立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溝通橋梁,讓護理人員花更多精力完善補償系統服務,改善護理質量[16-18]。
綜上所述,自我護理管理能明顯改善高血壓性心臟病治療的依從性,改善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玉勤,朱銳,吳校林,等.羥苯磺酸鈣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72例[J].醫藥導報,2013,32(8):1025-1027.
[2]何逢廣.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心率震蕩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380-3381.
[3]陳瑞明,焦娜娜,馬祖長,等.基于Peplau人際關系模式并結合護理程序的社區高血壓患者家庭訪視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3):1-4.
[4]劉甜,杜茜倩,李勝玲,等.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家庭功能與自我護理能力的相關性[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4):641-643.
[5]何秉賢.高血壓和高血壓性心臟病[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4(12):1101-1102.
[6]李云,潘夏蓁.Orem自理理論在急性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9):28-29.
[7]鄧暑芳,黃紅玉,張曉丹,等.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公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8):513-515.
[8]李健芝,王蕊,鄧紅軍,等.衡陽市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4):12-16.
[9]朱大喬,毛紅娟,何丹丹,等.高血壓患者自我監測血壓對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581-583.
[10]王鳴紅.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校醫,2009,23(5):525-526.
[11]王喆.人性化護理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8):158-161.
[12]阮舒華,龐娜裕.加強隨訪管理對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及預后的影響[J].醫學信息旬刊,2011,24(3):280-280.
[13]李麗芳.人性化護理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4).
[14]史丹君.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與治療依從性相關性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1,11(2):33-35.
[15]全冬梅,蔣紅慶,陽碧.回訪教育對增強農村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3,3(21):319-320.
[16]馬春花,陳少賢,尤黎明,等.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的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3):65-68.
[17]蔡文花,李麗敏,王雪敏,等.探討自我管理模式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9):67-68.
[18]劉生龍.高血壓患者自我監測血壓對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7,31(2):188-189.
(收稿日期:2017-07-12) (本文編輯:鄧朝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