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緒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國民3高人群的日異增長,人們的膳食結構也在很大程度上發生了轉變,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品倍受人們的喜愛,尤其草食畜禽類的動物性食品其市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以人們對牛肉的消費顯得較為突出,并且其消費觀念也在向營養全面的無公害牛肉方向轉變,但是集約養牛在沿海發達地區又受到國家環保政策的限制。為滿足人們膳食結構的需求,就要不斷加快農村山區養牛業的發展,促進貧困農戶養殖增收以及滿足人們生活所需。下文將重點闡述關于山區養牛業的實際現狀以及建議。
關鍵詞:山區;養牛業;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S8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94
1 目前我國山區養牛的實際現狀
云貴高原山區雖說沒有北方那一望無際的草原,但山區卻擁有獨特的氣候環境以及豐富的農作物桔桿資源,為山區養牛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飼草保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山區養牛業的現狀格局也從以散養為主向規模養殖或養牛專業合作社轉型、養殖品種從役用型向肉用型品種轉變、養殖方式也從半放牧半舍飼向全舍飼轉變、從用野生雜草和農作物桔桿養牛向種草養牛轉變,從而促使山區養牛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山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養牛農戶的經濟收入,也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發生以上轉變的過程中一些養殖企業和養殖農戶在生產過程中也走了不少彎路,也遇到了很多問題,為適應新時期養牛業的發展需求,本著尊重科學,遵循自然規律的原則,根據牛的消化及生物學特性,從山區實際出發提出建議,希望能為山區養牛業的發展獻出微薄之力。
2 思路以及對策
2.1 因地制宜制定出臺肉牛產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
畜牧業的投資主體是農民,養牛業也不例外。資金短缺仍是制約養牛業發展的主要是因素,投資大、周期長、效益好是養牛的特征,這就意味著各級政府要及時出臺有利于養牛業發展的政策,盡可能從財政、金融等主面給養牛業主予以最大限度傾斜,以吸納更多的社會閑散資金投入養牛業。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入手:用足用活國家對養牛業的一切優惠政策,限時制定出臺切合實際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激勵措施,利用財政資金、信貸資金對養牛農戶或企業主給予補貼、貼息,以幫助他們渡過資金不足的難關,產生效益,最終培育出一批養牛龍頭企業;通過組建農民養牛專業合作社,合理將山區農民手中的閑置資金吸納進來用于發展養牛,在最大限度上促進山區養牛業的發展;積極鼓勵以及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回鄉發展養牛業,讓其有穩定持續增收的產業;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領辦養牛業,以盡快拉動山區養牛業的發展,使山區養牛業提質增效。
2.2 合理開發飼草資源
山區天然草山草坡多、農作物桔桿資源豐富,為山區養牛業提供了可靠而豐富的飼草資源,但僅靠這些也無法滿足養牛業發展的需要。可充分利用現有的農作物桔桿資源進行表貯或微貯,以緩解冬季青料不足的矛盾;合理改良天然草地,且有計劃地組織、規范牛群輪放,從而提高草地的利用率;根據自身養殖品種、養殖規模利用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優質高產牧草,在飼料種植過程中要注意豆科牧草與禾本科牧草的種植比例,盡可能滿足牛每天的營養平衡。
2.3 加大牛改力度,提升優良品種的覆蓋率
縣級畜牧發展部門要因地制宜制定出臺一系列系統的黃牛品種改良方案,根據方案如期抓好落實。黃牛品種改良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科學合理規劃,不能糊改、亂改,山區一些地方品種在近30a的自由發展過程中,品種退化現象極為嚴重,要吸取這一慘痛教訓;各地要加大牛改技術的培訓力度,盡快培養一批業務素質過硬、能吃苦耐勞的輸精員隊伍,且在業務部門的指導下根據品種改良方案開展工作,輸精員在生產實踐中要認真總結經驗、加強理論方面學習,以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技術水平,為當地的肉牛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
2.4 定期舉辦養牛技術培訓,提高規模養殖場主的科學飼養水平
通過培訓讓他們懂得牛改和防疫工作在養牛生產中的重要性,使其主動配合業務部門的品種改良及動物防疫工作,做好養牛場的繁殖與生產記錄;還要讓他們懂得母牛繁殖機能和肉牛生長速度與牛日糧營養平衡的直接關系,以逐步提高其科學飼養管理水平。
2.5 推廣桔桿青貯與微貯技術,為牛群越冬提供充足的飼料保障
推廣桔桿青貯與微貯飼料技術不僅可以緩解冬季青不足的矛盾,還可改變飼料的品質,改善飼料的適口性,以提高飼料利用率;為確保青貯或微貯飼料的品質盡可能采取袋貯為主,做好青貯飼料的日常管理及防鼠工作;窖貯的飼料在開封后盡快喂完,避免霉變造成浪費。
3 結語
只要各級政府、業務技術部門和規模養牛場(戶)或企業主通力協作,一定會把山區養牛業的發展推上一個新的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