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穎
摘 要: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現階段人們對森林資源的獲取速度逐漸加快,雖然我國森林的覆蓋面積居世界首位,但是人均擁有量極少,因此加快生態經濟林的建設工作尤為重要。在過去的森林資源使用過程中人們大多追求的是其具備真正的價值,從而忽視了其具有的生態價值,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筆者在下文主要通過對現代生態經濟林業發展進行分析,促進林業經濟穩步發展。
關鍵詞:現代林業;生態經濟林業;實踐;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74
引言
生態經濟林是現階段的林業發展過程中提出的新型概念,在生態經濟林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過去的森林資源獲取過程中人們忽視了對林區的生態保護,從而造成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惡化,出現大面積的山體滑坡等現象。在現階段的林區建設過程中,生態經濟林建設中則緩解了這個矛盾,逐步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局勢,同時使得林區經濟得到發展,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林區經濟持續發展。
1 生態經濟林業發展的基本意義分析
生態經濟林則是堅持以發展林業經濟與生態保護工作相互結合,從而有效避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破壞狀況出現。在過去的森林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忽視了森林生態保護工作,從而造成大面積的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等狀況,對人類的生存及活動造成不利影響。而現階段的生態經濟林業的發展則有效的緩解了人類經濟發展與林業生態之間的矛盾,使得人類在發展過程中與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
2 生態經濟林業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在近幾年的居民人均森林資源使用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在2017年森林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森林占有量占第五名,但是人均的森林占有量極少。由此可見,森林資源管理過程中,其必須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通過發展生態經濟林,使得森林苗木的豐富及數量得到提升,從而滿足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需求。因此在現階段的生態經濟林業發展已經迫在眉睫,其是實現林業經濟穩步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3 加快現代生態經濟林的相關措施
3.1 大力發展山區經濟林業,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
在我國的西南地區,其大多是山區林,土壤較其它地區肥沃,因此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借助其獨特的優勢,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應該注重林區的經濟結構,比如在林區可以種植相應的天麻、藥材等多種植物,使得林區的經濟作物結構趨于多元化,避免了過去林區發展過程中單一的苗木種植的狀況。同時在開闊的區域可以開展林區養殖產業,這樣不僅降低了養殖業的養殖成本,同時對于生態保護有著重要積極影響,直接促進現代經濟林的經濟作物結構多元化,實現了林區經濟穩步發展的局勢。
3.2 加大宣傳力度,使得村民認識生態林建設的重要性
森林資源利用過程中大多農戶忽視了林區生態保護工作,其錯誤認為林區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在森林資源使用過程中造成浪費的狀況。在現階段的森林資源使用過程中,森林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對林區生態保護的宣傳,使得農戶充分認識到林區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幫助農戶樹立起正確的林區生態保護意識,同時在今后的現代林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原則,在發展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從而建設高質量的現代生態經濟林,實現林業經濟穩步發展。
3.3 引進專業的技術人才,確保生態經濟林的價值
森林生態經濟林建設過程中,其與過去的林業發展有著較大的差距,過去的林業發展過程中純粹的為樹苗的種植,但是在現階段的經濟林建設過程中追求的是經濟作物的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在現階段的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林業發展管理中心應該加大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從而使得技術人才對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綜合分析,制定出科學的發展方案,使得相應的技術人才在生態經濟林的規劃及建設過程中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確保林業經濟持續發展。
4 總結
本文主要通過對生態經濟林發展進行分析,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森林資源的使用力度逐漸加快,同時林區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因此加快生態經濟林的建設工作迫在眉睫。傳統的林業發展過程中造成大面積的森林浪費,而生態經濟林則彌補了這個缺陷,因此在現階段的生態經濟林發展過程中應該逐步提升林區經濟作物的豐富度,實現林業經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金龍,張譯文,梁茗,等.基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林業政策協調與合作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3):124-130.
[2]費世民.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的戰略思考[J].四川林業科技,2008(4):29-41.
[3]董智勇.關于林業發展戰略研究問題[J].世界林業研究,1989
(3):1-8.
[4]李強.現代林業與生態經濟林業理論的實踐應用探討[J].中國林業產業,2017(2):133.
[5]詹昭寧.現代林業與生態經濟林業理論和實踐[J].林業經濟問題,2007(6):564-5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