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清++洪衛華
摘 要:文章闡述了江蘇六合現代農業園區、竹鎮鎮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以現代農業園區農業企業永鴻巴布洛為例,破析經驗體會和加強園區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現代農業;建設創新;經營模式;體會;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200
為貫徹落實黨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供給側的結構改革,民族鄉鎮——竹鎮政府做好引領規劃,企業適應市場需求,發展特色優勢,近幾年打造出一些有特色的農業企,經營值得借鑒學習和思考。
1 堅持規劃先行,推動空間集聚
江蘇六合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位于竹鎮鎮,2011年6月創建成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省級農業科技園。通過多年努力,園區現代農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14年、2015年分別榮獲南京市現代農業分類考核3等獎、2等獎。園區基本形成以北部干線、綠色長廊為2翼的V字型現代農業展示帶,金磁生態循環農業、大泉八里糧油蔬菜、大泉湖-止馬嶺經濟林果3個核心片區即“1帶3區”。2014年投資3000萬元在核心區建設包含成果展示、智能控制、企業孵化、政務辦公、農產品檢測、電商運營為一體的7000m2現代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已投入使用。
2 聚焦特色產業,彰顯個性魅力
根據區域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鎖定一個最有優勢、最具潛力、最能成長的特色產業。園區已基本形成循環養殖、經濟林果、糧油蔬菜、農產品加工、生態旅游5大特色產業,彰顯個性魅力。園區擁有江蘇省農科院萬頭豬、羊、兔養殖場,1.33km2無公害種植基地,特點是循環養殖,全程監管,合理利用。配套建有養殖場垃圾綜合利用大型沼氣發酵裝置,養殖飼料的秸稈青貯、微貯設備,伊利、衛竹等名下的畜禽養殖企業均采用生態循環模式。園區內有5家糧食烘干中心,烘干吞吐量達0.8萬t,化解了加工企業后顧之憂;潤軍糧油加工、永鴻清真食品、明天農牧等多家大型加工企業入住園區生根發芽,已經獲得有機食品5個、綠色食品14個、無公害81個,年三品認證產品產量8萬多t。“紅葫子”牌羊肉制品、“遠望”牌富硒稻米、“止馬嶺”牌山芋、麻油、“三星湖”牌香脆桃等特色農產品遠近知名,品牌效益彰顯。園區目前已經形成了巴布洛生態谷、桃花島、多彩竹鎮彩葉苗木等多個農業特色景點,2015年接待游客達250萬人次,2016年接待游客達380萬人次,巴布洛被評為4星級鄉村旅游景點,生態旅游日漸紅火。
3 突出創新創意特色,構筑發展新動能
突出創新創意特色是適應聚力創新的時代要求,把科技、文化、藝術等元素與“三農”資源融合在一起,就會形成農田景觀上創意、農產品外形上創意、飲食與民宿上創意、休閑體驗活動上創意,就能增加特色化、個性化、多元化產品與服務供給,打造出主題創意型的農業園,引領創意農業發展,滿足游客深度體驗需求,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現代農業生產管理數字化、精準化和智能化,打造智慧型“互聯網+”農業。2016年,巴布洛生態谷園區收入近1億元,其中:葡萄、蓮藕等果蔬的銷售達3000萬,水產、牛羊肉類達500萬,農家土特產1000萬;旅游觀光收入(門票及游玩項目)2000萬;餐飲住宿3500萬。
4 強化政府引導,提升優質服務
園區建設要充分合理利用省市區農業扶持政策,積極主動抓住竹鎮被列為南京市統籌城鄉先導試點區等鍥機加以引導,加快加速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鎮政府先后完成六合北部干線、90km“綠色長廊”瀝青道路、道路兩側50m綠化帶等系列工程建設,園區水、路、田等基礎配套設施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重點引進和打造了江蘇省農科院、巴布洛生態谷等27個農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展示基地建設,明天農牧2014年獲國家級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集成示范基地稱號。
5 發展農業園區的建議
5.1 優化空間布局,拓寬綠色發展新空間
嚴格按照“一帶三區”的功能定位,打造核心區、建設產業帶,把基礎設施投入、招商引資項目、項目跟蹤服務等向核心區集中,提高園區產業聚集度。重點打造現代農業美麗展示帶和3個核心區,優化布局,做到園區鑲嵌銜接互補,相互映襯,提升7000m2現代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服務檔次,提升園區對外形象,拓寬綠色發展新空間。
5.2 苦練內功激發內勁,開創綠色發展新局面
深入調研,務求真實,慧眼招商,重點挑選資金雄厚、技術實力強,產品新穎附加值高,產業延伸鏈長的農業項目落戶園區。培育做大現有農業企業,激發企業內力,苦練內功,豐富和壯大自己實力。鎮政府重點扶持巴布洛生態谷、伊利生態牧場、榮盛生態園、大泉湖-四季楓情園等一批農業綜合體項目,做足綠色農業企業文章,打造特色品牌,力爭一批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脫穎而出,開創農業企業綠色發展新局面。
5.3 打破傳統加快轉型升級,打造綠色發展新平臺
加大高標準良田建設,按生產、烘干、倉儲一體化建設糧油基地,避免自然災害對農業企業的影響;做活做大二產,加速農產品深加工,延伸農產品附加值,打造0.67km2規模的農產品集中加工、物流配送、電商為一體的綜合區,化解產品產后的后顧之憂,發揮品牌功能;打造特色,挖掘三產,巧打休閑農業旅游牌,拓展旅游門類,拓寬特色項目,標新立異做地方特色,堅定不移走現代農業“接二連三”綠色崛起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