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職業教育標準是指職業教育領域統一的技術和管理要求,職業教育標準是國家教育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標準的建設與管理,應該形成職業教育標準體系,加強職業教育標準實施和監督,完善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機制。
關鍵詞:職業教育;標準;管理
作者簡介:方勇(1968-),男,安徽安慶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教育標準、教育競爭力、比較教育。
基金項目:2016年度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所級個人項目“教育標準的分類管理研究”(編號:GYI2016086),主持人:方勇。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28-0020-04
制定教育標準并實施縝密的評價監控,是發達國家與國際組織的通行做法,是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當前,基于教育標準提升教育質量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選擇,教育標準成為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教育質量監測的前提和尺度,加強跨國合作、搭建共同的教育標準成為世界各國提高教育質量的政策導向。
面對我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機遇與挑戰,制定和完善各級各類教育標準,是新形勢下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和完善國家教育基本標準”。2017年9月最新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強調要“完善教育標準體系”?!冬F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標準體系”。
目前,我國由教育部門制定實施的職業教育標準或規范性文件,為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起到了有利的推動作用。但是,標準制定或發布機構在職業教育標準的建設和管理上尚沒有形成統一的體制機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在制定上尚存在混亂的局面,如何實行科學的職業教育標準建設和管理,本文在這方面擬進行初步探討。
一、職業教育標準的概念
標準是指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為基礎,經過有關方面協商一致制定,由主管機構批準和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教育是培養人才的社會復雜工程和系統工程,其所涉及的技術、管理和實踐活動需要通過一定的標準來進行規范和指導,以保障教育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制定教育標準,對教育領域所涉及的事物、概念及實踐活動做出統一規定,其目的在于獲得教育發展的最佳秩序并提升教育水平。
有的學者認為,教育標準是衡量教育的基本準則,是人們為了達到教育發展的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種教育尺度,是人們所期望的教育發展的理想程度。它是一個社會對教育發展過程中,尤其是教育實踐過程中人們所應遵循的一系列教育規范的制度體現。也可以說,教育標準是對各種教育領域和具體教育活動所制訂的“客觀”規定。教育標準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是一種根本性的教育規范。從一定意義上說,教育標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個國家教育體制成熟和完善的標志之一,而一個國家教育標準的水平,實際上也反映了它的經濟、文化和教育的發展水平[1]。
也有的學者從教育質量的角度探討了教育標準的概念,認為教育質量標準是一定時期內為實現既定教育目標而制定的教育質量規范。首先,教育質量是一個多維的概念,包括與教育相關的諸多方面,如課程與教學、教師與學生、建筑與設施、儀器與設備等教育所有的功能與活動。其次,教育質量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涵蓋學習者終其一生所接受的正規和非正規的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教育和培訓活動。再次,各教育利益相關者對教育目的有不同的期許,因此對教育質量的理解和側重點存在明顯差異。從教育教學的實踐來看,對教育質量衡量的核心在于特定類型、特定學段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最終的落腳點則在于學生的全面發展[2]。
《教育大辭典》對教育質量標準做出了這樣的解釋:“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后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3]。
綜合以往的研究成果,結合教育標準工作的實際,我們認為,教育標準是指為實施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和有關教育方針政策,為在教育活動領域內獲得最佳秩序,在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各級各類教育活動事項制定的各類教育規范與技術規定。它既是指導和規范教育實踐活動的基本準則,同時也是衡量教育質量高低的評價依據。簡言之,教育標準是指教育領域統一的技術和管理要求。
職業教育標準的概念是建立在職業教育的概念基礎之上的。在教育層次上,職業教育是建立在基礎教育之上的提升職業素質的教育;在教育內容上,職業教育包括職前、職后的各級各類職業和技術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的職業教育;在教育實施機構上,職業教育是由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等來實施的教育[4]。職業教育標準是指職業教育領域統一的技術和管理要求。
二、我國職業教育標準現狀
根據教育標準的概念,篩選出我國現有教育標準255項(未包括教學條件裝備與儀器設備標準,專業標準做合并處理),從教育標準所屬教育領域或類別對現有教育標準進行統計,見圖1。
從教育標準在各級各類教育中的分布來看,教育標準在各級各類教育領域中的分布不均衡?;A教育階段教育標準最多,同時涵蓋中小學的教育標準有46項,義務教育標準32項,普通高中教育標準22項,三者合計有100項,占總數的39.2%。職業教育標準有42項,占總數的16.5%。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學前教育的標準分別有25項、21項、18項、10項,各占總數的9.8%、8.2%、7.1%、3.9%。同時涵蓋各學段的教育標準有39項,占總數的15.3%。endprint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建立健全具有國際視野、適合中國國情、涵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加快完善國家教育標準體系”。
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建設是深化管辦評分離、實現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職業教育標準是國家教育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職業教育標準建設,有利于在職業教育領域推進依法行政,有利于依據職業教育標準開展管理和服務,有利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標準的導向性、評價性和監測性功能,從而把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全面提高職業教育質量。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標準工作還存在明顯不足,主要問題有:職業教育標準數量總體偏少,結構不合理,標準之間的協調性有待加強,一些職業教育標準存在空白;有的職業教育標準質量不高,定位不夠清晰,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化滯后問題,可操作性不強,與職業教育工作的需求脫節;職業教育標準制定、審查和發布機制有待完善,實施監督機制尚未健全,貫徹實施力度較弱,社會參與不充分,國際化程度不高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的推進和職業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為了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必須切實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我國職業教育標準化水平和職業教育治理水平推進到新的高度。
三、職業教育標準的建設與管理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加快制定符合職業教育特點、適應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要求的各類職業院校辦學標準。完善各項標準的實施和檢驗制度。各地要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到2020年,使各類職業院?;具_到國家規定的辦學標準。”《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了要“研究制定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學段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職業教育發展應與國家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緊密結合,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標準的建設和管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形成職業教育標準體系
1.在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建設框架內,加快制定、修訂各級各類職業學校設立標準、職業學校建設標準、職業教育裝備標準、職業學校運行和管理標準、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標準、職業教育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標準、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職業教育督導標準等教育標準,初步形成適合中國國情、具有國際視野、內容科學、結構合理的職業教育標準體系。
2.發揮國家標準主體引領作用。對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職業教育規范、技術與管理要求,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國家標準。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國務院標準化主管部門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統一立項、編號和發布。對沒有國家標準、需要在職業教育系統內統一的規范、技術與管理要求,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制定行業標準,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在公布國家標準之后,該項行業標準自行廢止。
3.鼓勵發展職業教育地方標準。對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需要在特定行政區域內統一的職業教育規范、技術與管理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標準。地方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部門制定;設區的市教育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的特殊需要,經所在省、自治區教育部門批準,可以制定本市的地方標準。地方制定的職業教育標準不得低于國家層面標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職業教育標準應報教育部相關業務司局備案。
4.積極培育職業教育團體標準。鼓勵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制定職業教育領域內的團體標準,供政府和學校自愿選用,增加標準有效供給。對團體標準不設行政許可,由社會團體自主制定發布,通過競爭優勝劣汰。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團體標準發展指導意見,加強規范、引導和監督。團體標準不得低于國家層面教育標準。對于通過良好行為評價、實施效果良好的團體標準,鼓勵轉化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標準類文件。
(二)加強職業教育標準實施和監督
1.提高職業教育標準質量。遵循職業教育工作規律,規范職業教育標準規劃、計劃、起草、審查、批準與發布、復審、修訂等各環節的工作流程,把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納入規范化軌道。注重職業教育標準的科學性和適切性,進一步提高公眾參與水平,充分發揮學校、教師的積極性,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標準制定工作機制。切實解決部分職業教育標準老化問題,定期開展標準復審,對不適應實際工作需要的職業教育標準及時修訂或廢止。
2.推動職業教育標準貫徹實施。建立強制性國家標準必須執行機制,鼓勵各級教育部門運用職業教育標準提供職業教育服務。探索建立職業教育標準信息平臺,建立職業標準文本信息共享機制,及時公開批準立項和發布信息,避免職業教育標準立項、制定過程中的交叉重復,逐步實現職業教育范圍各類標準文本快速檢索查閱。加強面向職業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教學一線教師的職業教育標準培訓,及時公開已發布的職業教育標準,采取多種形式增強社會對職業教育標準的了解,提高職業教育標準化意識。鼓勵社會團體、科研機構、職業學校等開展實施和推廣職業教育標準工作,提供職業教育標準化信息咨詢、專業解讀、技術指導、宣傳培訓等服務,培育發展職業教育標準化服務業。支持各地開展職業教育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推廣職業教育標準化經驗。支持第三方機構依據國家和行業標準對職業教育質量進行評估,并向社會公布評估結果。
3.加強職業教育標準實施監督檢查。縣級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依法運用行業準入條件、生產許可、合格評定、行政執法、監督抽查等手段,對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強制性標準實施以行政管理、執法檢查和強制性認證等形式進行監督,推薦性標準實施以標準符合性檢測、監督抽查和自愿性認證等形式進行監督,實施監督檢查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可依據法律、行政法規采取行政強制措施。鼓勵社會組織、科研機構、社會公眾參與職業教育標準實施監督,加強職業教育標準實施社會監督。出臺職業教育標準實施效果評估辦法,對職業教育標準的宣傳貫徹和實施效果進行跟蹤評價和統計分析,依據評估結果對職業教育標準進行修訂,增強職業教育標準的可操作性和適用性。職業教育標準工作的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紀依規給予處分,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endprint
(三)完善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機制
1.加強對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教育部作為教育標準化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統籌教育標準的制定、實施及監督等宏觀管理工作。教育部相關司局按照“管業務必須管標準”的原則,研究建立職業教育標準體系框架,加強職業教育標準化專業技術組織建設,將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與司局業務密切結合起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將其納入教育工作規劃,在貫徹落實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與制定實施地方標準等方面發揮好組織領導作用。
2.增大對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的投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財政部門,將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經費支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自籌經費參與職業教育標準研制,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職業教育標準化經費保障機制。嚴格職業教育標準制修訂經費使用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3.加大職業教育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力度。配合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的實施,推進教育標準化學科建設,加強職業教育標準化人才培養。采取專題培訓、課題研究、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職業教育標準化培訓。加強職業教育標準政策和實踐研究,建設職業教育標準化專家隊伍,建立專家信息庫,發揮好專家咨詢與技術指導作用。建立激勵機制,對在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予以表彰獎勵。
4.提升職業教育標準化工作的國際化水平。加強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密切關注各國和國際組織職業教育標準發展動向和趨勢,加大國際職業教育標準跟蹤、評估和轉化力度,注重吸收借鑒國際經驗。積極參與職業教育領域的國際標準化活動,支持我國教育智庫、優秀專家參與國際組織職業教育公約、規則、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交流,分享推廣中國職業教育理念、技術、標準,以職業教育標準“走出去”帶動我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為促進世界職業教育互聯互通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楚江亭,等.關于建立我國教育標準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10):11.
[2]中國教科院教育質量標準研究課題組.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及其制定[J].教育研究,2013(6):5.
[3]顧明遠.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98.
[4]方勇.中瑞職業教育競爭力比較及其啟示[J].職教論壇,2016(16):85.
責任編輯 韓云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