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效英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起著教育、組織、引導的作用。在管理班級時,班主任不僅要讓學生在學習方面發揮主體性,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衛生意識、勞動意識、道德意識,使他們在素質教育過程中獲得全面發展。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要充分激發學生對班級的責任感,主動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協助班主任完成各項工作,推動班級的順利發展。
一、關心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學習觀、人生觀、價值觀處于萌芽狀態。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對學生的錯誤行為和思想要改變說教、批評的教育方式。用愛心和耐心來引導學生,使學生在班主任愛的教育下獲得正確的認知和觀念,促進他們健康的成長。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叛逆心理得到有效疏導,他們不再和班主任對著干,而是積極主動地完成班主任布置的各項工作,使班級的學習、衛生、紀律等方面都獲得不斷的發展。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時,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育和引導。例如,有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差,但他們的體育成績較好,這時,班主任就可以從學生的體育入手進行表揚,讓他們把體育學習中的優勢帶入到學習和其他方面,不斷取得進步。有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好,但不尊重其他學生,班主任可以和這些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加強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通過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能夠建立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促使每個學生都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班級活動,促進班級的順利發展。
二、培養優秀的班干部,做好班主任的小幫手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小幫手,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能夠協助班主任完成各項管理工作。在挑選班干部時,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考慮,挑選出管理能力較強,學習、衛生、紀律等方面表現都較好的學生擔任。班干部選出來之后,班主任要根據他們的特長和能力安排具體的職位,并對他們進行培訓,讓班干部明確自己的工作和職責,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本質工作是為同學服務,樹立正確的班干部觀念,擺脫班干部的優越感,盡心地為班級和同學服務。在班干部協助班主任管理工作時,班主任要鼓勵班干部對管理工作提出大膽創新的方式、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在班干部管理過程中,利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帶領其他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的各項活動,使學生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為促進班級的進步付出努力。為了促進班干部的成長和進步,班主任經過一段時間后要讓學生對班干部的工作進行評價,獲得評價較高的班干部繼續擔任,評價較低的班干部采用淘汰制,選出新的班干部。通過對班干部的培養和評價,使班干部樹立了較強的責任心,有助于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制定個人和班級發展目標,推動班級的發展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制定個人發展目標和班級發展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學生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動力,不斷向目標前進,使德智體各方面都取得較好的發展。通過每個學生的努力,在他們取得進步的過程中,班級發展目標才能實現。制定個人目標時,班主任要讓學生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從自己的基礎和能力出發制定發展目標。發展目標可以分為短期發展目標和長期發展目標。短期發展目標包括一個星期、一個月的發展。長期發展目標可以根據期中和期末兩個階段進行制定。在發展目標指導下,學生在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有了努力的方向,他們在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認真讀書、認真預習和復習的好習慣;在紀律上,嚴格遵守課堂秩序,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在衛生方面,不僅要抓好個人衛生,還要維護班級的衛生區域,為班級的發展提供前提。在道德方面,學生能夠和同學友好交往,相互幫助,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班風。在學生不斷追求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班級目標逐一實現,使班級在各個方面取得榮譽。
四、在競爭中獲得發展,不斷取得進步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建立競爭機制,讓學生在競爭中獲得進步和發展。通過競爭,學習優秀的學生能帶動其他學生認真學習,熱愛勞動的學生能影響其他學生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講衛生的學生同樣能影響其他學生。通過相互競爭和影響,促進班級中學生的共同進步。例如,班主任根據學生的表現把優秀學生評選為學習小能手、衛生小衛士、紀律標兵、文明之星,一個星期評選一次。在競爭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想獲得獎勵,在各方面積極表現。在良好的班風下,學生的積極性高漲,他們能夠從小事做起,不斷提高自己。在建立競爭機制時,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競爭中,在競爭中獲得發展。
五、和家長進行互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教育,同樣離不開家長的影響。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加強和家長的互動,針對學生在學校中的綜合情況和家長進行交流,使班主任和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在和家長的互動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和家長針對教育理念進行交流溝通,讓家長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在家庭教育中做好榜樣作用。例如,在一些家長只要求孩子讀書、寫作業,而自己回家之后只顧著玩手機。針對這種教育觀念,班主任需要對家長進行指導,讓他們身體力行的對孩子進行影響和教育,在要求孩子讀書學習的同時,自己也也多讀書,使孩子在在家庭中受到家長的影響,養成主動學習、主動勞動、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總之,在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要立足于班級實際,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激發學生對班級的責任感,在競爭機制下進行比、趕、幫、超的良好班風,使班級獲得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作為學生的榜樣對他們進行指導和教育,使每個學生都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在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中獲得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