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
摘要: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應該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出發,從而讓他們自主地去讀。在此基礎之上,再創造性地去讀。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閱讀;提升策略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總要給學生提出一些層級上的要求。一般來說要達到這些要求,都要依靠學生個性化的主體性活動來實現。當然,其間我們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去達成這些層級的要求呢?
一、趣味閱讀,喚起學生的渴望,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
教學實踐表明,要想讓學生真真正正地去讀,離不開我們教師的調動。就學習來說,學生需要調動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在筆者看來,我們主要還是要調動學生們參與閱讀活動理應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而又熱烈的情感。為了能在閱讀教學活動之中充分地調動學生的這種閱讀熱情,教師就要傾力給他們提供一種適合閱讀(或者是以閱讀為中心活動)的情境。
《春》(北師大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課,作者是朱自清)這篇散文,在作者清麗的文筆之下、洗練的語言之中,表達出來的是一種新嫩的格調和沒有絲毫哀愁的思緒。因此,教學這篇散文時,筆者主要就是圍繞這兩個方面設計和展開教學。為此,我們就要抓住學生的心。在導入環節,筆者先用一段優美的句子表達出在經歷寒冬之后的人們最渴望的就是春天的到來的這種思緒;然后,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自己都讀過哪些寫春的詩句(從積累角度出發,提倡學生背一些自己會背的古詩詞之中的句子)。之后,筆者引導學生,與學生們一起初步感知課文。為此,筆者先作示范性的朗讀,讀之時筆者配上了《神秘花園》這個曲子,并通過多媒體手段播放一些春天之時的典型畫面。
這樣的設計,就為學生們營設了一個能夠激勵他們自覺閱讀的場景,很容易就讓他們受到感染。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喚起
他們內心的一種渴望。
二、反復閱讀,讓學生適切體驗,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要真正地搞好閱讀教學,有一點我們教師必須要做到,這就是我們不能操之過急。為此,我們教師要盡可能地做到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之中,悟到文本本意,觸碰到文本的語言規律。基于這種分析,我們不妨讓學生經歷適切的“體驗”。
就閱讀而言,讓學生進行體驗的點子有很多很多,關鍵在于我們的創新。筆者認為,結合文本創作表演課本劇、對文本進行仿寫、擴寫、改寫或者續寫等等都可以說是不錯的選擇。而在這諸多的方式之中,筆者經常采用的是模仿。因為這種方式既便于操作又符合學生的實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北師大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課)這一課,景物描寫很有特點,特別是這篇課文第二段的寫景,可以說是相當精彩的。這一精彩性,表現在諸多方面。比如說我們要引導學生明白,我們平時在描寫景物之時,一要做到要抓住所寫事物的主要特征,這是一個方面的要求;同時,所寫事物還要符合自己年齡階段的特點,換言之,就是要符合自己年齡段孩童的心理,而這又是另一個方面。而這一段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則是描寫景物層次很有條理性。為此,筆者就引導學生首先明白這一點,也就是學一學這一段寫景的順序:就這段文字的兩個“不必說”而言,前一個寫的是百草園,是從整體寫,而第二個則是寫局部。這是種順序(由整體到局部)。其實,細加分析,這里遠不至此,還有其他的寫作順序。為此,教學中,筆者安排學生根據這一段的寫景特點進行仿寫。
這樣,通過讓學生仿寫,學生們對閱讀文本就有了自己的體驗。事實上,這種方法學生是喜歡的,這從他們的仿寫作品可以看得出來。
三、深入閱讀,尊重學生的個性,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不能回避這樣一點,就是我們平時閱讀教學在設計之時就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這一盲目性就表現在我們沒有去給閱讀教學找到一個合適的高度。或者也可以這樣說,就是我們沒有去想一想我們閱讀課的目的是什么。筆者認為,我們的一切閱讀教學活動都要以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為目的。
我們引導學生閱讀文本,要引導他們去把握該文本的主題思想。特別是對于魯迅等作家的作品而言,認真地引導學生做好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的重要性就顯得非常不一般了。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時,筆者在學生對課文有了深入的體會之后,根據當時學生的思想情況,發起了一個全班性的討論,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樣的設計,由于是根據學情進行的適當引入,所以能使課堂顯示出來很強的活力。多數學生積極發言,他們極具個性而又不失靈動的對于文章主題的理解,給予筆者很深刻的印象。在筆者看來,只有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并以此為目標,才能真正地實現閱讀教學活動的價值。
綜上所述,就閱讀教學而言,衡量閱讀教學效果到底怎么樣,總是要有一定的參照標準的。筆者認為,參照一定的標準固然是必須的,但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也要有自己的衡量標準。這樣,有大的方向,再有個性化的標尺,我們就一定能夠采取最佳的方式,去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特別是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俊華.讓“讀”樹一幟[J]. 吉林教育,2010(11):72.
[2]杜娟.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6(8):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