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瓊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使高校的教育發展方式逐漸產生了轉變,在這個過程當中,由于社會環境、教育自身出現的問題等影響,會有用一些負面的事件對學生的人身安全產生了威脅和影響。當前,高校在學生工作危機管理當匯總存在的問題比較多,而管理又存在客觀的難度。因此,在當前階段,要對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的機制進行創新,從而實現有效的管理,保證學生的安全。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危機管理
由于高校內部和外部都是處于變動的狀態,因此教育工作面臨的不穩定因素比較多。尤其是對學生的安全產生威脅的事故屢見不鮮。如何能夠對學生的危機事件進行及時的處理和應對,是高校管理者組織管理能力的體現[1]。在當前新媒體時代,可以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來處理高校危機事件,保證學生能夠健康成長。
1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追求建設造成的管理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大高校的規模也逐漸得到擴展,很多高校都擁有不同的校區。雖然能夠讓教育更快的普及,但是這個過程當中教育資源比較匱乏,無法滿足教育擴張的速度,管理人員比較短缺,使管理的難度更進一步。另外,高校的學生數量比較龐大,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地域,觀念上存在客觀差異,這也會導致引發一些不必要的沖突。社會在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人們價值開始多元化,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學生和教師的觀念差異比較大,從而引發一些負面事件的發生。與此同時,很多高校都存在教師學歷和論文造假的情況,這也表示高校存在信譽的危機。
1.2媒體傳播產生的不利影響
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擴大了信息的傳播方式,網絡的興建為信息的傳播者帶來了廣闊的空間。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互聯網容納的海量信息中同樣有許多不正當言論充斥著網絡,很多學生由于自身意志不堅定,世界觀和價值觀念并不成熟,缺乏客觀判斷事物的能力,容易遭受這些負面信息的影響。
1.3危機事件處理機制不完善
當前很多高校的工作重心都在于學生的就業或者升學方面,對于教學的質量把控過于嚴格,但是并不注重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對學生進行危機管理時預防意識明顯不足,在事件發生以后又不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處理,使得危機事件產生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擴大。
1.4新媒介素養存在不足
當前新媒體的時代對于學生的要求更加多樣,要能夠對當前各種媒體新聞信息有自身的判斷。但是當前由于各種信息紛雜,高校學生和教師都存在新媒介素養不足的問題,這使其對于當前媒體報道中的社會新聞客觀現實性難以進行有效的判斷,對于媒體過于依賴,看待問題不能夠保持客觀性[2]。由于高校學生新媒介素養存在不足,西方國家的一些媒體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進行攻擊,這會加劇高校內部危機事件的發生。學生由于自身思想存在問題,對于事件本身的主觀判斷比較強,造成危機事件的升級和惡化。
2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工作危機管理途徑分析
2.1創設機構
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比較復雜,在管理危機事件時需要有專門的機構來負責。由于當前高校危機管理比較薄弱,高校要專門建立危機管理的結構,通過新媒體的資源來提供保障。可以通過建立獨立機構和協調機構的方式,獨立機構對學生的危機事件管理工作進行負責,對危機事件的動態進行關注,找出預防危機事件的對應策略。協調部門對危機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的聯絡進行管理,提升成員的日常訓練,提升部門之間配合和協調的默契程度。
2.2構建危機管理機制
高校要在原有的管理機制基礎上,提升高校教師和學生自身的危機意識,加強安全意識培訓。可以通過專家座談等方式,讓教師和學生明白危機事件發生以后要如何預防和處理。對當前現代新媒體的資源優勢進行充分的應用,收集好輿論的信息,對危機事件的動態進行關注,并采取防范措施[3]。高校要對辦學理念進行改變,加大在學生安全管理當中的投入力度,保持防范意識。第一,要建立危機監控機制。對當前新媒體時代下學生的行為的改變進行了解,高校要建立和管理好自己的媒體平臺,例如微信公眾好、微博等,牢牢掌握網絡話語渠道。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規范,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第二,將危機處理進行完善。在發生危機事件時反應要迅速,注重學生的意見,尊重其在社交平臺當中的語言,將一些正面信息進行整合并進行傳播;第三,通過學校網絡平臺糾正一些負面或者不正當言論,合理的解答危機事件引起的問題。安撫好學生的焦慮心態,對危機事件當中的獲取的經驗進行總結,對新的處理程序進行規范,提升處理事件的能力[4]。
2.3用于承擔責任
很多高校在面對學生危機事件后,一些領導害怕承擔責任,對危機事件進行隱瞞,這使得危機事件的處理不及時,擴大了負面影響。基于此,高校要自覺承擔其責任,無論危機事件的發生是否與學校自身有關系,都應該表明態度,獲取學生和社會的信任。危機事件發生后,高校要主動關注事件進展,主動將信息公開,牢牢把控輿論,降低社會負面效應。
2.4應用新媒體素養教育
新媒體素養教育是當前社會背景下的產物,主要包括社會關系和環境兩個部分,高校要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和教師進行新媒體素養的教育,例如開設公開課、創辦講座等。培養師生在互聯網背景下判斷信息的能力。新媒體素養教育的良好開展,能夠讓學生在使用媒體工具時始終保持客觀清醒的態度,避免危機事件從內部產生。
【結束語】
新媒體時代為高校處理危機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但是其帶來的挑戰也不同忽視。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資源,把控輿情,樹立危機意識、建立危機機制、處理危機事件和普及新媒體素養教育等四個方面來提升高校處理危機事件的能力。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規避危機事件造成的負面影響,保證學生安全,促進高校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立.新媒體時代下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的危機與解決策略[J].中外交流,2017,(24):69.
[2]童云飛,朱勤.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公共輿情應對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1):148-150.
[3]孫陽.新媒體時代輔導員處理突發事件的工作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17,(85):24.
[4]杜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防控管理探究[D].廣西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