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平
摘 要:中職院校開展電工教學,應當結合時代發展需求,進一步創新課程教學內容,有效應用各類資源加強教學改革,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多元化發展。目前大部分學校采用傳統模式進行電工教學,教師主要是教授知識,缺乏較為完善的實驗經驗,所以課程內容較為枯燥乏味,學生也難以提高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簡要分析中職院校電工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提出具體的創新教學策略,希冀有效促進電工教學質量有效提高,切實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關鍵詞:中職院校;電工教學;創新能力;學習興趣
引言
中職教育主要是培養更多技術型人才,為了使學生能夠找到與自身發展相符的工作,電工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效掌握好教學環節,通過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才能夠使學生具備創新能力。電工屬于中職院校中的基礎課程教學方式,不斷的創新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教學觀念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新課程改革實施后,創新能力培養成為了衡量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標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科學合理的選擇教材內容,著重突出教學重難點,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有助于構建高效電工課堂。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電工基礎是較為抽象的概念,中職院校并未打下夯實的學習基礎,所以也難以有效理解電工基礎這一概念。對于此類情況,教師可以有效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將抽象枯燥的概念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示出來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例如學習短路這一概念時,學生難以理解什么叫短路,也并未意識到短路帶來的后果。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播放短路的具體視頻:視頻中對用戶電路進行簡單布置,電路被短接,然后發現到冒煙或溫度升高。對于此類現象,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如果電路短接可能會導致建筑物著火引發火災,通過播放此類視頻,學生聽到電流聲后,便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視頻學習中,想知道接下來會出現什么事情。例如:學習電工基礎,這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選用課堂導入環節應用多媒體播放電風扇與抽油煙機、洗衣機等一系列常用家電,然后教師在提問“同學們常用家電中他們的配置轉動部件是什么?”學生感到十分好奇,但是也無法作答。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討交流,在激烈的討論后,教師再引入教學內容,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知識探究欲望,迫切的想了解到常用家電的配置轉動部件是什么,便會積極踴躍的進行知識學習。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并且加強各知識點的有效整合,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開展豐富的電工實驗操作,培養學生質疑思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僅靠理論知識講解是遠遠不足的。電工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實驗環節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實驗教學,例如:在講解電力拖動知識點時,教師描述電氣原理圖,并且引導學生掌握技術要點,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有助于開創潛能。例如:在初步實訓階段,學生并未打下夯實的實踐操作基礎,所以如果一開始便進行較難的操作,學生可能會產生挫敗心理,失去興趣。所以在初步訓練階段,教師可以要求大部分學生只要通電一次便可,配線工藝滿足相關要求便可,然后教師予以指導,這一實驗簡單可操作,但是循序漸進的課題難度逐漸增加,學生的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高。
三、電工學科與其他學科融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電工學習包含眾多的知識,例如力學知識與工學知識,同時也涉及化學離子領域,所以學生必須有寬泛的學習理念,才能夠打下夯實的基礎,在電工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電工專業與其他學科有效融合,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電工專業內涵。電工教學需要其他專業的知識,尤其是物理化學,對于電工教學的重要性極為深遠,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針對性的旁征博引,加強各學科之間的有效融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也能夠增強學生綜合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基于素質教育理念下開展中職院校電工教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課程標準要求,進一步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教師的多元化引導,有助于學生提高電工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能夠積極踴躍的回答并且參與活動,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能夠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貢建霞.淺談中職電工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江蘇教育研究,2016(03).
[2]劉昆山.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體系的革新思路[J].電工職業,2017(12).
[3]孫玉麗.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措施分析[J].職教通訊,2015(36).
[4]張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職電工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中等職業教育,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