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軍 趙曉玲
【摘 要】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給高職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高職教育在國際化發展進程中必須與“一帶一路”戰略相一致,不斷加強自身專業建設。“一帶一路”戰略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過教育改革,深化國際教育合作,擴大沿線國留學生數量等,才能充分發揮高職教育的功能,以滿足“一帶一路”建設的需要。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職教育;國際化
“The Belt and Road ”influence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ING De-jun ZHAO Xiao-li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Nantong Vocational College, Nantong 226007, 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to promot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br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hitherto unknow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b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ly through education reform, deep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expand along the country such a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2013 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持續高度關注和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2015年3月,國家三部委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促進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強在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領域的深入合作,推動建立創業投資合作機制,開展國際合作辦學,擴大相互間的留學生規模,中國政府承諾每年向沿線國家留學生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一帶一路”戰略已成為我國一項中長期的國家發展戰略。
1 “一帶一路”主要包括
1.1 “一帶一路”理論的內涵及意義
1.1.1 “一帶一路”理論內涵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因此在解釋“一帶一路”內涵時,首先需要解釋“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個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 ”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 ”是在“絲綢之路”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在古絲綢之路基礎上,與西亞各國之間進行經貿合作,形成一個經濟合作區。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云南、廣西、四川、重慶等西南四省市區,新疆、寧夏、青海、甘肅、陜西等西北五省區。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東盟時提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指中國與東盟各國在經濟、海洋、技術等領域合作,[1]著眼于建立跨國、跨地區的大合作,形成連接亞洲、東盟、印度洋沿岸的經濟合作帶,參與形式多樣化,參與主體開放化。海上絲綢之路自秦朝開通以來,成為了我國連接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東南亞地區則是其重要的樞紐和組成部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出,能夠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并成為中國與東盟戰略合作的歷史新起點。“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開放發展、優勢互補帶來了新的機遇,是實現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共贏之路。
1.1.2 “一帶一路”戰略意義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地區經濟發展有效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將亞洲與歐洲貫通,擁有了世界半數的經濟總量、資源和人口。“一帶一路”戰略是為了實現跨國利益共享,不是僅為了某個國家、地區的利益,它旨在將地理毗鄰、經濟互補、安全互信等優勢轉化為密切合作和共同發展。[2]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具有劃時代意義。第一,促進中國與沿線相關國家的戰略合作,增強國家間的政治互信,創造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第二,深化能源領域合作,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安全。
第三,推動區域一體化建設,加強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第四,“一帶一路”戰略可以提高我國在沿線國家中的地位。第五,“一帶一路”能進一步推進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將會充分發揮我國東西部的地區優勢,促進沿線國各經濟體之間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全面提升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endprint
2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為高職教育帶來新機遇
2.1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高職教育國際化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中國將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經濟。面對“一帶一路”戰略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高職教育應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加快創新、積極應對,推動高職教育國際合作,實現高職教育國際化。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文化水平的應用型人才,強調實際工作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已基本形成多專業、多種類、多級別的教育格局,高職教育的發展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巨大的技術和人力支持。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推進,高職教育國際化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職院校應當積極參與職業教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辦學,真正實現學校、教師、學生的國際化。同時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人才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培養具有國際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技能人才,依托行業優勢,打造高職教育品牌。“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了我國高職教育走出去,不僅為我國高職院校提供了境外辦學的機會,而且還滿足了沿線國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通過與沿線國職業院校的合作,共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技術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2.2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高職國際化人才培養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有利于促進高職教育技能人才的培養,推動我國高職教育的國際化,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一帶一路”沿線涉及近多個國家和多種語言,中資企業要想順利投資并開展業務,則需要有精通當地語言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培養學生國際化語言能力。同時,在培養“一帶一路”國際化人才時需要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學生不僅具備基礎專業技能,還要有適應不同工作條件創造性地工作能力。一方面,高職院校畢業生大多參與的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線工作,一線工作者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強弱將會直接反映在生產的質量和水平上,因此培養創新型人才是“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的內在訴求。另一方面,近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批科研成果由于資金、人力等原因,未能及時轉化為生產力,市場與研發不能有效對接。通過中資企業的投資和高職院校輸送創新型人才,有利于沿線國科研成果轉化為當地經濟生產力,實現科學研究的應用轉化[3]。
此外,“一帶一路”戰略促進高職院校培養復合型人才。隨著 “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沿線中資企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復合型人才體現為不僅具有多元技能和豐富的知識,而且在專業方面具有突出的經驗,包括思維復合、知識復合、能力復合等多方面。同時,還要有團隊協作精神,將個人能力與團隊需求有效結合,并與團隊整體目標相一致,才能更好地實現“一帶一路”戰略目標。
2.3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教育交流,擴大留學生規模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與沿線國家教育交流、人員交流、文化交流,實現民心相同。通過人員交流,能夠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和認識,分享經驗、互學互鑒。高職院校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打破緊盯歐美的傳統模式,轉換角色,通過教師、學生到沿線國學校進行體驗和學習,加強與沿線國學校師生互動交流,拓寬國際視野。與沿線國學校教育交流是雙向的,在“走出去”的同時,也應當“請進來”。高職院校應當創新來華留學生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國家三部委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提出我國每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鼓勵沿線國優秀留學生到我國留學,學習科學技術和進行文化交流。根據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來華留學工作處的統計數據,截止2015年底,來華留學生人數達到397635名,共來自202個國家,比2014年的377,054人增加20,581人,增幅為5.46%。根據2009年教育部頒布的《留學中國計劃》,到2020年,來華留學生人數將要達到50萬人,預計今后幾年留學生的人數會穩步增長。因此,高職院校應抓好這一機遇,與企業或行業協會合作,發揮自身的辦學特色,結合區位優勢,充分整合資源,積極轉變角色,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辦學層次,拓寬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打造品牌專業,促進學生結構國際化,擴大留學生規模[4]。
2.4 “一帶一路”戰略對高職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我國的經濟布局和經濟環境將會有較大變化。不同地區間的經濟發展狀況及發展觀念對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將會產生影響。從以往的大學生就業趨勢來看,經濟發達的地區由于生活環境和就業環境較好,往往受到畢業生的青睞,而經濟落后的地區則無人問津。“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實施將會為經濟不發達地區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發展優勢,促使經濟平衡發展,進而提升我國經濟的整體水平[5]。“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我國地區經濟均衡發展,并將會促進高校生就業觀念的改變,從對生活環境、生活便利性轉變為更多的注重未來的發展機會、發展平臺等。“一帶一路”戰略實現了沿線國對技術技能的需求同時,也為我國高職畢業生提供了大量的境外工作機會,高職院校也真正地實現了“走出去”,促進了高職院校與沿線中資企業深度融合[6]。
3 “一帶一路”戰略對高職教育的新要求
3.1 緊抓“一帶一路”政策優勢,確立新的教育發展思路
教育部等六部委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中提出了“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職業院校。加快培養適應我國企業走出去要求的技術技能人才。積極擴大職業院校招收海外留學生的規模,探索和規范職業院校境外辦學。支持承攬海外大型工程的企業與職業院校聯合建立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鼓勵沿邊地區的職業院校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提高我國教育對周邊國家的輻射力、影響力。”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高職院校應主動確立與“一帶一路”戰略相一致的教育發展思路,抓住機遇,明確“一帶一路”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職業教育在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目光不應僅僅局限于國內市場,還應當形成并完善與沿線國中資企業相配套的高職教育體系。endprint
“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的高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積極應對挑戰,不斷提升自身人才培養質量,在發展的模式、理念、制度等方面進行新的思考,抓住機遇,取得新的進步。
3.2 推進國際合作辦學,深化與沿線中資企業的校企合作
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是高職教育的使命,在我國“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通過推進國際合作辦學,深化與沿線中資企業的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2015年,教育部公布《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堅持國際合作、開放創新。在教學標準開發、課程建設、師資培訓、學生培養等方面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我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國際競爭力。”高職教育國際化勢在必行,當今各個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探索國際化合作辦學。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的傳統模式是派師生到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去研修學習,應當打破這一模式,可以將目光轉向“一帶一路”沿線國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等,導入優質教育資源,積極與沿線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進行合作辦學。高職院校應當發揮自身的優勢專業和特色學科,與當地學校進行合作辦學,不斷吸收先進的辦學經驗和辦學成果,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更好的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同時高職教育應當加強與與沿線中資企業的校企合作,接受企業的指導,讓企業參與到教學中來,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人才培養目標要滿足社會與企業的需要,這是高職院校在國際合作辦學和校企合作辦學過程中應考慮的重點問題[7]。
3.3 積極吸引優秀留學生
近年來,全國生源數量日益減少,本科院校持續擴大招生規模,高職院校之間的生源競爭也日趨激烈,高職院校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劣。高職院校應采用多種渠道、多種方式進行招生,在留學生領域應積極探索招收“一帶一路”沿線國留學生。高職院校招收“一帶一路”沿線國留學生,既可以推進高職教育國際化,又可以彌補生源不足的問題,是高職教育國家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招收留學生學習我國的語言,掌握我國設備的使用,為“一帶一路”沿線國經濟發展奠定人才基礎。高職院校在招收留學生時要準確定位,從發展中國家招生,發揮高職的特長,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職業技能的培養。通過招收留學生,既履行了高職教育的職責,又解決了中資企業本土化所遇到的人力資源問題,助力“一帶一路”戰略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周用生.中國對東南亞的大戰略思想梳理[J].學術前沿,2014(4).
[2]柳思思.“一帶一路”:跨境次區域合作理論研究的新進路[J].南亞研究,2014(2):1-11
[3]周谷平,闞閱.“一帶一路”戰略的人才支撐與教育路徑[J].教育研究,2015(10):4-9.
[4]章婧.高職院校教育國際化的現狀、瓶頸與對策—以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院校為例[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6(3):28-29.
[5]姜珍.“一帶一路”戰略對當代大學生就業的深刻影響[J].高教學刊,2016(5):25-26.
[6]羅靜靜.“一帶一路”戰略下高職教育面臨的機遇及發展路徑[J].高教改革與發展,2016(2):10-11.
[7]方華,唐小波.高職院校教育國際化的探索與展望—以浙江省高職院校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30(8):117-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