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摘 要 現階段,我國已進入了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特點的“雙創”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也同時面臨著新的需求及轉型需要。文章主要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為導向,對目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路徑進行探究,以期進一步推動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
關鍵詞 創新創業 學前教育 教學模式 問題 改革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創新創業教育要求當下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以培養最具開創性個性的人為目標,實際上是一種實用教育。其內容主要包含意識培養、能力提升、環境認知以及實踐模擬等四個方面。學前教育專業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開設的課程,其課程性質決定了其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必然有所作為。然而,如何加強和推進學前教育專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仍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改善。
1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師資隊伍建設困難
關于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學前教育專業在我國的教育學體系中相對起步較晚,因此,專業的理論和技能技巧教師都比較缺乏。調查顯示很多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多是聘用藝術類教師來教授學前教育有關的專業技能課程,而理論課教師也多是教育或者心理專業教師;其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學歷層次普遍較低。據統計,目前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其學歷層次主要集中在大專和本科,碩士學歷的教師僅占7.3%,有73.9%的教師是通過職后考學或者進修等方式提高學歷??傮w而言,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學歷還是普遍較低的;最后,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高。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中第一學歷所學專業是教育類的教師比例較低,而第一學歷所學專業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比例更低。
1.2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偏重理論
目前,我國高校在學前教育課程設置方面主要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而實踐課程的設置較少,因此學生在校學習階段接觸學前教育的機會較少,導致學生的專業學習多是紙上談兵,沒有真正的實踐能力。當學生真正步入到社會中進行學前教育教學時就容易表現出不適應現象,對于實際教學中發生的問題無法及時作出判斷并進行有效處理,難免會使得學生在職場中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
1.3學前教育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過于表面化
為了更好的響應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的號召,很多高校在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多是以實習實訓為主,但是由于學前教育的特殊性,學生在進行實習時很難真正發揮作用,使實習過于形式化。再加上學校資金或者重視度不夠,很多院校在實訓室硬件設施和軟件投入上都明顯不足。除此之外,教師雖然根據專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項目或方案,比如小規模的加盟項目,資金投人較少,學生實現創業的可能性較大,但具體操作起來限制條件較多,必須靠學校和企業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才能充分落實,因此創業項目也無法在教學中真正發揮作用。
2基于創新創業導向旳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路徑
2.1調整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深度融合創新創業教育
在課程設置方面,可以將學校培養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實行以專業教學為主,課外實踐為輔的教學模式,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并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項目規劃,結合實訓實習、技能大賽,將創新創業納入專業教學中。為了后期學生在步入職場之后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教師需要密切關注社會需求的變化,充分調研專業所面向的崗位群,明確其工作職責及要求,調整和創新原有課程體系,適宜引入創新創業模塊和項目方案。在專業課程體系的創新模式設計中,力求體現以實際學前教育工作流程為主線設計教學內容。
2.2完善豐富實踐教學環節
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相應的文化環境,不能單一追求定崗和實訓,而應該實行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方式。只有讓學生真正進入到社會工作中才會了解具體每一項工作、每一個崗位的工作特點以及工作內容,并從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通常情況下,學前教育專業到幼兒園見習與實習是其主要的實踐形式,必須高度重視并自覺進行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學期開始,可以根據課程教學需要,組織學生到各種類型的學前教育實訓基地參加見習活動,通過設置不同的實習崗位進一步豐富教育實習的內容以及形式,使各種實習內容相互補充,在真實穩定的教育教學環境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切實提高實習管理水平,建立學生實習情況記錄以及核查制度,要求學生撰寫實習日記、實習周記,完成見習、實習報告,并由院內外實訓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聯合進行成績評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學生實踐環節教學,以充分發揮學生實踐的作用。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方式的發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對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資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聘用學前教育專業類教師時,要立足于當下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改變教師在傳統教學中的定位,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作用。高校需要制定相應的人才引進機制,讓更多專業而且優秀的年輕教師加入到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當中,以補足師資力量薄弱的缺陷。學校需要加強校內教學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以保障各類課程的有效實施。作為教師,更要轉換角色,不斷學習相關理念,不斷創新豐富教學技巧,定期進行專項培訓,這樣才能保證這種教學模式的延續和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學校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這也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體系的建設可以對學生的理論課程教學以及實踐教學進行有效監督,從而促進教學適量的提升。
3結束語
當前的教育體系建設中,創新創業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更應該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教學模式上不斷探索,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導向,探索適合專業教育發展的新教學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與內容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創新、創造、創業。
基金項目:本文為《基于人格特質的大學生創業決策模型構建及創業教育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編號:XHXY2016)。
參考文獻
[1] 袁渭錕,王滿四.作品導向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J].高教探索,2016(07):125-128.
[2] 魏小英.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專業教學模式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5(02):115-116.
[3] 董愛霞.高校學前教育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思討[J].科技展望,2017(05):327+329.endprint